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上.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782033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上.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下)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李冬梅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创新素质。上期讨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本期接着讨论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三、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课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学习或工作能力的认可心理或意识。自信心弱的人做一件事之前就怀疑或否认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有自信心的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件事,自信心强的人认为自己一定能做好这件事。对于任何一门学科,任课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全体学生都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取得较好或优秀的成绩。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创新教育的基础。然而

2、,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学生,沉默,孤僻,很少主动回答问题。他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碰到困难不敢问老师,不敢问同学,不敢自己去尝试,只好选择放弃,久而久之,一上课就去上网、玩游戏。他们常常不被他人宽容和理解,甚至招来奚落和嘲笑。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分析,我发现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卑,缺乏自信心,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呢?我认为自信心是在做事中建立并得到提高的,具体到信息技术学科,就是在上机动手实践、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树立并提高。一个学生每做好一次作业,完成一个好作品,他就对这个学科的性质和自己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就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3、案例1:教学日志摘录Stu.刘,我从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注意到他了,安静、沉默、从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当我宣布信息课可以随意找位子坐后,他找了最后一排一个安静的角落。作业的成绩总在3-4分之间。今天Stu.刘第一个来到机房,开机后就大声叫起来,惹得前来听课的几位外校老师及随后进来的同学都围了过去。不知发生了什么,我也走了过去,只见他手舞足蹈,不断地重复着:“我上榜了,我上榜了,我从来没有上过榜,这是头一回”。我会意的笑了,对同学们说“大家快上教学网看看Stu.刘的PS作品,做得非常棒!”这令我想起上周的课堂情境:新课讲授完成,同学们开始制作“我的校园我的同学”第一个PS作品。我巡视着来到Stu.

4、刘面前,他正吃力地将班里一位同学跳远的照片抠下来放在一幅校园风景图中,看到老师胆怯地停下手来。我弯下腰和蔼地告诉他如何选取图像,如何拼接效果会更好,还教了他下节课才能学到的两个技巧。课后批作业时发现Stu.刘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空中飞跃PS作品,作业得了全班最高分,作品展示时我把他的作品放在了第一位。从此,Stu.刘的作业每次都在榜上,课上也经常能看到他举手提问,听到他的好想法,看到他的好创意。【案例反思】造成学生缺乏自信心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 缺少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有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 使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反而得到许多因失败而带来的斥责。自信心的

5、培养,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肯定自己,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成功,让事实激励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提供目标明确、内容丰富、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实践,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并对学生的实践结果及时给出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此外,在学生想和做的过程,我最关注班里那些自信心比较弱的学生,随时观察着,及时给予他们创意上的点拨,技术上的支持,及时的鼓励,让他们尽量早、尽量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有时教师的耐心和宽容对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案例2:教学片段(12届高一1班“我的校园我的同学”小组作品汇报交流评价课开始了,根据随机产生的汇报顺序,第7组的4名同

6、学首先上台汇报。同学们爆以热烈的掌声。)组长:我们小组作品的名称是“幸福的北大附中生活”。(在组员1,组员2汇报之后)组员3:接下来要展示的一幅动画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播放动画:画面一:该同学第13次作业文件夹,里面只有一个文件名为“灵感匮乏中”的文本文件。文件名被放大镜放大。解说词“谁都有没创意的时候”。画面二:“两天后”,还是该同学的作业文件夹,文件名被老师改过了:“灵感匮乏中_不急”,文件名被放大镜放大,“不急”二字被加重。解说词“老师的答复”。画面三:花丛中出现文字:“有个宽容的好老师,既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案例反思】自信心的树立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经历一两次事件就可以完成,中

7、间要经历一定的波动,才能逐步稳定下来。因此,需要教师的宽容和耐心,以及长期的鼓励。四、 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自信心可以坚定信念,但要实现理想和目标,还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百折不挠的精神,敢于承受挫折,勇于战胜困难。意志力是创新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功的根本保证。意志力是指能够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坚持实现目标的能力。“行百里者半九十”“功亏一篑”说得就是常人由于缺乏意志力而不能坚持到最后胜利。只有具有强烈自信心的人,认定自己所做事的正确性,有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才有持久坚持的决心和毅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科特点,着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是我

