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高产创建现场会.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74081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高产创建现场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高产创建现场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高产创建现场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高产创建现场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高产创建现场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高产创建现场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高产创建现场会.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朝安副部长在全国高产创建现场会上的讲话(2010年9月3日)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把大家请到鹤壁来,召开高产创建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高产创建的经验,研究如何深入推进高产创建问题。部党组对高产创建高度重视,韩部长作出重要指示:在耕地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的背景下,促进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必须走依靠科技、内涵提高单产的路子。实践表明,粮食增产的潜力在科技,开展高产创建是重要途径。要认真总结经验,集成技术,集中力量,力争实现主要作物、优势区域高产创建全覆盖,实行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高产创建。我们要认识学习、深刻领会。刚才,鹤壁市和6个省农业部门作

2、了很好的发言。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对深入推进高产创建认识深刻、思路明确、措施可行。可以说,这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认识更加统一,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鹤壁市高产创建的做法值得肯定、经验可贵。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浚县王庄乡3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淇滨区钜桥镇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玉米长势非常喜人、丰收在望,是继小麦创大面积高产之后,又将创玉米大面积高产纪录,有望实现万亩连片、一年两熟吨半粮的目标。在这么大面积上实现高产,展示了粮食增产的巨大潜力。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四条:一是由点到片到面逐步推进。先开展15亩小麦、玉米超高产攻关,创造玉米单季亩产超吨粮、全年亩产“吨半粮”的高产纪录,近

3、年扩大到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小麦、玉米两熟“吨半粮”的目标。鹤壁市浚县在王庄乡实行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13个行政村、3万亩小麦平均亩产611.6公斤,首创3万亩以上连片超600公斤的黄淮海主产区记录,展示了整建制推进的广阔前景。二是领导抓大协作。市、县(区)、乡(镇)都成立行政主管领导负责的领导机构,涉农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以行政推动为主导的技术指导到户、措施服务到田的工作机制。整合项目资金,打捆投入,向高产创建示范片倾斜,建设高标准粮田。三是强化科技支撑、项目投入。依托浚县农科所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浚单系列玉米品种。集成组装技术,建立技术责任制、技术指导例会制、专家巡回指导制等机制,

4、做到示范片内每个村有10名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10-15个农户。四是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45家,50亩规模以上土地流转面积11万多亩,占耕地面积的8%左右。高产创建实施三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现了巨大的增产潜力。实施三年来,中央财政安排高产创建专项资金从1800万元增加到10亿元,示范片从602片增加到5000片,覆盖作物由粮油扩大到粮棉油糖,覆盖地区从不到400个县增加到覆盖所有农业县。各级农业部门全力推进措施落实,广泛开展现场观摩,努力扩大示范效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为实现粮食连年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各地尤其是黄淮海地区的经验,下一步重点是整建制、

5、大协作、建机制、标准化,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一,关于整建制推进问题。高产创建在万亩示范片上集成组装配套技术,涌现了一批万亩高产典型,显示了巨大的增产潜力。但万亩示范片不是最终目标,应该是更大面积、更广范围的高产。部里考虑,下一步把整建制推进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力度,加快推广,提升水平。整建制推进就是把万亩示范片成功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工作机制,由片到面,向乡(镇)、县(市)整建制推广,覆盖更大范围,实现更大面积的平衡增产。各地要因地制宜,在万亩示范片的基础上,逐步整乡推进,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整县推进。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是有条件的,也是

6、可能的。从国内地区差距看,实现平衡增产的潜力很大。同一生态区域内山东、河北和安徽差距很大,今年山东夏收小麦亩产比安徽、河北均高出40多公斤;东北春玉米区的吉林玉米亩产比黑龙江、内蒙古高60公斤以上;长江流域双季稻区的湖南、湖北的水稻亩产比江西、安徽高出50公斤左右。据安徽省农业部门测算,如果全省水稻单产达到江苏水平、玉米单产达到山东水平、小麦单产达到河南水平,即可增产300亿斤。从高产创建的实践看,实现大规模高产是可行的。吉林前郭县水稻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835公斤,河南淇滨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95.4公斤,内蒙古松山玉米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1068公斤。去年以来,各地积极探索整建制推进高产创

