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75859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城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 第一课 我们的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展爱国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国歌,唱好国歌。 二、能用庄重坚决和明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统配节奏型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p :略 教学内容: 一、歌曲: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惯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学重点: 围绕国歌开展演唱、演奏等活动。 教学难点: 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运用。 教 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课 时: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 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重点: 学唱国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教学。 1、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历,让学生用语言互相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2、议论: 1理解国歌歌词的作者,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 2联络当今社会的实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歌词,对学生进展爱国教育。 三、学唱国歌。 1、用比拟法学唱:由于学生会唱国歌多年,教师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拟,让学生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2、欣赏国歌,区分三连音节奏。 3、讨论三连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4、找出难点乐句,如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

3、、渐强记号,听教师范唱并练习。 5、跟琴学唱国歌,用歌声感受歌曲的情绪。 6、跟录音演唱,用动作感受歌曲雄壮的节奏型。 三、拓展 1、每当学校升国旗,同学门唱起雄壮的国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哪些场合你还会看到升国旗唱国歌的情景?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惯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国歌:用坚决英勇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三、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惯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1、教师提早搜集各种形式的国歌资料,如:军乐吹管乐、管弦乐、童声齐唱、成人齐唱、男声独唱等,能配上画面更好,让学生比拟

4、、欣赏。 2、选择用大小军鼓、钹和适宜的打击乐器为军乐国歌伴奏。 3、用声势伴奏代替乐器,注重人人参与,声响音型让学生自己设计。 4、在节奏分声部练熟后,可挑选几位同学用以上几件乐器进展合奏,全体同学用自创的音响进展配合,自信而骄傲地进展本班的“鼓号队”表演。 5、模拟学校的升国旗仪式:鼓号队奏乐学生出旗全体起立唱国歌、行队礼完毕本课。 四、小结。 教学后记: 第二课 秋天的联想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在欣赏与歌唱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妙。 二、初步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感受人声的美妙音色,激发自己的歌唱兴趣。 三、能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色唱歌曲红叶和土风舞,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秋天漫山遍野

5、的赞美之情,表现出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四、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体验音色、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能完好地填充并创作秋天这首儿歌,开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材分析p :略 教学内容: 一、学唱并创作歌曲秋天。 二、学唱歌曲红叶、土风舞。 三、听听、看看、画画。 四、美妙的音色人声的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对秋天的自然现象与声音色彩牵引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5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与秋天有关的素材如:树叶、果实、图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并创作歌曲秋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学生们共同分享在户外寻找的代表秋天风光的素材,结合课本上的四幅色彩不

6、同的图片,让学生把看书对大自然的感受用语言描绘出来,比方说“金色的秋天稻麦飘香“即参与第8页的活动练习。 三、新课教学: 1、教师带上小乐器及歌词卡片,带着学生在校园里观察秋天的风光:秋高气爽、树叶变黄了、风一吹满地落叶帮助学生积累创作素材。然后师生围坐在草地上开场学唱秋天,教师以小乐器伴奏或清唱,注意最后两小节 “4 2 1 7 1”的音准。 2、编一编、演一演。 采取室内与室外结合的方法学习和编创歌曲。 1、分组创作填词演唱,再互相评价。 2、出示课本创作的歌词,比拟自己遗漏的秋天,丰富对秋天的知识。 四、拓展教学: 变换主题:如“冬天”、“春天”、“夏天”进展创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7、思维。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复习秋天引出学习红叶这首歌。 三、新课教学: 1、听伴奏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划分乐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内容。 3、朗读歌词,感受:“秋风、夕阳、枫树、红叶、山坡、河流”这一美丽的画卷,体会美的意境。 4、跟琴轻轻哼唱歌曲。 5、说说自己演唱此曲后的感受。 6、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充分表现秋天美的意境。 7、分男女组进展演唱感受不同音色之美。 8、第二声部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唱与不唱,要以“情”感染学生,以“美”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9、试一试演唱歌谱,充分感受歌曲旋律之美。 一、拓展: 用优美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1、分组根据歌曲的情绪、内容创编动作。 2、汇报表演。 3、师生评价。 二、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土风舞 教学过程: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