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会的图画.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75845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展览会的图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展览会的图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展览会的图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展览会的图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展览会的图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展览会的图画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 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 (1839-1881) 俄国作曲家,“强力五人集团”成员。童年时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十三岁进彼得堡禁卫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在普列奥勃拉任斯基军团充御前禁卫军。两年后脱离军界。早期的作品不够成功,后从师于巴拉基列夫。 他的作品不仅是庄严的悲剧,而且具有热情奔放的特点,以及辛辣的讽刺和幽默感。他的代表作有歌剧鲍里斯戈多诺夫、霍宛斯基党人的叛乱、索罗庆采市集(此作由居伊续成)以及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可爱的萨维什娜、叶辽木什卡的摇篮曲等。 穆梭斯基是五人团中最早推出佳作成员

2、, 也是众人中最具创见又不肯轻易妥协的人。 他深信艺术家必须开辟自己的前程, 不应该人云亦云。他的基本要义是以音符重塑人类的语言, 并把这套新建立的理论用于创作果戈里的婚姻, 可惜只完成了一幕就歇手了。 这样的思想始终牵萦著他, 嗣后他一次又一次的提及, 寻思再三。我想说的是, 如果我真的能以音符重塑人类藉声音所欲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而重塑的成品又能具备音乐性与艺术性, 那么就离真理不远了。.我所构思的是生活的旋律, 而非古典主义。穆梭斯基认为自己身负的使命: 在艺术上史无前例: 那就是直接从生活中创制音乐的散文, 将音乐性的散文公诸于世。这些思想并非全是他独到的创见,因为先前即有达果密斯基以

3、他的歌剧石客作为纯真的歌唱语言示范。尽管这部歌剧未竟全功, 但是它对后世的示范作用以及达果密斯基理论, 都让穆梭斯基受益匪浅。这整部概念是崭新的, 在此之前, 还没有人曾经以这种方式擘画歌剧, 华格纳尤其背道而驰。华格纳的头韵(Stabreim)就是处心积虑要从自然语言中剥离出来, 而自成一格。 穆梭斯基的歌唱语言观念恰好与他强烈的民族意识相配合。他希望藉著音乐表达俄罗斯人民的心声。为了完成他的理想, 穆梭斯基决定要打破任何梗滞的法规, 非达到目的不可。他鄙夷任何在他看来投合于群众品味, 疏于为理想而奋斗的音乐家。 1868年穆梭斯基开始著手于他的名作包依斯郭多诺夫。这部歌剧有著与众不同的历史

4、。穆梭斯基的剧本改编自普希金戏剧 (剧本由他本人亲自完成)。 与其说是剧本, 不如说是一连串眩人耳目的群众盛会来得恰当, 幸好有包依斯这个角色穿梭其间, 以及作者把注意力由宫中内哄转移到庶民大众的前题, 使得以贯串全局。这出歌剧取名为包依斯郭多诺夫固无不当, 但是它的中心议题却超然于人之上, 而是整个俄罗斯包括君王、总督、神职人员、弄臣、庶民、田野、城镇与森林。不过由于种种问题, 这部歌剧后来又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重新编写。不久林姆斯基版的包依斯出现在世界各大歌剧院中, 至今仍因循沿用, 无视于音乐家与批评家的抗议。原始总谱迟至1928年才出现于坊间。原版包依斯虽几经人们尝试搬上舞台, 但大多数

5、音乐家相信原始乐谱最好先经过整修, 才可能一鸣惊人。 穆梭斯基毕生作品不多, 仅以数曲见知当世, 这其中当然包括了包依斯郭多诺夫这部震撼力如史诗、角色鲜明活脱、表现出俄罗斯人民精神的伟大歌剧。另外还有死之歌舞的四首歌曲, 曲力万钧, 震慑人心。曲中和声凌厉紧凑, 咏叹调与旋律贴合无间, 思想深邃, 气氛沉凝, 仅次于包依斯成为穆梭斯基追求音乐真理的又一成就。馀则还有钢琴独奏曲展览会之画, 一直是演奏会上的宠儿, 这首作品另外还有拉威尔的管弦乐改编版。穆梭斯基毕生创制了一些出众的歌曲, 包括没有阳光的地方、儿童歌谣两组歌曲集。 穆梭斯基在世时, 他的声名在俄罗斯以外的国家并非全然没没无闻。除了李斯特对他的音乐感兴趣外, 当圣桑携著包依斯的总谱自俄返法时, 这歌剧也成为法国乐坛上的热烈话题。当时的人们也像今天一样, 认为穆梭斯基是一位灵感满溢的业馀音乐家。但是许多接受学院式训练的音乐家却未能了解-尽管他的音乐有时显得笨拙, 甚至在规则上也错误百出, 但是这些粗糙与笨拙, 其实都是作曲者匠心营建的效果。穆梭斯基往往无视于作曲规则存在而故意越轨。当然他的音乐能引来本身也乐于打破规则的作曲家极大兴趣。 如今世人咸知穆梭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作曲家中最具创见也最现代的一位, 是隶属于未来的作曲家, 或许他自己也深明此点。他在包依斯郭多诺夫的献词上有谓: 艺术家信仰未来, 因为他生活于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