第1课 水墨游戏4.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79117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水墨游戏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课 水墨游戏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课 水墨游戏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课 水墨游戏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课 水墨游戏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水墨游戏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水墨游戏4.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墨游戏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课题水墨游戏版本人教版课程三年级下册第1课作者蔡慧芳 湖北省咸宁市实验小学 课时1课时类型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水墨游戏是针对初步接触水墨画的三年级学生,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程的定位在于造型游戏活动,区别于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模式,重在游戏、趣味、体验、探究、创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自由体验水墨的特殊效果,愉快地感受水墨游戏的乐趣。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的各种变化,感受墨韵之美。不强调学生的物体的造型,创造自己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大胆探究与创新并运用水墨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感想。感悟水墨画的传统文化气息,激发学生对中国传

2、统绘画的热爱。教学方式、手段: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水墨画,学生对水墨画工具,材料及基本技法等都是陌生的,若重视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技能、技法的讲授,课堂一板一眼,过于死板、沉闷。有可能学生对水墨画缺失兴趣。针对这节课,教师将其设计为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先对水墨有个初步的了解,感受水墨的墨韵,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后期对学生自主学习水墨画技能、技法的知识。老师先让学生进行水墨实验体验活动,观看水与墨相互碰撞所产生的奇妙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又进行击鼓传“画”的小游戏,让学生们自由表现,其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采用不同的方法所表现出的千变万化的水墨效果,感受水墨变化的魅力。老师还设计了师生共同

3、完成一幅作品的环节,采用撕贴、绘画、喷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让学生了解水墨画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体验用水墨作画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想一想,试一试,看一看”等多种方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水墨画艺术的兴趣,增强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愿望,让学生在体验游戏创造的学习活动中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学情分析本课授课的是三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和认识还处于表面的、感性的状态。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很高,但自制能力较差,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不足。部分学生可能因水墨画未曾接触过存在畏惧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

4、使学生大胆、自由地进行创作,让学生在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培养起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敢于创造的信心和勇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水墨的特点,初步掌握表现水墨效果的基本技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法自主探究水墨效果。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体验水墨的独特表现技法,感受水墨的韵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体验尝试、欣赏表现挖掘人文内涵,激发学生传承美术文化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感悟、体验水墨的韵味。教学难点:体会水墨画的独特韵味、感受画面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

5、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笔、墨、纸、毛毡、等工具,课件及相关图片资料。学生准备:生宣纸、毛笔、小水桶、小喷瓶等水墨工具。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快乐体验,初识水墨1、同学们平时画画都用了哪些材料和工具呢?学生回答:彩笔,画纸、油画棒、剪贴画等。今天,我们不用这些工具和材料,尝试一种新奇的、有趣的、好玩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你们想参与吗?(生答:想)2、实验水墨 A、学生观察:请将墨滴入水中,用手指轻轻拨动墨周边的水,仔细看看,墨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指名述说观察所得。) B、学生自主发现:墨在水流动的作用下,也在水中舞动变化,出现了浓淡渐变,一缕缕,一丝丝,一幅非常奇妙灵动的画

6、面。 C、学生体验:“这么美的画面,你们想将它保留下来吗?”请同学们将宣纸轻轻地覆盖在水面,奇迹出现了,刚才神奇的画面一下子跑在纸上来了。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小实验,体验到了水和墨相融合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神奇画面,用宣纸覆盖,又能将墨痕印到纸上,形成别具一格的图画。接下来,还有更好玩的游戏活动,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进行下面的水墨游戏活动吗?(生答:愿意)揭示课题:水墨游戏设计意图:以神秘的水墨小实验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让学生在好奇中动手实践,直观感受体验墨色在宣纸上的变化肌理,感受美术材料的特性。二、游戏体验,墨迹留痕1、刚才我们通过小实验让美丽的墨迹停留到了纸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一

7、种水墨效果,而这种效果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画面和美的感受。A、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在宣纸上留下墨的痕迹呢?B、讨论:可以用毛笔,用手印,洒、喷等方法。C:谈话:同学们刚才想出几种方法都很好,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老师好期待啊,你们想尝试一下吗?2、开展小游戏。(采用击鼓为号令,鼓声停,游戏结束)A、谈话:同学们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吗?(玩过)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击鼓传“画”的游戏,根据刚才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鼓响第一个同学就开始画,画完后传递给下一个同学,鼓声停,游戏结束,最后我们来看看哪个组最快,画面效果最美,采用的方法最多,同学准备好了吗?B、尝试: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地

8、用不同的方法表现水墨效果 。C、评价:展示小组完成的作品,找出美的地方,说出感受,并分小组评价,老师总结,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构图奖)小结:刚才每个同学都用了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水墨效果,在你们的画面上出现了不同的墨的浓淡变化,画面虽然没有具体的内容,但我仿佛看到了苍翠高大的山,清澈见底的水,芬芳扑鼻的花、活跃热闹的人等景象,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就像一幅神奇的抽象水墨画。同学们没有让老师失望,你们真的很棒,都可以跟大师媲美了。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水墨变化的效果,激发学生主体精神。从中感受水墨效果产生的美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为后期学生的创作作铺垫。三、赏析画作

