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76678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政务管理形式研究摘要:讨论了电子政务开展的保障措施,并从根本支撑体系、应用系统、信息资源、法律法规等方面阐述了电子政务的管理形式。关键词:电子政务;创新管理;管理形式1电子政务开展的保障措施1指导重视是前提:确立指导在电子政务工作动态监管中的主导地位。没有“一把手的重视,电子政务很难获得实效,所以说“电子政务是“一把手工程。2全员参与是关键:电子政务也是全员参与的工程,只有每个工作人员都能使用,才能发挥电子政务应有的效应。主动参与,明确定位。坚持选贤任能,公开选拔,不断推进电子政务队伍专业化进程,精心筹划电子政务培训课程,重点加强对电子政务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将电子政务使用情况纳入年度

2、绩效考核体系,要求达标验收,并与部门的评优相结合,从而确保全员参与的实现。3完善需求是重点:电子政务能否有效运行,关键在于电子政务系统能否满足本单位的政务、业务需要。因此,必须根据工作需要,对单位的业务流程进展梳理、简化、优化、提出适宜电子政务要求的需求。4选好合作伙伴是保证:在电子政务软件开发上,应采技术实力雄厚、开发经历丰富、后续效劳到门的大型软件开发公司,从而为网络建立和正常运行奠定坚实的根底。5采用先进技术是核心:信息技术是支持政府工作人员分工协作的根底,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协同工作的根底。6加强信息平安是保障: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信息平安保障工作的极端重

3、要性,全面进步信息平安防护才能,采用硬件防火墙,正版杀毒软件,数据备份软件,确保电子数据的平安和完好。重点保障根底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平安,创立平安安康的网络环境,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安康开展。建立信息平安保障根底设施,其中包括:建立重要的信息平安管理中心和密码管理中心;建立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设施;建立国家信息平安认证认可机构等。增加信息平安资金投入,加大对信息平安根底设施建立和根底性工作的支持力度。7建立电子政府创新管理体系是目的:建立充分运用竞争、评价、监视和鼓励机制的电子政府创新管理体系,进步湖北省电子政府创新管理活力,确保政府信息,重要信息的有效利用,进步信息利用率。2电子政务开展的管理

4、形式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开展,对电子政务的管理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地进展:构建根本支撑体系、完善效劳与应用系统、建立信息资源发布与共享平台、协调根底设施的建立、完善法律法规。2.1构建根本支撑体系选用TCP/IP网络作为低层通信网,利用SSL协议SecureSocketsLayer,平安套接层构建平安通讯线路。它是目前平安电子商务交易中使用最多的协议之一,内容主要包括协议简介、记录协议、握手协议、协议平安性分析以及应用等,有较好的兼容和扩展性。也可以利用IPSEC或其他平安协议进展构建,最大限度的保证网络线路的平安、稳定、保密。平安管理体制综合了平安检测、实体平安、运行平安、信息平安、网络公共

5、秩序和人员管理等平安法规的规定。首先对系统本身的平安破绽进展测试检查并修复,有效防止在进展政务处理或交换时错误的发生。另外,严格保证线路、基站、效劳器等根底设施的平安。加强和标准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立,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完善密钥管理根底设施,运用适宜网络构造的平安技术,为系统提供保障。充分利用密码、访问控制等技术保护电子政务平安,促进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有实效的稽查制度和事故应变制度也是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政府办公人员还是普通上网民众都应进展有效的监察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的忽略或恶意的行为对系统的稳定带来的影响。由于政务系统有着比一般电子商务

6、更强调稳定性和平安性,应建立健全信息平安监测系统,进步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才能和网络失泄密的检查发现才能。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建立,对发生的系统突发理论应有一套成熟的应急方案,如:备份,防病毒,复杂系统的容错,应急体系等。2.2完善效劳与应用系统建立效劳与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建立的主要内容。应逐步完善已建应用系统,强化已建系统的应用,推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支持部门间业务协同。对新建的应用系统,要根据业务开展需要,统筹规划建立。各地区、各部门要做好需要优先支持业务的流程梳理,搞好部门应用系统和地方综合应用系统的衔接。应用系统建立要有利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优化组织构造,防止简单

7、地在原有体制和业务流程根底上建立应用系统。2.3建立信息资源发布与共享平台建立集成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咨询效劳平台和电子信息产品数据交换平台。包括统一规划和集成的假设干个大型数据中心、文献资源中心、科技信息数据库,为政府提供决策根据,为产业和社会提供根底数据、产品数据、科技文献、技术标准、人才资源、知识产权、专利、产业技术动态等各种信息查询效劳。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标准,逐步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各级政府提供信息查询和共享效劳;逐步建立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围绕部门内信息的纵向会聚和传递、部门间在线实时信息的横向交换等需求,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效劳和辅助决策等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效

8、劳。2.4协调根底设施的建立根底设施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构建先进的国家信息根底设施和推进三网交融的需要,并考虑到自身的潜在产业规模,力争实现重点打破,开发出一批重大业务应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根底设施包括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平安根底设施。根底设施建立要统筹规划,防止重复投资和盲目建立;进步整体使用效益。2.5完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加强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推动?信息产业科技促进法?的制定工作,以此作为信息产业科技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龙头,统领信息产业科技开展工作,指导和标准信息产业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一步完善

9、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强化中介效劳,建立信息技术专利数据库,研究国外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法律政策,进展知识产权态势分析,提供专利检索和预警信息效劳。通过制定鼓励技术转让政策,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综上所述,电子政务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系统、根底设施、法律法规、人员的培训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构建电子政务系统应逐步开展,应对现有资源进展优化比对将来的构建进展合理的规划并加以实现。我们还需要在建立中总结经历,最终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秀的电子政务系统。参考文献1李志义.谈电子政务中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22,(6).2陈波,王浣尘.电子政务建立与政府治理变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4).3纪建悦,王元月.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开展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