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地区的饮食及习俗.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775642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阳地区的饮食及习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阳地区的饮食及习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阳地区的饮食及习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阳地区的饮食及习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阳地区的饮食及习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阳地区的饮食及习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阳地区的饮食及习俗.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安阳饮食文化史一安阳的基本情况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汇点,西倚巍峨险峻的太行山,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是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现辖一市、四县、四区和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诞生地。早在公元前1300多年,商王盘庚迁都于安阳殷都区小屯一带,历经八代、十二 安阳王、共255年之久,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这里出土问世了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评选中名居榜首。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

2、曾留下“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诗句。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重大事件都曾经发生在这里。毛泽东曾亲临岳飞故里汤阴,并视察殷墟和安阳老城;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也先后视察过安阳,并对古都安阳的建设与发展寄予了厚望。1 安阳旅游资源丰富,宾馆业、餐饮业、商业等旅游服务设施齐全。现有殷墟博物苑、岳飞庙、天宁寺塔、修定寺塔、明福寺塔、小南海石窟、羑里城和灵泉寺石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全国爱国教育基地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位于安阳汤阴县的岳飞庙,历来是岳飞后裔寻根朝敬的圣地,各地游客不远千里来此凭吊英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红旗渠是举世闻名的“人

3、工天河”,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林虑山国际跳伞滑翔基地,因其鬼斧神工的天然地势,每年都吸引国内外大批游客和体育健儿来此观光、比赛。新近发现的太行大峡谷、五龙洞原始森林风景秀丽、独具特色,令中外游客留恋忘返。安阳民风淳朴、热情,习俗颇富古趣,有背阁、抬阁,高跷、旱船、龙灯等众多享誉全国的民间艺术绝技,有道口烧鸡、老庙牛肉等品种丰富的地方小吃和特色食品。二安阳的特色美食及小吃扣碗酥肉中原地带安阳,口味偏淡,但近年来川菜、粤菜、东北菜接连进入,到饭馆吃饭,安阳人喜欢各种菜式都点一点。当地的传统菜式八大碗依然受欢迎,红白喜事尤其少不了。以现在的口味而论,扣碗酥肉最具继续传扬的潜力。 炒三不

4、沾是安阳传统名菜,以蛋黄为主料,配以桂花糖、白糖、粉芡等炒制而成。成品软香油润,不沾锅、盘、筷,所以得名“三不沾”。安阳烩菜安阳传统菜肴,种类有六七种之多。既有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的“海烩菜”、“上烩菜”;也有选料普通、价格便宜的“行烩菜”;还有用料简单的“扁粉菜”;又因使用烹调器皿不同而派生出的“沙锅豆腐”、“沙锅海烩”。安阳烩菜因种类繁多、配料精当、汤醇味美、营养丰富成为地方名菜。安阳蓼花安阳传统名点,以优质糯米、黄豆、白糖、饴糖、桂花等为原料,成品色泽金黄、状如蜂巢、甘甜不腻、酥脆焦香。锦泰燎花燎花,是安阳的名特糕点。特点是个体膨大,轻若鸿毛,面色金黄,剖面洁白呈丝网状,体表面贴有碎花,新

5、颖别致,独具一格。酥脆香甜,入口即化。安阳“三熏”包括熏鸡、熏鸡蛋、熏猪头肉。三熏工艺讲究,选料严格,操作认真。成品呈柿红色,油润闪亮,肥而不腻,浓香纯正,回味绵长,凉吃热食,佐酒下饭均可。八宝布袋鱼它以一公斤重的鲜活黄河鲤鱼一条为原料,加之配料、佐料,上笼蒸熟后加姜醋汁而成。它选料严格,配料、佐料多而讲究,制作精细。风味特色是形体完整大方,花色悦目美观,鱼鲜嫩,汁鲜美,营养丰富。老庙牛肉滑县老爷庙北小寨村为加工牛肉业,至清朝中期,村民户户宰牛煮肉,煮烧技术不断改进。老庙牛肉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以木炭火煮制而成。道口烧鸡道口“义兴张”烧鸡创制于清顺治八年(1661年),嘉庆年间列为贡品。新

