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复习资料—全.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74796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复习资料—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诊断复习资料—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诊断复习资料—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诊断复习资料—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诊断复习资料—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复习资料—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复习资料—全.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诊断复习资料(打了好久) 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根据问诊时的临床情景和目的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全面系统的问诊和重点问诊。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现病史:a.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b.主要症状的特点 c.病因与诱因 d.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e.伴随症状 f.诊治经过 g.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家族史:询问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发热的分度:a.低热37.338 b.中等度热 38.139 c.高热 39.141 d.超高热 41以上热型及临床意义1. 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

2、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 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 3.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 波状热:体温逐渐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5. 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

3、性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6.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发热伴随症状1. 寒战b.结膜充血c.单纯疱疹d.淋巴结肿大e.肝脾肿大f.出血g.关节肿痛h.皮疹i.昏迷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1. 钠与水的潴留: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b.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右心衰竭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急性肾炎d.血浆交替渗透压降低:血清清蛋白减少e.淋巴回流受阻:丝虫病周围型发绀的分型1.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常见于引起体循环淤血、周围血流缓慢疾病,如右心衰竭b.缺血性周围性发绀:常见于引起心排出量减少的疾病和局部血流障碍性疾病,如严重休克左心衰竭引起呼

4、吸困难特点1. 有引起左心衰竭的基础病因:风湿性心脏病b.呈混合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呼吸困难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消失,卧位明显,坐位或立位时减轻,故而病人病情严重时被迫采取半坐位或端坐位呼吸c.两肺底部或全肺出现湿啰音d.应用强心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改善左心功能后呼吸困难症状随之好转呕血的临床表现a.呕血与黑便b.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c.血液学改变: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逐渐降低d.氮质血症、发热腹痛的发生机制1. 内脏性腹痛:a.疼痛部位不确切,接近腹中线b.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灼痛;c.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B.躯体性腹痛:a.定位明确,可在腹部一侧;b

5、.程度剧烈而持续c.可有局部腹肌强直d.腹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C.牵涉痛:特点是定位明确,疼痛剧烈,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腹痛的临床表现1. 腹痛部位b.腹痛性质和程度c.诱发因素d.发作时间e.与体位的关系腹痛的伴随症状1. 腹痛伴发热、寒战b.腹痛伴黄疸c.腹痛伴休克d.腹痛伴呕吐、反酸、腹泻e.腹痛伴血尿少尿无尿基本病因1. 肾前性:a.有效血容量减少b.心脏排血功能下降c.肾血管病变B.肾性:a.肾小球病变b.肾小管病变C.肾后性:a.各种原因引起的机械性尿路梗阻b.尿路的外压c.其他意识障碍临床表现a 嗜睡b意识模糊c昏睡d昏迷昏迷的分度A 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

6、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可存在B中度昏迷C深度昏迷意识障碍伴随症状a 伴发热b伴瞳孔散大c伴瞳孔缩小d伴心动过缓e伴高血压胸部骨骼标志A.胸骨上切迹B.胸骨柄C.胸骨角D.腹上角E.剑突D.肋骨F.肋间隙G.肩胛骨H.脊柱棘突、I.肋脊角胸廓外形改变1. 扁平胸:肺结核B.桶状胸:严重肺气肿C.佝偻病胸:鸡胸、漏斗胸D.胸廓一侧变形:大量胸腔积液E.胸廓局部隆起:心包大量积液F.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改变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

7、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因吸气时间延长,又称之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阻塞,如气管肿瘤、异物等。呼吸频率1220次每分钟,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潮式呼吸:陈-施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间停呼吸:比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以上两种周期性呼吸节律变化的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使调节呼吸的反馈系统失常。只有缺氧严重,二氧化碳潴留至一定程度时,才能刺激呼吸中枢,促使呼吸恢复和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

8、兴奋性,使呼吸又再次减弱而暂停。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的临床意义:1. 肺泡内含气量过多:肺气肿B.支气管阻塞:阻塞性肺不张C.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D.胸膜高度增厚粘连E.胸壁皮下气肿语音震颤增强的临床意义:A.肺泡内有炎症浸润,因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大片肺梗死B.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尤其是当空洞周围有炎症浸润并与胸壁粘连时,更有利于声波传导,使语音震颤增强: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可由下列因素引起。A.肺组织实变B.肺内大空腔C.压迫性肺不张湿啰音产生机制:

