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756870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文化要略读后感记得一次选修课上,一位老师让我们看了美国中情局对华十条戒律。看后真是让人触目惊心。觉得自己以及自己周边好多人都中了美国的计了似的。我们每天看美剧,为电影电视里的角色或哭泣或喝彩,等看完后大骂国产剧没创意没剧情,自己也曾亲耳听到有人说国产剧都是垃圾什么的。确实,从美剧中能感觉到中美的差别,中国与其的差距。在美剧的影响下,我也觉得自己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遗忘了好久。直到这本书,传统文化再次进入我的世界。这次才更为深刻地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本书相当于是我初中到高中历史课本的集合,总结与适当的延伸;当然还有一些地理知识。其实,我一直都不喜欢历史的。当然,我这里指的是

2、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那些时间,数据,等一些感觉很枯燥乏味的东西,我也会被历史教科书上的东西打动,震撼。我一直都忘不了高三的一个早上,那天我因读到甲午中日战争中我国军队的怯懦而大拍桌子,坐在我旁边的同学也都被我的举动吓到了,我也没想到自己那么气愤,激动。我想:这就是历史的力量吧。张昭远的旧唐书 魏征列传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根本所在吧。扯的有点远了。大概说说这本书吧 !这本书大致上讲了:中国的地理概况,历史发展,学术思想,宗教信仰,古代教育,科举制度,重要典籍藏书,科学技术,各类传统建筑,古典文学,艺术,地区独特风俗习惯

3、,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姓氏与汉字。其中,我对汉字的兴趣比较浓厚,但这本书介绍的又比较少,于是我阅读完本书后又在图书馆查阅了一点与汉字相关的资料。我从未想过小小的方块字有那么大的内涵!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显存时间最长,应用人口最多,且始终延续不断的文字。汉字的起源,发展,形成,所含文化信息,及其在新时代的改革既妙趣横生,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气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简单的撇,捺,横,竖,点并不是你我所看到的那般简单。接下来,我想详述我觉得汉字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一点东西。1 / 51,汉字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源于古老的原始文字符号。包括传说结绳记事(郑玄在周易注中说:“事大

4、,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旧石器时代后期,约定以不同的绳子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刻木记事,及一些字形图画(如江苏锦屏山的岩画)。第二,伏羲造字。伏羲氏大酋长太昊,是古代的大发明家,发明了八卦,瑟,乐谱,渔网等,被后世称作 “有王之先 ”“人祖 ”。八卦,是创造汉字的来源之一,其符号代表了八种自然现象(阴,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第三,早在战国时代流行的仓颉造字的传说。总之,文字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绝非一时一人所能胜任的。 2,汉字的发展演变。最早的文字是陶纹,文身与图腾。新石器时代初期,先民在陶器上制作的纹理纹样即为陶纹。常见的有涡纹,水纹,同心纹,大小回纹与雷鼓纹等(

5、代表物:西安半坡村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绘陶器中最引人注目的人面鱼纹的彩陶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逐步成为一个部落约定俗成的传统标识物,其上的鸟,鱼,蛙等纹饰代表了当时部落的崇拜物。彩陶纹又和族徽,图腾发生了联系。一般认为已发现的陶器所刻符号与文字的起源有密切的联系(如周氏族族徽,商周青铜器铭文)。接下来是甲骨文的发现。王懿荣判定甲骨文上所刻为古文,第一个认识殷墟甲骨并作为珍贵文化购藏。刘鹗,孔诒让,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于省吾,唐兰,商承祚,胡厚宣,陈梦家等人为甲骨文的挖掘,研究解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后,金文(钟鼎文)出现。商周已开始大量使用青铜器,许多商代到春秋青铜器上都铭有铭文

6、,内容多记载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诰,征伐功勋,赏赐策命,盟誓契约等。后来又有石鼓文,这都是摩崖文字雕凿,歌功颂德的碑刻文字,墓志文字。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和隶书成为当时全国通行的字体。秦篆是图画文字的终结。被誉为 “汉字金字塔 ”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辨识字音的大型字书,东汉许慎著,成于汉安帝建光元年,全书以小篆为主,集先秦文字之大成,为考察汉字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后来又有:汉简,帛书,卷子本(敦煌文书)。二十世纪学术是发展表明,简牍与甲骨文,写书本都在世纪之交成为了显学。2 / 53,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造字法不可能同时形成,总有个历史次序的问题