7、建,成效喜人、经验可贵。山东有52个乡镇整建制实现小麦亩产500公斤以上,湖北枣阳市杨当镇全镇15.17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505公斤。陕西定边10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838公斤。山东德州小麦玉米两熟整建制达到吨粮。第二,关于开展大协作问题。在推进科技兴粮、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实践中,开展大协作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有效的途径。黄淮海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就是大协作的成功典范。现在,我们提出在黄淮海地区率先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这又是一次行政、科研、生产的大协作。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覆盖的范围更广,涉及的部门更多,工作的要求更高,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协调配合,合力推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院校

8、参与的大协作格局。每个省份都应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协调,加大投入,推进落实。整建制推进所在的县(市)更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资金,协调措施落实,制定实施方案,强化指导服务。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不仅需要农业部门的全力推进,更需要积极争取财政、发展改革、综合开发、国土、水利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千方百计发挥科研院校专家的作用,引导他们投身到高产创建中来。农业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多做协调、服务工作,引导多部门共同参与。统筹利用好各种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约项目、合力推进。第三,关于机制创新问题。高产创建不仅是生产力层次的提高,而且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深入

9、推进高产创建,既要强化行政推动,也要加强技术指导,更要创新机制。从各地的实践看,关键是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行政与技术结合。高产创建涉及行政部门、科研推广、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要着力构建政技结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技术指导体系,在组织发动、方案制定、政策扶持、技术推广等方面,形成合力。二是科研与推广结合。以技术集成推广为载体整合农业科研及推广方面的资源,推动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应用、推动高产技术的普及推广、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科技兴粮的合力。三是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结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推进集约化经营。同时,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开展

10、专业化服务,探索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第四,关于标准化生产问题。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需要把万亩示范片形成的不同区域、不同作物高产的标准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上推广应用,重点是推进田间设施标准化、栽培模式化、服务规范化,在新的层次上提升生产力水平。一是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化。要结合现有的规划和项目实施,大规模开展高标准粮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基础地力。二是推进技术模式化。组织专家总结万亩高产创建中形成的高产技术模式,进一步配套组装,形成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标准化集成技术模式。黄淮海地区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玉米两熟制种植区、是我国的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据分析,冀鲁豫苏皖5省小麦面积占全国的6

11、5%左右、产量占75%左右,玉米面积接近全国的1/3、产量占1/3,花生面积占全国的55%、产量占67%。上世纪90年代,山东桓台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冬小麦、夏玉米吨粮县,近3年产量均超过1100公斤。这一区域的小麦高产技术非常成熟,但是这一区域有“重夏轻秋”的现象,一些地方玉米单产低于小麦单产。这一区域,要由原来的主攻小麦,转为巩固小麦、主攻玉米。三是推进管理服务规范化。总结万亩示范片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好做法,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规范化的管理服务方式。最后,我强调一下高产创建项目管理问题。高产创建作为一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是农业部门

12、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但一些地方存在工作不平衡,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各地要高度重视,强化管理,真正把高产创建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地块要落实,杜绝“以点代片、以小代大”的现象。人员要落实,行政负责人要由县(市)党委或政府领导担任,技术负责人必须是业务熟悉、技术过硬的专家,并牵头组织一个优势互补的专家团队。监管要到位,强化资金管理,特别是测产验收一定要认真严格,哪个地方虚报产量,就要取消他的高产创建资格。宣传要到位,多层次、广范围宣传整建制推进的工作部署、实施成效,挖掘实践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典型。同志们,深入推进高产创建意义重大,夺取秋粮丰收任务繁重。各级农业部门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全力夺取秋粮丰收,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