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76677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四章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四章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四章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四章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层流流动及湍流流动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在流动时呈现两种不同的流动形态:层流流动及湍流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产生阻力。对可压缩流体,阻力使流体受压缩。对不可压缩流体,阻力使流体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散失,这个转变过程不可逆。散失的热量称为能量损失。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流体的能量损失,称为水头损失(或压力损失),并以hw(或p)表示。本章首先讨论流体的流动状态,再对粘性流体在两种流动状态下的能量损失进行分析。第一节 流动状态及阻力分类一、流体的流动状态1雷诺试验:1882年雷诺作了如教材45页图4-1所示的流体流动形态试验。试验装置:在圆管的中心用细玻璃管向圆管的水流中引入红色液体的细流

2、。试验情况:(1)当水的流速较小时(图4-1a),红色液体细流不与周围水混和,自己保持直线形状与水一起向前流动。(2)如把水的流速逐渐增大,至一定程度时,红色细流便开始上下振荡,呈波浪形弯曲(如图4-1b)。(3)当再把水流速度增大,红色细流的振荡加剧,至水的流速增大至某一速度后,圆管中红色细流消失,红色液体混入整个圆管的水中(如图4-1c)。试验的三种不同状况说明:(1)对(图4-1a)所示,表明水的质点只有向前流动的位移,没有垂直水流方向的移动,即各层水的质点不相互混和,都是平行地移动的,这种流动称为层流;(2)对(图4-1b)所示,说明流动的水质点已开始有垂直水流方向的位移,离开圆管轴线

3、较远的部位水的质点仍保持平行流动的状态;(3)对(图4-1c)所示,说明流动中水的质点运动已变得杂乱无章,各层水相互干扰,这种流动形态称为紊流或湍流。2雷诺数:流体之所以出现不同的流动形态,主要由流体质点流动时其本身所具有的惯性力和所受的粘性力的数值比例决定。惯性力相对较大时,流体趋向于作紊流式的流动;粘性力则起限制流体质点作纵向脉动的作用,遏止紊流的出现。雷诺根据此原理提出了一个判定流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参数雷诺数(Re):对在圆管中流动的流体而言,雷诺数的表现形式为v:圆管内流体的平均流速(m/s);:动力粘度(Pas)。D:圆管直径(m);:运动粘度(m2/s)。实验确定,流体开始由层流形

4、态向紊流转变时,称为下临界雷诺数,Re=21002320;当Re1000013800时流体的流动形态为稳定的紊流,称上临界雷诺数;当Re=(21002320)(1000013800),流动形态为过渡状态,可以是紊流或层流。临界雷诺数随体系的不同而变化,即使同一体系,它也会随其外部因素(如圆管内表面粗糙度和流体中的起始扰动程度等)的不同而改变,所以临界雷诺数为一个范围数。对于非圆管中的流体流动,雷诺数的表现形式为 R:水力半径(m); A:流体的有效截面积(m2);x:截面上与流体接触的固体周长(湿周)(m)。(但水力半径R不是圆截面的几何半径r,如充满流体圆管的水力半径为:)这里,取下临界雷诺

5、数为500。对工程中常见的明渠水流,下临界雷诺数常取300。当流体绕过固体(如绕过球体)流动时,出现层状绕流(物体后无旋涡)和紊状绕流(物体后形成旋涡)的现象,此时雷诺数用下式计算:l:固体的特征长度(球形物体为直径); v:主流体的绕流速度。例:在水深h=2cm,宽度b=80cm的槽内,水的流速v=6cm/s,已知水的运动粘度=0.013cm2/s。问水流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如需改变其流态,速度v应为多大?解:这是非圆管内的流体流动,先计算水力半径水力半径cm其雷诺数为 300故水流状态为紊流状态。如需改变流动状态,则先算出层流的临界速度,即cm/s即水流速度v1.95cm/s时水流将改变为层

6、流状态。二、层流和边界层层流:流体质点在流动方向上分层流动,各层互不干扰和渗混,这种流线呈平行状态的流动称为层流。层流是在流体具有很小的速度或粘度较大的流体流动时才出现。若流体沿平板流动,则分层互不干扰。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则形成同心圆筒流动。对管内流动,由于实际流体的粘性而在流层之间及流体与管壁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原来均匀分布的速度逐渐变得不均匀,在管壁附件一定厚度的区域内流体的速度要减低,形成速度的曲线分布规律(如教材46页图4-2b)。在接近管壁处,由流速为零的壁面对速度分布较均匀的地方(速度为均匀速度的99%的地方),这一流体层称为边界层,或附面层。边界层厚度为表示,随流体流进管内的距离

7、的增加而增大。流体粘性大,增大就快。管内流体速度分布变化:1流体刚流入管内时,同一截面上速度相同;2由于粘性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形成边界层,边界层内流体速度降低;3流过管子各截面的流量不变,而边界层内流速降低,引起边界层处流速的提高;如教材46页图4-2a所示。层流时圆管内流体速度分布最终呈旋转抛物面。图4-2中AC管段称为“层流起始段”。对于直径为d的直管,层流起始段长度l=0.065Re。三、紊流及紊流边界层紊流(湍流):流体流动时,流体质点在不同方向上作复杂的无规则运动,互相干扰地向前运动。在总的向前运动过程中,流体微团具有各个方向上的脉动,即在紊流流场空间中任一点上,流体质点的运动速