6、中国成立后,制作技艺得以继承和发展,并建成烧鸡生产流水线。五香豆沫是深受安阳群众欢迎的一种汤食。熬制豆沫以小米为主料,与花椒、茴香一起用冷水泡发,加水调磨成糊状米汁。上锅兑水,下入花生仁、黄豆瓣、海带丝、粉条、精盐等,开锅后倒入米汁,边倒边搅动,见锅再开,立即压火,并放入豆腐丝、胡萝卜丝、波菜、炒芝麻等即成。成品豆沫,糊色乳黄,红绿分明,各种调料咀嚼生香,略透麻辣。皮 渣安阳“三大宝”之一。其特点:好吃可口,多吃不厌。主要以粉条为主,加上大葱、大蒜、荤油、精盐、香油、虾皮。它有多种吃法是煎炒、扣碗等。粉浆饭安阳“三大宝”之一。其特点是香醇浓郁,酸甜适口,有清热败火之效。熬制粉浆饭以绿豆粉浆为主

7、,配以优质小米、大豆、花生仁、精盐、适量荤油,出锅后浇上糊葱花汁,撒上香沫。血 糕安阳“三大宝”之一。安阳传统风味小吃,始于清乾隆年间。用荞麦面、猪血加调味料蒸制,食时切片油煎,抹上蒜泥,香辣鲜美。三安阳的特产内黄大枣内黄县素有枣乡之美称,与山西和新郑并为中国大枣三大产地。品种现有51个,以扁核酸产量最大,此品种鲜果含糖量34.9%,干果含糖量59.8%,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十几种矿物质,为保健美食佳品,明清时期被定为贡品,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展出时受到热烈好评,被誉为“东方玛瑙”。内黄红枣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红枣加工制品20多种,畅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

8、红枣之乡。内黄大枣品质优良,个大肉厚,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并富含果酸,十八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百果之王”和“活维生素丸”之誉。我们国家自古就有“每天三颗枣,永远不会老”的谚语。枣做为一种高级滋补果品早就被古代医学所推崇,也被现代医学所证明。枣的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含量远远高于其它水果,是名副其实的“百果之王”。林县山楂又名北楂。产于河南林州。有豫北红和林红两个品种。特点:豫北红单果平均重7.8克左右;林红单果平均重11克左右。色泽深红,果圆,果点突出。林州地处豫北,太行山东麓,地势较高,气温偏纸,土壤以棕壤、褐土为主,呈微酸性。其山楂树高5米左右,结果多,产量稳定。太行

9、山核桃(1) 补虚强体,提供营养。核桃是很难得的一种高脂肪性物质的补养品。(2)消炎杀菌,养护皮肤。据临床报导,将核桃仁捣烂制成的核桃焦油氧化锌糊膏,治疗皮肤炎、湿疹,可达100%。(3)防癌抗癌。核桃对多种肿瘤,如食道癌、胃癌、鼻咽癌、肺癌、甲状腺癌、淋巴肉瘤等都有不错的抑制作用。此外,核桃对癌症患者还有镇痛、提升白血球及保护肝脏等作用。(4)健脑防老。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皆为大脑组织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能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5)净化血液,降低胆固醇。核桃仁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可溶解胆固醇,排除血管壁内的污垢杂质,使血液净化,从而为人体提

10、供更好的新鲜血液。 (2) 曹马芝麻糖安阳县崔家桥乡曹马村芝麻糖闻名全国,其独特技艺已历五百余年。这种芝麻糖质地细腻,酥、薄、轻、空、无渣适口,不粘牙,不粘手。 已载入河南省企业录。安阳狗皮膏药 也叫姚家狗皮膏药。创制于明末清初,创始人姚本仁,原籍江西建昌府南城县,自幼钻研医术,早年远游行医。有一次他行至安阳时,将一家入棺送殡的少妇救活,被人们誉为姚神仙。明崇祯七年(1634),封居安阳的赵简王闻其医术高明,招为赵府良医所医正。后来姚本仁辞离赵府,在少林寺与晓山禅师共同研制成主治跌打损伤的膏药。主要原料是麝香、乳香、没药、血竭、当归、木瓜等20多种精贵药材。姚本仁在黄河以南广为布施,一用辄验,

