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油漆的调色配色基础知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750897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油漆的调色配色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车油漆的调色配色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车油漆的调色配色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汽车油漆的调色配色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汽车油漆的调色配色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油漆的调色配色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油漆的调色配色基础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油漆的调色配色基本知识 汽车涂料的调色知识:1光线 2物体 3观测者4三大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5光源变色6原则光源和视感比色7色彩的性质8颜色的种类和变化1光线a,光线的构成光是一种电磁辐射,也是一种电磁波,我们一般所见到的光线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畴 在400700nm之间 ,在此范畴之外尚有紫外线和红 外线等射线。b,白光的构成干净的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紫六种色光构成的,所有这些色光形成了光谱 。c,物体颜色的形成物体表面具有颜料,颜料选择性地反射某些光线,同步也吸取此外某些光线,颜料决定了物体的颜色。非透明体的颜色由其所反射的光线颜色体现,如白光照射到含红颜料的物体上,只能反射红

2、光,因而观测到了红色。如果即有红色颜料又有黄色颜料,则观测到橙色。透明体由其透过的光线颜色体现。白色颜料可以反射所有光线,黑色颜料不能反射任何光线。d,光源种类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之分。太阳光的光谱曲线在光谱的蓝色一端走势较高,因此说日光在本质上有些发蓝。白炽灯产生的波长更趋向于在光谱的红色一端达到峰值,是属于较温暖的光线。日光灯曲线在可见光的蓝色部分放射更多的能量,是属于较冷的光线。日出后和日落前3h是观测分析颜色的最佳时机。2物体可分为两大类:发光体和不发光体当光源照射到不发光物体上时,物体对照射到其表面的光线有反射、透射和吸取三种反映,因而形成不的色彩感觉。物体中若具有颜料,则颜料会

3、有选择地反射一部分光线,吸取其她的光线。被反射的光就决定了该物体的颜色。3观测者眼睛的视觉特性则是产生颜色感觉的生理基本。一种具有正常色彩知觉能力的人在感受可见光谱时将其当作是一系列持续的颜色,其顺序为:暗红、亮红、橙色、黄、亮绿、绿、蓝和暗紫。人对色彩的感觉带有主观性,有色觉缺陷的人不能对的辨别颜色,因此不合适从事调色工作。由于女性对颜色的感觉比男性强,患色盲的概率低,且有细心的特点,因此从事调色、测色的工作人员多为女性。4三大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色彩是物体反射、光源和观测者三者的结合。如果这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种发生了变化,那么所产生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5光源变色在某种光源下两件物体呈现相似的

4、颜色,但在不同的光源下进行观测时,则会浮现明显的色差。其主线因素是物体中所含颜料不同,而不同光源中多种彩色光线的强度也不同。因此要在有也许产生光源变色的光源条件下对颜色匹配的状况进行核查。调色中浮现此种现象,也许是修补漆与原厂漆配方中所用的颜料不同,导致在不同光源下颜色不同样,这就需要在配方中添加调色剂来解决。6原则光源和视感比色原则光源:颜色工作者商定的光源。“原则照明体A”代表绝对温度约为2856K的完全辐射体的光;“原则照明体B”代表有关色温约为4874K的直接日光,相称于中午阳光;“原则照明体C”代表有关色温约为6774K的平均昼光;“原则照明体D65”代表有关色温约为6504K的日光

5、时相。视感比色是把样本的颜色和试样的颜色并排放在一起,用肉眼观测它们与否相似。视感比色的照明是用日出后3h到日落前3h的自然光,避免直射日光,采用北部窗进入的光线。视线与光线间成45夹角,视线与光线其中有一项与试样垂直。比色的成果,如果两个颜色试样在任何光源下观测都完全等色,称为同色同谱;如果两个试样在某一光源下观测是等色的,而在另一种光源下观测是不等色的,这种现象称之为同色异谱。7色彩的性质色彩的性质就是色调、明度、彩度,也称为颜色的3个空间或颜色三属性,要想完整、精确地描述一种颜色,需要涉及这三方面的内容,缺不可。a,色调色调(也叫色相)是颜色之间的区别,是一定波长单色光的颜色相貌。色调是

6、色彩的第一种性质(属性),这一特性使我们可将物体描述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和紫色。色彩系统中最基本的色调是红色、黄色和蓝色,它们也称为“三原色”,几乎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用它们调配出来。而橙色、绿色、紫色又是红、黄、蓝三原色按1:1的比例两两调配出来的,称为“三间色”,这六种颜色又统称为颜色的六种基本色调。若从色光的角度来看,色调又随波长变化而变化。紫红、红、橘红等都是表白红色类中间各个特定色调,这三种红之间的差别就属于色调差别。同样的色调也许较深或较浅。蓝 蓝 紫=紫/蓝 紫 紫 红=浅棕红=紫色 橙=棕橙=棕 黄=绿黄=绿 绿=棕绿=蓝绿 蓝=蓝/紫白=浅蓝 白=浅紫黑=深蓝 黑=深紫