8、度在方向和大小上均随时间而变,这种运动状态可称为紊流脉动。如书图4-3所示。紊流时,流场空间中任一质点速度均随时间而变,为瞬时速度。瞬时速度在一定时间t内的平均值,称为瞬时平均速度。紊流边界层:(其结构与层流边界层不同。)由于粘性力作用,紧贴壁面的那一层流体对邻近层流体产生阻滞作用。管口处,管内紊流与边界层均未充分发展,边界层极薄,边界层内为层流流动。管内一定距离后(l=2540d),紊流边界层包括层流底层和外面的紊流部分。四、流动阻力分类流体运动时,由于外部条件不同,其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分为以下两种形式:1沿程阻力:(摩擦阻力)沿流动路程上由于各流体层之间的内摩擦力而产生的流动阻力。层流时,

9、沿程阻力完全由粘性摩擦产生。紊流时,沿程阻力主要由流体微团的迁移和脉动造成,一小部分由边界层内的粘性摩擦产生。2局部阻力:流体在流动中因遇到局部障碍而产生的阻力。局部障碍:流道发生弯曲、流通截面扩大或缩小、流道中设置了各种阻碍等。第二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运动一、有效断面上的速度分布如教材49页图4-6所示,取一长度为l,半径为r0的圆管,粘度为的流体在左端压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在管中作等速v的层流运动。初始条件:现观察半径为r的圆柱形流体段,设1-1及2-2断面的中心距基准面O-O的垂直高度为z1和z2;压力分别为p1和p2;圆柱侧表面上的切应力为;圆柱形流体段的重力为。流体段沿管轴作等速v

10、的直线运动,流体段沿管轴方向满足力平衡条件,即。(4-2)其中 ,另由牛顿粘性定律可得 ,代入(4-2)得。(4-3)再由1-1、2-2两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得圆管内流体作等速运动,v1=v2,则得代入式(4-3)得积分后得边界条件:r=r0时,v=0,则积分常数C:所以得出速度的表达式:,这就是管中层流有效断面上的速度分布公式。可见速度在半径方向上的分布曲线是抛物线,最大流速vmax位于圆管轴线部位,此时r=0,。(4-5)二、平均流速和流量圆管内流体平均流速为圆管流体流量Q除以圆管有效截面积,其中dA=2rdr,则。(4-6)可知,平均流速为管轴上最大流速的一半。圆管中层流的流量Q:Q=A=

11、d0:圆管直径。(4-7)此式表明,流量与沿程损失水头及管径四次方成正比。由于式中Q、hf、l及d0都可测出,则利用上式可求得流体的动力粘度。三、管中层流沿程损失的达西公式常用能量损失形式,即液柱高度h来描述圆管长度上流体受管壁摩擦阻力所出现的能耗,这种损失又称沿程损失,其单位为m,式(4-6)中的hf即为沿程损失。由式(4-6)得。(4-8)上式即为圆管中沿程损失水头的表达式。 由雷诺数,可将上式改写为 ,令,则或 。(4-10)此式为达西公式,其中pf为沿程压力损失。若流量为Q的流体,在管中作层流运动时,其沿程损失的功率为。(4-11)此式表明,在一定的长度,流量时,流体的动力粘度越小,则

12、损失的功率越小。加热后石油的动力粘度降低,所以在长距离输送石油时,常预先将石油加热到某一温度后再输送。例4-2:沿直径d=305mm的管道,输送密度=980kg/m3,运动粘度=4cm2/s的重油。若流量Q=60L/s,管道起点标高z1=85m,终点标高z2=105m,管长l=1800m。试求管道中重油的压力降及损失功率各为多少?解:(1)所求压力降,指管道起点与终点之间的静压力之差p。列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伯努利方程:其中由于管道的流量Q不变,管道截面积一定,则流速不变,上式成为式中只有hf未知,下面来求解hf。先确定流动类型,计算雷诺数Re:Q=60L/s=0.06m3/s,平均流速m/s雷诺

13、数Re:2320,流动状态为层流。按达西公式(4-10):m(为重油柱高度)所以压力降为=394000N/m2(2)计算损失功率:由式(4-11),第三节 流体在平行平板间的层流运动两平行平板间的流体层流流动在很多机械中存在,如导轨、导槽、方形导孔等,在铸造中也常可遇到金属液充填较薄的平板型腔的现象。在上述导向零件的表面之间都有一个很小的充满润滑油的缝隙,其中一个表面往往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就会促使润滑油在缝隙中作层流运动。现设有由两块平行平板构成的流道(教材54页图4-8、图4-10、图4-11所示),有粘度为的流体在x轴方向上的压力差dp/dx的作用和上面平板沿x轴方向以速度v0的带动之下,

14、在流道中只作x轴方向上的层流流动,板的长度L和宽度W都比流道的高度h大得很多,故可忽略流道侧壁影响及入口、出口效应,同时可忽略质量力的影响。因此(速度不随时间变化),(y、z方向上速度分量为零),则,(忽略质量力的影响)假定平板沿y方向无限宽,y方向的边界面对流体运动无影响,故流体作稳定的层流流动,沿x方向上速度不变化,由连续性方程,故。将上述条件用到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下式为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 得到:此三式上后两式说明,压力只与x方向有关,故有又有速度vx只是z的函数,则,则上三式中第一式成为 对此式两次积分,得 。(4-15)下面分三种情况求解速度:1(即无压力差),上板以定速度v0运动,下板不动,如图4-8所示。边界条件:时,;时,代入式(4-15)得,则速度v:2,两平板均静止,如图4-10所示。边界条件:时,;时,代入式(4-15)得,则速度v:3,上板以v0运动,如图4-11所示。求出速度v:第四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紊流运动实际工程中,流体的流动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层流流动,绝大部分是紊流流动,下面就来分析紊流流动。一、紊流的脉动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