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74121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审视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教育管理观念的变迁;理解当代教育管理的背景、面临的挑战和需要研究的课题,掌握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内涵与实施策略;学会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能运用研究型的教育管理方法解决日常教育生活中的管理问题,促进教育不断改进和发展。学习重点:1.现代教育管理的含义;2.当代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3. 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方式。学习难点:1.现代教育管理的内涵变迁;2.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方式。中国的教育缺什么?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教育管理究竟缺什么?什么又是市场经济下所需要的教育管理?这些问题,

2、实在是现阶段值得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密切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中国的教育管理究竟缺些什么?当前,我国教育管理学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笔者曾将教育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七多七少”现象,即条条框框多、理论阐述多,结合实践经验少;对国外企业管理的理论一般性描述多,对自己的管理模式研究得少;重复研究多,推陈出新少;简单管理研究多,复杂管理研究少;确定性决策研究多,非确定性决策研究少;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案例研究城镇多,农村少。那么,我国的教育管理究竟缺些什么?1我们不缺学校,缺的是管理能上档次的一流学校应当承认,我国这么大的学校规模多年来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

3、容否认,很多学校在办学的同时都存在如何提高效率与效益的问题。那么,在市场经济下我们的学校究竟应当怎么办?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如何管理?由于人们对这些问题很茫然;终使办出高质量的一流学校的理想难以实现。这些都折射出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缺陷。至少目前,我们还缺乏能帮助学校上档次的教育管理理论。2我们不缺教育管理研究成果,缺的是能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管理理论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但较为遗憾的是,其中多数并没有及时地反映出市场经济中教育管理的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没有及时与国际上最新的管理研究成果相结合,从而使得我们的教育管理实践不可避免地停留在过去的研究层次上。而指

4、望用过去的研究成果来推动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更严重的是,它不仅极易造成空谈,且会更加延缓教育管理学的发展。3我们不缺教育管理教师,缺的是有管理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队伍多年来,我们已经培养起了一大批从事教育管理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教师队伍。但这支队伍却普遍缺乏教育管理实践的锻炼,他们中的多数人并未经历过教育管理实践的体验,因而常常表现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种种不适应或教育过程中的脱节现象,如不熟悉教育管理常规,对市场经济过程中新出现的教育管理问题难于把握,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等,因而导致人们普遍产生困惑:“学了的东西没有用,有用的东西没有学”。当然,这种现象不仅教

5、育管理学科存在,也不能全怪我们的教师,而更应该从教育管理学科本身找原因。否则,“黑板上种菜”、“纸上谈兵”的理念将始终难以克服。目前,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如何提高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上。4我们不缺教育管理者,缺的是一大批有胆有识的教育管理专家现代管理原理告诉我们,设置一个教育管理职位并不难,难的是怎样培养出一个出色的教育管理专家来。当前,教育改革的推进提出了许多教育管理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在教育管理知识、技术、方法与艺术上都符合条件的管理者,而目前,我们的教育却还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帮助。5我们不缺管理技术与方法,缺的是对实践有用又有效的教育管理技术与方法不少管理理论,如“

6、企业管理”,人们一旦掌握了它的技术与方法,下一步就知道该如何进行生产管理;又如“财务管理”,人们一旦获得了它的技术与方法,在作财务计划和会计报表时,就不会发生困难。相比之下,教育管理的有效技术与方法又在哪里?尽管目前我们的教育管理学还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决不能因此就忽视其技术与方法问题。令人担忧的是,教育管理学如果总是停留在以往经验总结之类的简单推理上的话,它凭什么指导今天的教育管理实践?又怎样在技术与方法上与其他行业的管理学相抗衡?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在中国已经加入WTO这一背景下,教育管理学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已经成为再也无法回避的战略问题了。笔者认为:一流的学校应当表现为成熟的学校,

7、也就是说国家的教育方针、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运作方式等已经真正落实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并真正达到了各方面的优化与重组,由此也可以推断出我们的教育管理学目前和今后的研究重心。笔者以为,我国未来的教育管理学应该把重心放在:体现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有针对性地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与方法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教育管理服务,为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与效益提供指导与帮助上。它必须能够回答以下问题:1关于目标定位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教育管理理论,绝不是要推倒重来,更不是要赶时髦。(1)构建全新的教育管理科学体系。要明确学科发展方向,进行恰当定位;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至少包括目标、规划和措施等几方面的战略设计;要通

