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的设计制作说课.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741429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具的设计制作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面具的设计制作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面具的设计制作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面具的设计制作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面具的设计制作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具的设计制作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具的设计制作说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具的设计制作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第*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面具的设计制作(板书)。下面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一、说教材分析要讲好一堂课,首先应当对教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本节课的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13册第12课,2课时,倾向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教材分2个页面,第1页展示了不同地区、代表不同艺术风格的五件面具作品。他们分别采用不同的材质,传达出不同国家、地域的民间风俗和审美取向

2、。第2页让学生欣赏纸艺面具,并用文字介绍了面具设计的制作方法,展示了制作步骤的分解图和学生头戴面具的效果。在对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内容定位三个方面了解面具的由来、了解面具的造型、材料特点和加工制作方法、根据面具设计主题。本节课处在第13册第12课,呼应了低年级的面具教学,开启了对面具制作更深层次的欣赏与探究,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落实了新课标要求。二、说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确立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学情分析如下:七年级的学生一般在13、14岁左右。生理方面,这些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转折点,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青春期,生理的发展必然会影响

3、心理的发展,这时候的学生他们乐于接收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但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意志薄弱,不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生理的发展对智力方面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时候的学生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自我管理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智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美术能力发展属于陈述的写实期,开始对写实的作品感兴趣,追求具体细节的描绘和评述,善于发现,充满探索性、有创新意识,为学习面具设计制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说教学目标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1欣赏面具,了解面具在造型、色彩、材质方面的艺术特征。1.2了解历史、地域、民族、

4、信仰、习俗、审美习惯等对面具风格的影响;1.3利用身边材料,尝试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方法与过程目标:2.1感知环节采用欣赏法指导法,认识环节采用小组探究法指导法,实践环节采用练习指导法;2.2欣赏感受分析理解探究设计展示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在欣赏和设计过程中,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提高美术学习兴趣。3.2在面具表演、联欢活动中,体味面具对烘托节日气氛所起的作用,认识面具与生活的关系,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二)重点与难点:由此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教学重点:认识面具在造型、色彩、材质方面的艺术特征2、教学难点:而难点则落脚于巧妙、综合利用材质

5、特点,设计制作出有创意、有艺术感的面具。(我将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具、体验不同面具的文化内涵、分析比较讨论视面具制作的学习提纲,既学习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讨论过程,掌握欣赏方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为达成教学目标,我选择了相应的教法学法:欣赏指导法、师生谈话法、小组讨论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面具的制作方法,并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探究与实践。我的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学法:欣赏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促进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我还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

6、系统具有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等一系列特点,既能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扩大学生的认知空间。同时,我还采用了黑板板书,使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从而优化了整个课堂。五、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设计是,从教学时间维度、内容学习维度和目标达成维度的结合点上安排教学内容;力求达到从宏观形式美到微观的美感因素,由感性的审美感受到理性的具体分析;力争实现抽象知识的形象化,形象知识的生动化。为此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导入新课、导学达标、布置巡导、小结拓展四个部分。(一)导入新课我的导入新课是这样设计的:视频导入:同学们,老师在课前为你们展示几幅面具图片,老师也要戴上面具进行演示,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以小组

7、的形式展开。每个同学戴上面具,表演自己喜欢的节目。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时到今日,古老的面具艺术正向现代文明走来,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一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12课面具的设计制作(二)导学达标1、首先,进入活动一的学习:欣赏面具,感受面具文化这个环节我采用谈话法展开教学。首先,提出问题:老师要播放一段视频,请观察你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地域或国家?他们的面具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其次,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古今中外各个时期,不同民族,地域与国家的面具形式。让学生欣赏面具,感受艺术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分小组分析图片,感知面具的独特的艺术内涵和

8、造型特点。第三,学生代表发言,发表自己的欣赏发现。第四,教师总结,知识拓展。师生一起得出结论,面具是人们节日、祭祀活动中戏剧、舞蹈表现的道具之一。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并与原始的乐舞、仪式、巫术、民间歌舞、戏曲脸谱等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内涵和造型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宗教、风俗特征。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面具的由来与演变,认识面具的多元文化。师生谈话法的运用,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了解直接感受和体验面具,为达成知识技能目标奠定基础。2、然后,进入活动二的学习:分析面具,理解艺术特征经典面具艺术分析教师:下面是一组面具,请大家分析他们在造型、色彩、材质方面各

