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要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774198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塑性成形工艺的分类:一次塑性加工(轧制、挤压、拉拔),二次塑性加工(板料成形(分离工序、成型工序),体积成形(锻造(自由锻、模锻(开式、闭式)、挤压)。发展体现在:1、塑性成形的理论基础以基本成型;2、以有限元为核心的塑性成形数值仿真技术日趋成熟,为人们认识成形过程的本质规律提供了新途径3、CAD/CAM等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使模具质量提高制造周期下降;新的成形方法不断出现并得到成功应用。1、 冲压是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金属(非金属)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分离或变形,从而得到一定形状并且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零件的加工方法。冲压工艺分类:按变形性质分分离和成形分类:按基本变形方式分冲裁、弯曲、

2、拉深、成形;按工序组合分简单和组合工序(复合工序、连续工序、连续复合工序)。复合模具的决定因素:批量、尺寸、精度。冲压加工三要素:冲压设备,模具,原材料。冲压对板料的基本要求:对力学性能的要求(伸长率大、屈强比小、弹性模数大、硬化指数高和厚向异性系数大)、对化学成分的要求(C、Si、Mn、P、S等元素的含量增加,就会使材料的塑性降低、脆性增加)、对金相组织的要求(晶粒大小不均引起裂纹,过大的晶粒在拉深时产生粗超的表面)、对表面质量的要求(光滑、无氧化皮、裂纹、划伤等缺陷)、对厚度公差的要求(厚度公差对零件的精度和模具寿命有很大影响)。2、力学性能与冲压成形性能冲压成形性能:板料对冲压成形工艺的

3、适应能力。两种失稳现象:拉伸失稳与压缩失稳;拉伸失稳即板料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局部出现缩颈或断裂;压缩失稳即板料在压应力作用下出现起皱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包括:抗破裂性、贴膜性、定形性;贴膜性是板料在冲压过程中取得与模具形状一致的能力;定形性是指零件脱模后保持其在模内既得形状的能力。板料在失稳之前可以达到的最大变形程度叫成形极限,分为总体成形极限和局部成形极限性能指标:屈服强度 、屈强比 、伸长率 、硬化指数 、厚向异性系数 、板平面各向异性指数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小,材料容易屈服,则变形抗力小,压缩变形时不易出现起皱屈强比 屈强比小说明 值小而 值大,即容易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易产生拉裂伸长率 拉伸实验

4、中,试样拉断时的伸长率硬化指数n:单向拉伸硬化曲线可写成 ,其中指数n即为硬化指数,表示在塑性变形中材料的硬化度。n大时,说明在变形中材料加工硬化严重,真实应力增加大。变形总是遵循阻力最小定律,即“弱区先变形”的原则,变形总是在最弱面处进行,这样变形区就不断转移。厚向异性系数r:指单向拉伸试样宽度应变和厚度应变的比值,即 =b/t 。厚向异性系数表示板料在厚度方向上的变形能力,r值越大,拉深时易在宽度方向变形,不易出现裂纹,有助于提高拉深变形程度。板平面各向异性指数 板料在不同方位上厚向异性系数不同,造成板平面内各向异性。 越大,表示板平面内各向异性越严重,拉深时在零件端部出现不平整的凸耳现象

5、,就是材料的各向异性造成的,它既浪费材料又要增加一道修边工序。装模高度H:指滑块在下死点时,滑块下表面道工作台垫板上表面的距离;最大装模高度Hmax即当利用装模高度调节装置将滑块调整到最上位置时,装模高度达到最大值;装模高度调节量:装模高度调节装置所能调节的距离。第二章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序。冲裁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4部分组成。断面的光亮带越宽、断裂带越窄、圆角及毛刺越小,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就越好。曲线与=0的横轴交点表明零件尺寸与模具尺寸一致,交点右边表示间隙较大时冲孔孔径大于凸模刃口尺寸,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刃口尺寸。这是因为间隙较大时,变形区材料的拉应力较大,

6、冲裁后材料必然收缩的缘故。交点左边表示间隙小时冲孔孔径小于凸模刃口尺寸,落料件尺寸大于凹模尺寸。因为间隙小时,变形区材料的横向压应力较大,冲裁后必然伸展。落料=零件外形实际尺寸-凹模刃口尺寸冲孔=零件实际尺寸-凸模刃口尺寸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1、保证冲出合格的零件2、保证模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3、考虑冲模制造修理方便、降低成本。依据:1、冲裁变形规律,即落料尺寸与凹模刃口尺寸相等,冲孔尺寸与凸模刃口尺寸相等。2、零件的尺寸精度。3、合理的间隙值。4、磨损规律。冲模的加工制造方法。刃口尺寸计算方法分类:凸模与凹模分别加工,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排样的意义:保证最低的材料消耗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得到

7、合格的零件。排样的分类:有废料排样(沿零件全部外形冲裁,零件周边都留有剩余材料)、少废料排样(沿零件部分外形切断或冲裁,只局部有剩料。)、无废料排样(除料头料尾外无任何剩料)。搭边:指排样时零件之间及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剩料。搭边的作用:保证零件的质量和精度,补偿定位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零件,并使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不弯曲,便于送进,并能使冲模寿命提高。冲裁力: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材料的压力。F=KLt降低冲裁力的方法:阶梯凸模冲裁(当t3窄版:b/t 1.4)当df=3d时拉深系数m=d/D=0.33又可得D=d/0.33=3d,从而得到df=D,说明凸缘直径与毛坯直径相同,毛坯外径不收缩,零

8、件的筒部靠局部变形而成形,此时已不再是拉深变形了,变形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变成胀形了。宽凸缘零件的拉深方法:1 中型件df 200mm;零件的高度在开始拉深时就基本形成在以后的拉深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减小圆角rd及rp,逐渐缩小筒形部分的直径来拉成零件3 凸缘过大而圆角半径过小,首先以适当的圆角半径成形后按图样尺寸整形;4 凸缘过大,利用胀形的方法成形。压边装置:弹性压边装置和刚性压边装置。弹性:橡胶;弹簧;气垫式。随着拉深深度的增加,需要压边的凸缘部分不断减小,所需要的压边力也逐渐减小。橡胶和弹簧压边力却恰好与需要的相反,是随拉深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橡胶及弹簧结构通常只用于浅拉深。气垫压

9、边力随行程变化极小,可认为是不变的,压边效果好。但气垫结构复杂,制造维修不易,且使用压缩空气,小厂往往不具备此条件,故又限制了其应用。弹簧与橡胶压边装置虽然有缺点但结构简单,对单动的中、小型压力机采用橡胶和弹簧装置还是很方便的,刚性压边装置特点:压边力不随行程变化,拉深效果较好,且模具结构简单。第五章 翻边:翻边是指沿曲线将板坯料或坯料上预制的孔边部窄带区域的材料弯折成竖边的塑性加工方法。种类:伸长类和压缩类,按工艺特点:内孔(圆孔或非圆孔)翻边,外缘翻边,变薄翻边。外缘翻边:外缘内凹翻边,外缘外凸翻边。内孔(圆孔或非圆孔)翻边,外缘内凹翻边等属伸长类变形特点:变形区材料受拉应力,切向伸长,厚度变薄易发生破裂。外缘外凸翻边属压缩类翻边特点:变形区受切向压缩应力,产生压缩变形,厚度增加易起皱。K=d0/dm K为翻边系数,K值愈小,表示翻边变形程度愈大。圆孔翻遍过程中,孔边缘处的材料所承受的切向拉应力和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