8、过重新综合、归纳和整理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进行全新的理论体系的框架设计,形成一整套新的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努力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科学的运作方式体观其实用性和针对性等。(2)构建全新的教育管理课程体系。建议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开发4类课程:当代教育管理的难题,教育管理的理论支点,教育管理的文化建设,教育管理的组织建设。科学的教育管理学应帮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并迅速成长为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教育管理学只有不断更新和补充,才能克服“闭门造车”的局限。另外,还需进一步考虑教育管理课程体系的配套建设问题:如建立教育管理培训基地,科学地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使高校与培训基地

9、联盟,提高教学效果并促进教育管理师资实践经验的提升;聘请教育管理实干家为大学兼联顾问或教授,到大学讲课,举办高质量研修妊,从课程设计上努力将社会需要和学员需要相结合;学习国外MBA的教育经验,将一些教育管理界人士请到课堂上来与师生对话,以此提升师生的管理见识等。(3)努力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服务。教育管理研究当然少不了基础理论问题,但要尽量避免老在概念解释上兜圈子的做法。教育管理研究既要善于总结第一线的经验,又要思考当代教育管理可能遇见的新问题,还要提供实际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办法;教育管理理论应该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具有活力和竞争力,应当为教育管理改革铸路搭桥。一句话,要研究教育管

10、理的需求与供给,最终形成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双赢”的局面。2关于理论支点与管理学进行联盟,并依托其搭建自己发展的平台,这就是教育管理学发展的支点。(1)走学习借鉴之路。教育管理学必须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做法,改进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研究和开发项目的现状。在研究中,既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又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要组织力量选择和翻译出版国外教育管理的经典著作;多介绍一些国外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要努力将各种有益于教育管理发展的管理思想“迁移”至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考虑如何避免重复性研究和低水平照搬。(2)走创新构建之路。这是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使命。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坚实基础来源于执著的

11、专业化,来自于自身的“土”优势,但“土”的东西并不完善,还有待于创新完善,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做。应分门别类地收集和整理我国几十年来教育管理实践中的优秀个案,并形成教育管理集锦;要组织力量总结我国自己的教育管理经验,摸索其中的规律,以形成我国自己的教育管理模式;要摸索符合国情、地方情的教育管理科学的规律,走“教育管理本土化”、“教育管理社区化”、“后发展优势”的路子。3关于催化剂开展学术团体活动、举办国内外高档次的学术交流会等都有助于催熟和提升教育管理理论。组织这些话动时,可不要求与会人员“专业对口”,如今,各类学科之间的取长补短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人们争议和怀疑的问题了。建议每次的教育管理学术活

12、动都应邀请3种人士参加:行政官员。除教育行政官员之外,还有其他与教育管理有联系的政府官员。管理学者。除教育管理之外,还有其他国内外的管理学者。基层管理人员。除学校基层管理人员之外,还有其他与教育管理有关的基层管理人员。这样一来,学术团体活动既有政府官员的介入与支持,又有教育管理名家的指点,还有教育管理行家的参与,他们互相弥补,营造教育管理研究的最佳氛围,这对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大有好处。4关于技术与方法我国的教育管理必须总结自己的管理技术和大法它未必是最新、最好的,但至少应该是最有说服力、最有指导价值、最有竞争力和最可行的技术与方法。除此,还可以大量地借鉴其他领域管理理论的成果。如非营利组织管理的

13、理论就可以借鉴,教育机构被界定为非营利组织,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像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等学科理论也都可以借鉴。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弱势地位,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竞争力。管理学基础第1章 管理与管理学 1什么是管理的性质? 2影响组织管理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3组织的外部环境具有怎样的特征?4组织与外部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5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1 什么是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核心是对资源按一定的目标进行有效配置。(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

14、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2影响组织管理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1)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性、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 (2)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

15、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 (3)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党和国家的经济法令和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人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 (4)科学技术环境。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可提供利用的技术资源。 (5)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 (6)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3组织的外部环境具有怎样的特征? (1)复杂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它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同时综合地对组织发生影响,制约着组织的行为。组织生存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必须全面分析各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