9、有什么特征?组图一:藏戏面具展示,讲解藏戏由来,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引导欣赏造型、色彩、材质方面的特征:故事材料:15世经,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唐东杰布找到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戏面具,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色彩取自民间色彩,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角色,如:深红色象

10、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正义、勇敢,为勇士相,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材质多以木雕、铜像、纸板、皮制、布料等,工艺复杂。组图二:展示傩戏面具讲解傩戏由来,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引导欣赏造型、色彩、材质方面的特征:材料: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信仰。中国的傩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傩戏面具以五官造型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的剽悍、凶猛、奸诈、滑稽、威武、严厉、稳重、冷静、忠诚、正直、温柔、妍丽等等性格的形象塑造;多用柳木(枫杨)雕制,油漆彩绘而成,形状为外凸内凹,眼珠和眼角镂空,便于演员表演时向外张望,戴时头上均扎一块红头巾或红布帽子予以装饰。面具造型丰富多彩。在色彩上,多用红、

11、黑、白、蓝、紫、黄(金)、绛红、赭红等色,因人物身份、性格而不同。组图三:展示国外面具1科特迪瓦面具、2南非面具、3欧洲狂欢面具师生共同研究面具造型、色彩、材质与功能。1、科特迪瓦面具它的材料为木头,雕刻后保留了木头的本色。长圆形的面具主体与周围的几何形组成简洁的造型。几何形中的螺旋形线与横线增强了疏密节奏,面具的造型突出外形的起伏,强调整体的力度。2、南非面具非洲的面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多样性。材料除木头以外,植物的茎秆、藤条、纤维和叶子等,以及陶土、鸟兽皮毛、贝壳、玉石等。在造型方面,通常以洗练的手法和荒诞的造型结构传达某种神秘的信息,沟通人与鬼魂世界,充满迷人魅

12、力。色彩上两只白色的椭圆形的眼珠占满脸部,漆黑瞳孔呈菱形。手法大胆、概括。3、欧洲狂欢面具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人物头戴面具参加狂欢节变成另外一种形象,把面具作为道具,对节日气氛起到烘托作用。材质多用陶、石等材料制作。造型上,取材于海洋生物,有时也加入人物形象。多以新奇、有趣的造型遮住脸部,用于化装舞会等社会场合。色彩主要有红、白、黑、黄、绛红、赭红等颜色。3、然后,进入活动三的学习:探究面具制作,设计创意展示4个自制面具,分到各个小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面具,与大家分享一下,各小组研究面具造型、色彩、材质有什么特点?老师又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对于这个知识点我使用学习单采用小组

13、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首先,直观演示,我将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激发兴趣。设置启发性问题,你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层层引导,逐渐深入。其次,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开展汇报交流与讨论。第三,演示并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设计(奇、特、有创意、寓意);绘制(涂色、粘贴);剪刻(沿外轮廓剪好,剪出眼睛的位置);组合(粘,订)。打破了学生对制作与设计面具的困惑感,引发创作欲望。第四,教师总结,知识拓展。这样的小组活动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了“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的学段目标,掌

14、握了面具的制作方法,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化解了学习难点。(三)布置巡导作业:要求学生运用面具的制作方法为即将举行的元旦化妆舞会创作一个能表现自己个性特质的面具。作业要求:1.化妆舞会的主题明确,新颖独特;2.面具脸型与主题相关,眼睛位置得当;3.上色均匀饱满;4.能表现自己的个性物质。在巡回辅导中关注全体学生的设计制作,同时更关注个别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加以指导,尤其是对面具的制作方法不是很理想的同学要耐心的辅导。实践应用环节既能考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设计富有创意、色彩鲜明的面具,使他们真正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作业是教与学的延伸,以上作业要求

15、是根据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学生将在这一实践环节中,运用知识,实践技能。突破了教学难点,达成了技能目标。(四)小结拓展第1个活动,展示多种面具,吸引学眼球,引起学生注意。第2个活动,了解面具,尝试运用了欣赏方法;第3个活动,通过直观演示法,讲解制作方法。第4个活动,根据学生亲自制作,对面具进一步认识和感受,使作品更优秀。活动1学会欣赏,活动2尝试运用,活动3探究方法,活动4实践运用,层层递进,达成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此外,我还留了课后想一想,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以及延伸拓展。六、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整个板书以多媒体教学系统为载体,适时的结合黑板板书,从而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这节课我们进行了详实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规划严密的教学过程,认识了面具的特点,掌握了制作面具的基本方法。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体现了美术教育的改革精神。到此为止,我的说课就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和同学。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美术组第*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吉祥物的设计(板书)。下面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一、说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