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758086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肾毒性肾脏是人体主要排泄器官,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极易受药物的影响。 常见肾毒性药有氨基糖苷类、某些-内酰胺类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甚微,不经代谢而以原型药从肾中排泄,有58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在此蓄积,致使肾小管发生病变。 引起肾毒性的抗菌药物有:多肽类如杆菌肽、万古霉素、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 肾毒性表现有轻度的可逆性肾小球、肾小管损伤,严重的不可逆性肾功衰竭,临床可见蛋白尿、管型尿、血肌酐、尿素氮值升高,严重时可引起少尿、无尿或肾功衰竭。磺胺药除引起血尿外,还可发生结晶尿。(2).中枢神经系统及脑神经青霉素用量过大或静注

2、过快时,对大脑皮层直接产生刺激,出现肌痉挛、惊厥、癫痫、昏迷等反应(青霉素脑病),于用药2472h出现。青霉素用至惊厥量(脑脊液中浓度超过8gml),可因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而致癫痫发作。 鞘内注射青、链霉素剂量过大时,可引起脑膜刺或神经根的刺激症状,鞘内注射多黏菌素、杆菌肽、两性霉素B时可对脑膜及神经根直接刺激,大量应用氨苄西林也可引起大脑损害。卡那、新霉素和阿米卡星引起耳毒性以耳蜗损害为主,而链、妥布及庆大霉素则以前庭功能损害为主。或两者兼有之。神经肌肉接头处损害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等应用后可发生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引起肌肉麻痹,表现为呼吸抑制,严重者可发生呼吸骤停而危及生命。此外,林可霉

3、素、四环素类等亦偶可发生周围神经损害链霉素肌内注射后可引起四唇周围及手足麻木,可能与所含杂质(链霉素胍、链霉胺有关),杂质含量多,色泽深,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但精纯的链霉素仍可引起麻木、头晕等,故链霉素亦可能因与钙离子螫合而导致以上症状精神症状氯霉素、青霉素G可引起精神症状,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可引起精神错乱、抑郁等,培氟沙星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头痛、失眠。磺胺类药可直接引起儿童脑部毒性,如定向力障碍,错觉与幻觉合并共济失调。头孢咪唑和庆大霉素也可致幻觉、谵妄、语无伦次等精神障碍。异烟肼可引起成人健忘症,大剂量应用时,可致中毒性脑病,表现为人格改变。甲硝唑、替硝唑可致

4、共济失调、眩晕、精神错乱或惊厥等。(3).血液毒性3.1贫血引起贫血的抗菌药物中,氯霉素占第一位,可引起3种贫血:红细胞生成抑制所致的贫血为可逆性贫血,与剂量有关,为毒性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剂量无关,可能与过敏有关。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所致。两性霉素B可与细胞膜上的固醇结合,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而溶血。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3.2粒细胞减少 以氯霉素所致者最多见,新生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与个别的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氧氟沙星、甲硝唑、替硝唑等也有所见。3.3血小板计数减少 氯霉素亦可使血小板减少,头孢菌素、青霉素类、两性霉素

5、B均偶可引起血小板减少。3.4凝血机制异常与诱发出血 大剂量青霉素类(青霉素、羧苄西林等)应用时偶可出现凝血机制异常,近年来头孢菌素中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头孢噻肟、拉氧头孢、头孢匹胺等引起的凝血机能障碍与自发性出血反应已引起临床的重视(4).肝毒性新生儿期由于肝酶系统的不足,肾排泄能力的不完备,一些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磺胺药,主要自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类、四环素类等均应尽量避免应用。如确有指征应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等时,必须在有血药浓度监测下给药。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硝基呋喃类均不宜选用。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红霉素酯化物均可引起肝脏

6、损害,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多黏菌素、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拉氧头孢、头孢地嗪、伊米配能-西司他丁(泰能)等均偶可引起血清AST或ALT升高。抗真菌药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均有不同的肝毒性,可致血清AST一过性升高,偶可致严重肝损害,甚至肝坏死。(5).其他毒性尚有四环素所致乳牙变黄,牙釉质发育不全及婴幼儿颅内压升高。氯霉素致早产儿、新生儿灰婴综合征;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可致心肌损害,导致心室颤动或心跳骤停。四环素类可与新形成骨和牙齿中所沉积的钙相螫合,引起牙齿的色素沉着牙釉发育不全,进而易于发生龋齿,故对新生儿或8

7、岁以下儿童禁用。氟喹诺酮类偶见有头痛、眩晕、抑郁、失眠或嗜睡、跟踺炎、跟腱断裂、精神异常等症状(6)软骨毒性部分氟喹诺酮类药可致跟腱炎和跟腱断裂,约半数为双侧,如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更为危险,严重者可致跟腱撕裂,多在服用培氟沙星者发生。 欧洲复查100例用药者其中31例有跟腱撕裂,停药(2周2月)后可恢复,不需住院或手术。法国药品监督管理局1992年报道1050例氟喹诺酮类药引起的跟腱炎,最早体征是充血和水肿,跟腱病变也认为与Mg2+缺乏有关;也可能与肌腱的胶原组织缺乏和缺血性坏死有关。但其最突出的不良反应是对幼年动物的软骨导致损害,使承重的骨关节细胞出现水泡和受损,少数病例曾出现严重关节疼

8、痛和炎症。因此,氟喹诺酮类药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在多种动物实验中,氟喹诺酮类药显示对未成熟关节软骨(骺关节复合物)的毒性,特别是对新生或幼小动物骺增生板有影响,而成年软骨关节无相应反应。病理改变显示幼龄动物关节软骨出现水疱、裂隙、侵蚀、软骨细胞聚集及非炎性渗出,从而影响软骨发育,使生长受抑。一些系统的动物研究显示,氟喹诺酮类有中断大鼠长骨生长的现象,所以推测这类药物有可能对儿童及未融合骨骺的青少年产生软骨毒性而影响生长发育。但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资料证实,很多儿童接受氟喹诺酮类治疗后,并未出现软骨、关节损害。氟喹诺酮类可分泌至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用时须停止哺乳。 试验表明氟罗沙星与培氟沙星毒性最大;其次为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司氟沙星,依诺沙星最小,诺氟沙星与环丙沙星无毒性。(7)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异常(8)阿昔洛韦与急性肾功能衰竭(9)利巴韦林致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