9、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特点: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及吸气终末较为明显,有时也出现于呼气早期,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分类:A.粗湿啰音:大水泡音B.中湿啰音:中水泡音C.细湿啰音:小水泡音D.捻发音干啰音产生机制: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特点: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音调较高,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但以呼气时为明显,干啰音的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变换分类:A.高调干啰音:哨笛音

10、B.低调干啰音:鼾音典型异常步态包括:A.蹒跚步态B.醉酒步态C.共济失调步态D.慌张步态E.跨域步态F.剪刀步态G.间歇性跛行水肿的分度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下限,平复较快中度:全身组织均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等浆膜腔内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巨颅: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称落日现象,见于脑积水扁桃体增大的分度I度:不超过咽腭弓者II度:超过咽腭弓者III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颈静脉回流

11、征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三分之二以内。在坐位或半坐位时,如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为异常现象,提示颈静脉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胸腔、腹腔压力增加等情况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I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II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III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见于:A.甲状腺功能亢进B.单纯性甲状腺肿C.甲状腺癌D.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E.甲状旁腺腺瘤气管正常人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部,根据气管的偏移方向可以推断病变性质。健侧移位: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

12、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患侧移位: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大叶性肺炎体征视:A.全身:呈急性热面容,颜面潮红、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发绀1. 局部:患侧呼吸运动降低触:语颤增强,呼吸运动降低、胸膜摩擦感叩:浊音(充血期)浊音、实音(肝变期)清音(消散期)听:呼吸音逐渐减弱湿啰音正常慢支并发肺气肿体征视:胸廓呈桶状胸,肋间隙变宽触:呼吸运动减弱,语颤降低叩:呈过清音,肺下界下降,并移动度减小,心浊音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听:肺泡呼吸音普遍性减弱,可听到湿啰音支气管哮喘体征视:严重呼气性呼吸困难,患者被迫端坐,呼吸运动下降,胸廓胀满触:呼吸动度减小,语音共振减弱叩:过清音听:两肺布满干啰音,哮喘音和湿

13、啰音胸腔积液体征视:患侧饱满,呼吸运动降低触:气管移向健侧,语音震颤和语音共振减弱消失叩:浊音或实音,患侧心界叩不出,健侧移位听:积液区:呼吸音降低或消失 积液区上:管状呼吸音,羊鸣音气胸体征视: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触:语音震颤、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气管、心脏健侧移位叩:患侧鼓音,右侧气胸的肝浊音界下移听: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心房颤动听诊特点及心电图特点听诊:A.心律绝对不规律B.第一心音强弱不等C.脉率小于心率:脉搏短绌心电图:正常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f波),通常以V1导联最明显;房颤波频率为350600次每分钟;RR绝对不齐,QRS波一般不增宽,若是前一个RR间

14、距偏长而与下一个QRS波相距较近时,易出现一个增宽变形的QRS波,此可能是房颤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并非室性期前收缩,应注意进行鉴别。心脏听诊内容包括心律、心率、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第一心音听诊特点音调较低钝,强度较响,历时较长(持续约0.1s),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在心尖部最响第二心音听诊特点音调高而脆,强度较S1弱,历时较短(约持续0.08s),不与心尖搏动同步,在心底部最响心脏杂音产生机制A.血流加速B.瓣膜口狭窄C.瓣膜关闭不全D.异常血流通道E.心腔异常结构F.大血管瘤样扩张周围血管征及其临床意义为:A.枪击音B.Duroziez双重杂音C.毛细血管搏动征凡体检时发现上述体征

15、及水冲脉可统称为周围血管征阳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能亢进和严重贫血二尖瓣狭窄听诊内容为:A.局限于心尖区的低调、隆隆样、舒张中晚期递增型杂音B.心尖区S1亢进C.紧跟S2后的高调短促响亮的二尖瓣开放拍击音D.P2亢进和分裂E.肺动脉瓣区可有递减型高调叹气样舒张早期Grahan Stell杂音F.右室扩大伴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G.心房颤动、脉搏短绌主动脉狭窄听诊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可闻及3/6级以上收缩期粗糙喷射型杂音,呈递增递减型向颈部传导。主动脉瓣区S2减弱,由于左室射血时间延长,可在呼气时闻及S2逆分裂。因左心室显著肥厚致舒张功能减退,顺应性下降而使心房为增强排血而收缩加强,因此心尖区有时可闻及S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体征视: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随心搏出现点头运动触:心尖搏动移向左下,抬举样搏动,有水冲脉及毛细血管波动征叩:心界向左下增大而心腰不大,心浊音界轮廓近似靴形听: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叹息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重度返流者,心尖区出现柔和、低调、递减型、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回流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