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77086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陕西省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陕西省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成就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是A达芬奇著哈姆雷特B哈格里夫斯发明火车C哥伦布的航行证实地圆学说的正确D林肯政府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2 . 南北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林肯说:“这一刻终于到来了,我意识到奴隶制度必须死亡,而国家必须生存下去!”为此他颁布了(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民法典3 . 今天,我们无一不在感受着电灯的光明,享受着电器带给我们的多彩生活。溯本求源,我们应该敬仰的发明家是A瓦特B莱特兄弟C卡尔本茨D爱迪生4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戴大

2、帽子的林肯。我承认,林肯很强硬。让特朗普都自愧弗如的林肯总统曾经A领导北美各州建立独立国家B颁布独立宣言C颁布美国宪法,确立分权制衡原则D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5 . 如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的开展C海外殖民地的扩大D工业革命的发展6 .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ABCD7 . 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年,苏俄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党政策B新经济政策C工业国有化D农业集体

3、化8 . 与下面表格直接相关的举措是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年代工业企业(个数)金融机构(个数)1868405219933344703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士地自由买卖C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9 . 有关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B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社会主义制度D苏联模式的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10 . 下列关联正确的是A萨拉托加大捷美国内战的转折点B人民宪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爱因斯坦提出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4、的法则D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1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A俄国缺乏技术人才B纽约劳动力大量剩余C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美国经济困难D经济大危机造成工人失业12 . 下列不属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表现的是( )A人口增长B“三角贸易”C城市化D环境污染13 . 如下图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33年开始,美国的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罗斯福就任总统B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C自由放任政策的实

5、行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4 . “政府依靠分别建立于1870年和1873年的工部省及内务省从国外引进技术到1890年已经铺设了近16万公里的电报线公共电话局开始在东京和横滨运营到了世纪之交,已有约50个城市以拥有电话局而自豪”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明治维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BCD15 . 1853年,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的国家是( )A俄国B英国C美国D意大利16 .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B希特勒上台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17 .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俄国从此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6、这场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解决了A政治民主化B土地使用权C自由劳动力D思想自由化18 . 观察下图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引发这一场景的事件是( )A1861年改革B第一次世界大战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19 . 历史示意图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A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历程C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历程二、综合题20 . 中俄两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回顾俄国的发展史,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所启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

7、。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1)依据材料一,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材料二 2016年12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颁布纪念俄国革命100周年的筹建措施命令。这里的“俄国革命”包括1917年二月革命(史称资产阶级革命)和十月革命(史称社会主义革命)。总统令责成俄国历史学会组建纪念俄国革命100周年委员会,在一个月期限内筹建班子并提出纪念方案;俄罗斯政府文化部具体负责实施;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机构、社会和学术团体及有关科研、教学人员等参与这个工作他(普

8、京)认为过去的俄国革命100年所带来的苦难几乎涉及俄罗斯每一个家庭,因此不容许任何党派出于自身利益或者其他考虑,以庆祝这一事件来投机。2017年5月25日,普京再次指出:在我国历史上既有光辉的一页,也有悲剧性一面。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00年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教训就是防止社会的分裂,达成社会的和谐。普京为什么要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2)对于俄国来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各自主要功绩是什么?普京为何要求同时纪念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00周年?谈谈你的理解。(3)纪念十月革命对中国有何意义?21 . 土地和民生问题是各国发展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

9、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北师大九上历史课本材料材料二: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1862年宅地法材料三:材料四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

10、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1)材料一的法令是由谁颁布的?从材料内容分析这一法令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 (2)材料二反映的法律文献颁布时在位的美国总统是哪位?这一法令对美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有何作用? (3)材料三“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反映日本实行怎样的土地政策? (4)据材料二,围绕建设重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布哈林和斯大林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依据材料指出,为了实现工业化,斯大林采取了什么措施?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土地、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如何?三、辨析题22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

11、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英国革命的最大成就,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新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体”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结合材料一,写出英国宫廷政变后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其中“全新的政体”是指哪一政治体制?材料二 反映美国发展历程的两幅示意图。(2)材料二图示中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分别指什么?美国分别通过什途径扫除障碍?材料三 “林肯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3)材料三中的林肯在战争中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结合这一战争的影响谈谈林肯在美国历史中的贡献。材料四 我拯救

12、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4)根据材料四指出,拿破仑为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五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5)你认为材料五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并简要说明理由。(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本主义强国是通过哪些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并各举出一个例子。(7)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综合题1、2、三、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