11、颇有盛誉。清顺治元年(1644),因姚本仁名震遐迩,被清政府赐太医院御前大夫。顺治五年(1648),姚本仁归老于邺(今安阳),居住在安阳市区鼓楼后街东头大槐树院内,开姚家膏药铺,铺名宗黄堂,铺前高悬太医正传巨匾,世代相传。膏药的配制方法严遵祖训传媳不传闺女,沿袭300多年。1949年后,姚家公开了膏药配方与制作方法。1956年姚家各门大都加入了公私合营安阳姚家长门宗黄堂膏药厂。1967年转为地方国营安阳市膏药厂。姚家狗皮膏药配方精良、质地细腻、色泽黑亮、软硬适度,疗效显著。1978年以来,安阳市膏药厂经过对姚家膏药配方科学分析,对药物进行精炼提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制成精治膏药,疗效与原狗皮膏

12、药相同,颇受广大患者欢迎。远销东南亚、欧洲等13个国家和地区。卫香附卫香附产于河南滑县。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挖,用火燎去须根及鳞叶,入沸水中片刻,或在蒸笼中蒸透取出晒干,再放入竹笼中撞擦;用竹筛簸净灰屑及须毛,就成为光香附。如不经火燎,晒至七八成干,以石碾去毛皮,称香附米。干燥根茎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及数个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棕毛状物及残留根痕。质坚硬,经蒸煮后,折断面有光泽,色紫红;直接晒干的,外皮与中间圆心分层明显,中心色略深,散布有黑色点状维管束。具有个大,色棕褐,质坚实,肉厚,香气浓,药力大等特点,核居中心,不同于一般偏核香附。所制香附米呈红黄色,半透明,

13、冰块状。具理气解郁、止痛调经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脯胁肋胀痛,疝痛,月经不调,痛经,四风俗习惯迎春活动:旧时安阳民间此仪式颇为隆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每年立春时,东郊聂村义务搭建春棚,准备香烛、白酒,选10岁左右儿童一人扮芒童(神),扎制像真牛一样大小的春牛(多为竹、苇扎架,外糊彩纸;清朝时为两具,废府后改为一具),腹内装花生、核桃、柿饼等干果和铜钱。迎春仪式上,府官和县官都着官服参加。出迎时,全体执事鼓乐在前,知府、知县乘轿率士农工商各界民众,按其职业携不同工具随后,迎春队伍出东门前往聂村。抵村后,村主事带领部分村民鼓乐相迎,引至春牛、芒童面前。知府、知县下轿向春牛、芒童行

14、揖;村主事敬酒,知府、知县各饮一杯,并向春牛、芒童献酒一杯。之后,由芒童伴随列队抬着春牛按原队形自南门入城,将春牛和芒童送到府、县衙正堂院内,迎春仪式告毕。迎春仪式之后,知府、知县端坐在大堂上,文武官员陪坐两旁,等待立春时刻到来。据传安阳民间测算打春时刻是采取一丈多长的竹竿,捅空埋在地下,露出地面一二尺高,然后将鸡毛疏松地填入竹筒内,待地气一升,竹筒内的鸡毛纷纷飞扬,意即打春时刻已到。此时,知府、知县令芒童持棒将春牛打碎,谓之打春。春牛腹内干果和铜钱散落满地,围观群众蜂拥争抢,谓之抢春。传说老年人食此干果增寿,中年人食之获福,幼童食之增智,并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做九儿: 生子后第二

15、天,男家备熟鸡蛋810个,上着红色,取意双双对对,向婴儿的外公家报喜。蛋上用墨或锅灰点一点者为生男孩,不点者为生女孩;也有以送双数鸡蛋者表示生男,单数者表示生女。1949年后,多为口头报喜。婴儿出生后第九天,外祖父母家备斗米、斗面(各约5公斤)、鸡蛋100个(实为99个)、红糖、衣物(单、棉各两套)、七铺八盖(1床被子、7床褥子)、金银首饰、长命锁牌等,前去探望,以示祝贺。一般亲友多携带糕点、挂面、花布等前去祝贺。届时男家设宴招待,谓之做九儿。此俗安阳境内城乡普遍流行。 旱船和高跷旱船就是在旱地上跑的船,表演时一人乘船一人荡桨,在嘹亮的唢呐声中时而“行云流水”,时而“乘风破浪”。高跷这种艺术形式在全国各地都有,电影和电视上经常会看见。但安阳的高跷有其奇妙之处,主要是跷棍高,而表演的难度大,最高的跷棍可达 2.5米,而且要翻跟头,下大叉,使观众惊叹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