7、。 象形,它是其它几种汉字形式生长的基点。汉字的书体变为隶书以后,象形字已完全丧失了象形面目。 形声,它的出现较晚,但造字的数量,能力却大大超过了象形造字法。(如佛印和尚与苏小妹的对联中的字:佛印和尚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小妹对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 会意,用两个以上表意的象形符号组成一个汉字,表示人或物的动作,形态。(刘 00 请苏东坡吃皛饭,上了一碟白盐,一碗白萝卜丝,一碗白米饭,即为皛饭;苏东坡会请他吃毳饭,可到苏家后,刘已饿得不行了主人家还没上饭菜。刘问他为什么,苏东坡回答道:盐也毛(发音近没),萝卜也毛,米饭业毛,毳饭即什么也毛(没)的饭,实习的什么也看不见的饭。

8、) 指事,用一两个抽象符号,或在象形成分上添加上抽象符号,指出事物的形态。 假借 (如柳与瘤,亡与无 )。 转注(如昭与明,细与小,巨与大)。4,汉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拆析汉字有助于认识汉字的构造规律,揭示其所隐蔽的汉字文化。如:在我国, 88 岁为米寿,把米字的十字形拿掉,上下各有两粒米,好似上下个形成了一个八字形,整体上从上往下看八十八,就有了长寿之意。以此类推,茶寿即为 108 岁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依次为二十,八十八;到今天为止人们依然使用福字,而此福字无论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事还是康熙赐福等,它有很悠久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接下来,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神秘的中

9、国“女书 ”了,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女书类似甲骨文,由点,竖,斜,弧等笔画组成,字形为斜体和菱形,且右高左低,行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书到底。现存确定的女书文字总数约为1200,但常用的约有800 字。据传起源于女性氏族社会。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性别文字,千百年来流传与湖南江永县上江匬一带及其周边乡镇,只有女性能意会言传。3 / 5女书记叙着与妇女有关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女红艺术等日常事务。女书还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世界性古老文字,堪称世界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5,汉字改革。明代末年,一批欧洲国家的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由于汉字繁难,他们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

10、音,拼写汉语,以学习汉语和文字,不久产生了一批西洋人的汉语音译读报;在清末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卢赣章为中国人自制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推广的切音字运动,标志着我国汉字拼音运动的开端;王照是汉字笔画是拼音方案的鼻祖,他研制出了官话字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赵元任尝到文字改革,编著了汉语罗马拼音法,开创了我国文字先河。今天推行的汉语拼音表即源出于赵元任首创,他曾写过施氏食狮史的小故事。6,汉字繁简字体的变异趋同。简化字在汉字早期就已产生,从殷商甲骨文开始,一直朝着 “删繁就简 ”“避难趋易 ”的方向发展,从春秋战国的“文字异形,言语异声 ”,到秦始皇推行 “书同文 ”笔画比较简单的小篆,都是大规模的简化

11、汉字的措施。汉唐也不断产生简化字,宋元以来,随着通俗文学作品话本,小说的产生,简化字大量出现。清末维新运动后,由于要普及教育,开发民智,加之简化字简便易学,书写节省时间,一场简化字运动应运而生。汉字的简化与繁复之争,历时长久,汉字历史源远流长,简化汉字工程浩大,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当然,近几年有人提出要恢复繁体字,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我个人认为,繁体字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象征,但是,若作为每日使用语言便有许多不妥之处,一定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我们何必要把它弄得那么复杂呢?7,信息时代里的汉字发展。世界上有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指的是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朝鲜半岛,

12、冲绳,印度,南洋群岛直到新加坡等曾使用并还在使用汉字的广袤地带,包括几十个国家与地区。如今,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大量兴起,汉字与中国文化得到空前传播。有人说:“ 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在计算机应用领域,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6 年美国新闻周刊曾预言:4 / 5“古老的文字和硅世界的奇特结合,将给亚洲的经济和文化生活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 ”。其实,如果再仔细去查阅资料,关于汉字还有许多的知识趣事什么的,其中所涵盖的中国文化也是相当惊人的。这次阅读关于汉字的书籍之后,我对古时的图腾,甲骨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觉得文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字,既漫长

13、艰辛又意义重大,妙趣横生。我国许多学者为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不是他们,我们怎么会拥有如此宝贵的文字财富。虽然我国大量的文字书简,卷书,等资料流落异国,至今未归,但中国汉字的源远流长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在古埃及,希腊,罗马文字消亡之后,唯有汉字继续流传了下来,汉字长生不老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当然,在了解汉字在发展与文化上的重大意义之后,我觉得很有必要规范自己的汉字书写,既是对字文化的尊重,也是自己知识的增长;还有就是,在使用汉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准确用好,不要闹什么笑话,不要因为多义的汉字让自己蒙受经济损失。其实我很想分享一些关于汉字的图片,汉字使用中的逸闻趣事,但由于一些限制没办法了。以后有时间有机会了,还要对汉字做进一步的了解。最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绝不是我们个人所看到的冰山一角,我希望我以及我身边的所有人都能在学习借鉴外的文化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也相信,只要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中国文化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的。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