8、们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任务。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以下几点对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有重要作用。1. 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意志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除了让学生不断经历困难和挫折,还需要在平常点点滴滴的小事中锻炼。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第一,规范命名文件名。能够规范地对文件、文件夹命名是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从第一次作业开始,我就要求学生为每次作业建立文件夹,并对文件名提出命名要求,将这些要求作为作业评价量规的一部分,即使一个空格也不放过。第二,规范使用电子邮件。从让学生自己设置电子邮箱做起,每次使用电子邮件提交作业,要求发件人、邮件主题必须按规定撰写,并将这些要

9、求作为作业评价项目。而且,每节课学生都要收发点名邮件。以上两件事虽小,但能长期地把它们做好,也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力。第三,按时提交作业。作为训练学生意志力,贯穿于日常教学全过程的第三个途径是,要求学生按时提交作业。我对学生作业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机制。首先,作业必须在第二天中午2点前提交,晚交一次在期末总成绩(百分制)上减1分。其次,每次作业均有详细的评价量规,给出五分制分数,并及时通过教学网站反馈给学生;再次,期末成绩是平时所有作业的平均分,并且,每周在教学网站上呈现学生的期末动态成绩。下面是学生的期末总结片段。在进入高中第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中, 我学会了不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这大

10、大提高了我的个人素质。但我想说的是,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令我收益最深的是我学会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具有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这来源于每次作业的按时提交, 多小的一件事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力,且促进了一种好习惯。在这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靠个人的毅力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而不是口头上许诺,或者热血沸腾地制定出一学年的学习计划。开始上信息课时,我总是想用下课的时间去完成课堂上留的作业。但是,渐渐的,我体会到,与其这样浪费时间,还不如上课时坚持把该完成的事情做好。这样效率才会提高,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反思】意志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耐力”。日常学习中的一些事

11、,如交作业,虽然是很普通,但是,一个学生如果能持之以恒地把这件事做好,对他的意志力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2. 培养兴趣,激发内在动机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动机,有目的。当一个人感到做一件事“其乐无穷”时,就会有毅力干下去,再苦也就不觉得苦,再难也不觉得难。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设计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和实践内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他们乐在其中。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每个教学情境、范例和实践内容均是自己精心设计的。它们深受学生的喜爱,也深深吸引着学生,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完善着他们的信息技术作业。相关教学情境和范例在前面几期已有列

12、举,这里不再重复。3. 设计有一定难度的实践内容,并及时鼓励学生要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还要让学生不断经历困难和挫折,并及时给予鼓励,引导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我的做法是,每次信息技术课不仅有作业,而且每个作业都有一定难度,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其中最难的要算“搜索研究报告”(具体案例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09年第07-08期)了。这个作业需要学生花六个课时,就搜索引擎的历史与发展、工作原理与分类、搜索技巧、评价标准、具体比较、心得等六大问题进行研究,并撰写长达十几页以上、经过排版的研究报告。下面是搜索研究报告中学生的心得体会。不得不说,此次的作业量及难度较前几节课有飞跃性的改变。尽管老

13、师给予了很多提示,搜索的准确度仍然不高。但是,只有攀登更高的山峰,才能有更强的气魄。这次作业整整花费了我六节课的时间外加一个中午,让我知道了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也是有技巧的。我们不仅要动脑思考,如怎样提炼关键词,还要对自己的作业负责,让阅读者赏心悦目。慢慢的,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电脑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我的毅力。将近六个课时才将这次作业完成,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在这次学习过程中让我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了搜索引擎。也让我对word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很多细微的小操作能帮我们事半功倍。省了很多事,提高了学习效率。【反思】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对于成年人的意志力也是一个考验。然而,我所教的学生97%都圆满完

14、成了这个作业,他们的报告不仅内容符合要求,编排也令人赏心悦目。为了引领学生克服制作研究报告中碰到的重重困难,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将问题分阶段来解决:第一阶段列大纲、建报告结构;第二阶段搜索、筛选资料完成研究任务;第三阶段编辑排版。为了激励学生的斗志,我回收了学生每个阶段制作的半成品作业,并对半成品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改,表扬优点,提出建议,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很具挑战性的工作,希望更多的教师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主要参考文献1 Robert Sternberg,Todd Lubart(美).不同凡响的创造力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

15、0.2 爱德华德博诺(英).创新思维训练游戏M.中信出版社,2009.3 高建江. 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J .心理科学,1996(6)4 舒华等.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J .中国大学教学,2004(3)5 张学民,林崇德等. 动机定向、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J .教育科学研究,2007(3)6 梁天建. 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下半月),2005(10)7 张丽. 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肯定J .科学教育,2005(4)8 许卫民. 浅谈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 .天津教育,2000(1)-注:本文李冬梅已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1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