9、,感知水墨赏析当代抽象水墨形式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其水墨效果的魅力。设计意图:领略水墨的神奇效果,感受水墨在生宣纸上的变化,体验水墨画的意境。出示的图片都是水墨效果创作的图片,没有具体的内容,让学生感觉到刚才他们所表现的水墨效果有些相似,给学生增加了创作的自信,又给学生开阔了视野,让他们领悟到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四、共同探讨,创作水墨画1、谈话激趣。看到你们有很多的手法表现水墨效果 ,老师也想给和大家一起来创作一幅水墨作品,你们愿意帮助老师吗?2. 师生共同创作,表现一幅荷塘的景色。A、(教师在纸上画出水面,边创作边叙述)水面上有什么呢?(荷叶),你们说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荷叶,(学生发表自已意见)

10、。老师刚才发现你们刚才在游戏活动中所表现的画面中有我喜欢的地方,你们能给老师用用吗?(用手撕下所需的地方用来做荷叶的部分)。B、 手指作画,画出荷花、鸟。其它部分由学生来完成。设计意图:教师的直观示范是非常有意义的,本环节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找出所需的部分来进行学生所熟悉的手段-撕贴,表现出荷叶,再用手指、笔作画,目的是鼓励学生可以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大胆地表现,师生共同作画是让学生更有自信,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通过老师的多种方法创作形式,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五、欣赏同龄学生的水墨作品课件出示学生水墨作品,边展示边点评。小结:同学们刚才表现的画面是不是跟大师的

11、作品有些相似之处,我们只要好好的练习,也能创作出美的水墨作品来。设计意图:赏析同龄人作品,解决学习练习过程中眼高手低的问题。很多学生第一次作水墨画,因此,教学目的不在于让他们画出一幅像模像样的作品,而是能放开手脚,大胆体验水墨效果,就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六、学生体验,积极创作(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轻松愉快的创作) 要求: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大胆创作。七、展示作品,大胆评价引导学生创设自主评价活动,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运笔和墨色的艺术效果进行分析: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谁的水墨作品有特别的效果,谁的墨色表现最生动?设计意图:运用师生互动的多元化评价方法,教师肯定学生的闪光点,鼓励

12、学生的大胆表现欲望,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与内在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八、拓展延伸,开阔思维结语:今天我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水墨千变万化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画,是咱们中国传统的绘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的国粹,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画家们创造了许许多多中国画杰作,他们用这种最朴实的工具和材料来表现我国的山河美景,表达作者的情感。(课件出示齐白石的水墨画)1、 让学生尝试水墨、毛笔、油画棒、彩色水笔、水粉颜料等工具的综合应用。学生将接触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时尚体验,表达出来的作品也将别有一番情趣。如果选用吸墨效果较好的宣纸,更容易体会和感悟宣纸的渗透和渲染效果。2、 学习

13、传统水墨画技法。 3、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设计意图:通过本课学生自主探究水墨变化的实践活动后,让学生对中国水墨画有了一定的感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和认识处于表面的、感性的状态,所以课后学生多欣赏国画作品,加深对水墨画丰富的艺术形式的认知,条件允许可以适当练习,感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唤起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学评价1、第一次活动:以神秘的水墨小实验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学生在好奇中动手实践,直观感受体验墨色在宣纸的变化的肌理,感受材料的特性。 2、第二次活动:通过击鼓传“画

14、”的游戏活动,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自主探究发现水墨变化的效果,激发学生主体精神。让学生从中感受水墨效果产生的美感 ,对水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学生后期的创作作好铺垫。3、第三次活动:师生共同探讨水墨画的创作,本环节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找出所需的部分来进行学生所熟悉的创作手段-撕贴,拓印,喷、用手指、笔等作画,目的是鼓励学生可以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大胆地表现,师生共同作画是让学生更有自信,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老师的多种方法创作形式,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4、第四次活动:自主体验,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创作表现,有了前面的几次活动的铺垫,学生能大胆地表现自己想

15、法。比一比,看谁画得最美。只要学生能用墨色表现作品,教师就应该及时鼓励,表扬大胆创作的学生,由于学生的年龄的制约,教师可以适当的辅助指导。5、第五次活动:展示评价,引导学生创设自主评价活动,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运笔和墨色的艺术效果进行分析,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谁的水墨作品有特别的效果,谁的墨色表现最生动?老师作最后评价。肯定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大胆表现,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与内在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整个学习过程是师生在互动式的情境下完成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愉悦的。教学拓展 通过本课学生自主探究水墨变化的实践活动后,让学生对中国水墨画有了一定的感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和认识处于表面的、感性的状态,所以课后学生多欣赏国画作品,加深对水墨画丰富的艺术形式的认知,条件允许可以适当练习,感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唤起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1、 让学生尝试水墨、毛笔、油画棒、彩色水笔、水粉颜料等工具的综合应用。学生将接触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时尚体验,表达出来的作品也将别有一番情趣。如果选用吸墨效果较好的宣纸,更容易体会和感悟宣纸的渗透和渲染效果。2、 学习传统水墨画技法。 2、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