7、b,明度是人们看到颜色所引起视觉上明暗(深浅)限度的感觉(亮度深浅度光度黑白度)。明度随光辐射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计量单位。同一色调可以有不同的明度。不同色调也有不同的明度(紫色最低,黄色最高)。明度可标在刻度尺上,从黑至白依次排列,愈近白色,明度愈高;愈近黑色,明度愈低。因此无论哪个颜色加上白色,也就提高了混合色的明度。c,彩度彩度是表达颜色偏离具有相似明度的灰色的限度,是颜色在心理上的纯度感觉。彩度尚有纯度、鲜艳度或饱和度之称。每个色调均有不同的彩度变化,原则色的彩度最高。不同颜色原则色的彩度也不不同,其中红色最高,绿色低某些,其她居中。黑、白、灰的彩度最低,被定为零,称之为消色或无彩

8、色。除此之外其她颜色称之为有彩色,有彩色有色调、明度和彩度变化;无彩色只有明度变化,没有色调和彩度。当某一颜色浓淡达到饱和,而又无白色、灰色或黑色渗入其中时,即称正色。若有黑、灰渗入,即为过饱和色;若有白色渗入,即为未饱和色。8颜色的种类和变化颜色的种类诸多,大概800多万种。颜色又以其最基本的三个原色的两个原色相混合或三个原色不等量相混合而形成多种间色,再将原色同间色 或两种间色相混合调成多种颜色。同一种色相的颜色有深浅、明暗的不同。颜色可分为有彩色类和无彩色类(白、黑、灰色)。颜色按照其三属性的基本特性,按有彩色与无彩色的规律进行多种变化,形成无数颜色的组合。颜色的组合(1)三原色 红、黄

9、、蓝。(2)间色 以1:1比例的两种原色相调配而形成的一种颜色,即紫色、绿色、橙色。(3)复色 两种间色混调或三原色混调而形成的颜色。(4)补色 两个原色形成一种间色,另一种原色即为补色;两个间色混合调为复色,与其相相应的另一种间色 也称为补色。(5)消色 由于白色和黑色起到了消色的作用,因此将白色和黑色称为消色。9颜色的调配a,颜色对人的影响给人以冷暖感,即有暖色与冷色之分。红色感到温暖,为暖色;蓝色感觉凉,为冷色;黄色为中间色;灰、金、银色为中性色。加入白色向冷变化,加入黑色向暖变化。同种色调也有冷暖区别。使人兴奋与沉静。明亮色使人兴奋,暗色使人沉静。给人以轻重感。浅色与冷色轻,暗色与暖色

10、重。给人以远近和大小的感觉。暖的近,冷的远;明的近,暗的远;纯的近,灰的远;对比强的近,对比弱的远。b,颜色的调和措施指用什么样的颜色搭配能使画面显得自然、和谐。调和的概念是将带有锋利刺激性的、强烈对比的颜色,通过 合理地调节,成为和谐的、 美感的、适应视觉需要的色彩。(1)混合另一颜色调和法当两种颜色对比非常强烈需要调和时,可将一种颜色混入此外一种颜色之中,使双方有共同的颜色成分而协调。(2)消色调和法对比的两色混入白色后,能使双方的饱和度减少,色相削弱而调和;混入黑色,可减少双方的明度,刺激性削弱而调和。(3)混入同一原色法对比的两种颜色混入同一种原色后,具有共同的色素,使它们的色调接近,

11、增长了调和感。也可加入同一间色或复色进行调和。(4)隔离调和法黑、白、灰、金、银属无色彩系,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颜色与有色彩系中的任一种颜色都是可调和的。因此当调配颜色中发生两色冲突而又不能取消时,可用无彩色勾画轮廓或隔离使之调和。(5)类比色调和法类比色就是相似色,属同一色系,其色相、饱和度和明度都较为接近的颜色。它们有共同的原色,两种原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的颜色都可以作为这两种原色的类比色,类比色故又叫调和色,它能给人以恬静、柔和、单调的感觉。颜色的调配不同性质的材料是不能进行调色的.以基本色调配色时,要一方面找出主色,并依次找出调节时使用的其她颜色,最后才可加入补色和消色。两相近色相调配时,一

12、般都可以调配出鲜艳明快的颜色,其颜色柔和协调。补色是调节灰色调,所有颜色与其补色相调都会调出灰色调,是较为沉着的色调,因此在调配颜色时,补色一定要慢慢地、少量地加入,否则加入量过大则很难再调节过来。复色调节时应将主、次色弄清晰,按比例顺序逐渐加入。用实色调节的颜色应在色调调好后,再调明度,最后调节纯度,使颜色调配时有顺序、有层次、按环节地进行,这样才干调得又快又精确。举例:黄色漆的调配中黄色漆=原装深黄色 体积分数为3050的白色漆浅黄色漆=原装深黄色漆的体积分数1020 体积分数9080的白色漆棕黄色漆黄漆体积分数167 黑漆体积分数577 铁红漆体积分数7753桔黄色漆黄漆体积分数8492 红漆体积分数1508颜色的对比颜色的对比调和需用对比色来进行检查。颜色的对比措施有两种,一种是同光谱色对比,这种措施可采用光泽计、光电比色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进行检测对比;另一种是不同色调、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对比措施,即在没有检测设备、仪器下用目测对比,多数是根据原则色卡相对比,其核心是原则色卡要制作得非常精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