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73587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平分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一、知识点讲解: 1. 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2: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角平分线另一种定义: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命题。 4.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经过证明的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另一个的逆定理,虽然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但一个定理并不都有逆定理。 5.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

2、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另一种定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二、例题精讲 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求证:ADEF。 分析:欲证ADEF,就要证AOE=AOF=EOF=90。所以要考虑证AEOAFO。由题中条件可知AEO,AFO已有一边(公共边)一角对应相等,只要证出AE=AF问题就解决了,所以需先证明AEDAFD。 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DEAB, DFAC(已知) 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

3、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在RtAED和RtAFD中 RtAEDRtAFD(HL), AE=A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在AEO和AFO中 AEOAFO, AOE=AOF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OE=EOF=90, ADEF(垂直定义)。 例2.写出下列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如果x=3,那么x2=9. (3)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当每个内角取一个对应外角时,ABC的三个外角中只有两个钝角。 (4)如果ABCABC,那么BC=BC, AC=AC, ABC=ABC。 解:(1)的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真命题。 (2)的逆命题是:x2

4、=9, 则x=3。它是一个假命题。 (-3)2=9, x=3或x=-3. (3)的逆命题是:如果ABC的每个内角取一个对应外角时,若三个外角中只有两个钝角,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它是一个假命题,因为ABC还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4)的逆命题:如果在ABC和ABC中,BC=BC,AC=AC,ABC=ABC,那么ABCABC。 这是一个假命题,因为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例3.已知:如图,M,N分别在AOB的两边上,求作一点P,使点P到M,N两点的距离相等,且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 作法:1、连结MN,作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CD。 2、作AOB的平分线OE,交

5、CD于P,点P即为所求。 例4.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B的平分线交AC于D。 求证:BC=AC+AD 分析:如图:BD为ABC的平分线,DAAB,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转化AD,方法是作DE垂直BC于E,则有AD=DE,容易得到DE=CE,AB=BE。 证明:过D作DE垂直BC于E, BD为ABC的平分线,A=90 AD=DE (角平分线的性质) 在RtABD和RtEBD中, RtABDRtEBD(HL) AB=EB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C=45 DE垂直BC于E,DEC=90,C=EDC=45,DE=EC(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BC=BE+CE=AB+DE=A

6、C+AD 说明:这种方法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作DEBC,实际上是在长的线段BC上,作出了BE=AB=AC,所以只要再证明AD=EC就可以证明结论。相应的,还可以将线段AB补长,方法如下。 方法二:如图,延长BA到M,使得AM=AD,连接DM。 证明提示:只要证明三角形BDM和三角形BDC全等即可。(容易证明M=C=45) 例5.已知:如图,1=2,BC=BD。求证:AC=AD。 分析:注意利用图形的对称性,连结CD,只须证明直线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 证明:连结CD交AB于点E, BC=BD,1=2, BE是等腰CBD顶角平分线(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 BE垂直平分CD(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

7、线平分且垂直底边) 直线AE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又点A在直线AE上, AC=A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 说明:还可以证明CBA和DBA全等。 小结:主要内容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能够利用它们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对于原命题和逆命题的关系,要能说出题设和结论都比较简单的命题的逆命题。 同步练习: 一、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1)对顶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如果a=-b, 那么|a|=|b|。 (4)若ab=0,则a=0. 二、填空题: 在等腰ABC中,AB=AC,BAC

8、=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且DC=6厘米,则DAC=_, BC=_, 点D到AB的距离是_,点D到AC的距离为_。 三、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CADDAB=12,求B的度数。 四、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P在ABC的角平分线AD上。求证:AB-ACBP-PC. 五、如图:BFAC,CEAB,CE、BF交于D,且 BD=CD。求证:D在BAC的平分线上。 六、如图,在RtABC中,C=90,AC=BC,AD是BAC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E。求证:DBE的周长等于AB。 七、在ABC中,已知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AB

9、C和BEC的周长分别为24厘米和14厘米,求AB长。 答案: 一、1. 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假命题。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命题。 3如果|a|=|b|,那么a=-b,假命题。 4若a=0, 则ab=0真命题。 二、90, 9cm, 1.5cm, 3cm 三、B=36 四、提示:在AB上取AE=AC,在BEP中,BP-PEBE. 五、提示:证RtBDERtCDF,得DE=DF。 六、提示:DE=CD可证ACDAED, AC=AE, DBE的周长=DE+EB+BD=CD+BD+EB=BC+BE=AC+BE=AE+EB=AB。 七、提示:如图,连接BE,BE=AE,AD=BD,

10、 三角形BEC的周长等于BE+CE+BC=AE+EC+BC=AC+BC,AB=24-14=10(cm) 角的平分线 考点扫描 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能够利用它们证明一些相应的问题;理解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名师精讲 1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 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任意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由此可知,角的平分线是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注意:要分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这两个定理,一个是性质,一个是判定,它们是有区别的,这两个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 2逆命题的定义也可以叙述为:交换一

11、个已知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叫做已知命题的逆命题每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原命题和逆命题两者是相对的要注意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假命题的逆命题也不一定是假命题 3根据一个已知命题表述出它的逆命题是本节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在对原命题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把原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句式,然后把两部分的内容交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 说明:中考中单独测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题目较少,往往把角平分线与其它知识组合成较复杂的题目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考点扫描 1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及逆定理的意义; 2用垂直平分线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有关的问题 名师精讲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12、相等 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注意:性质定理反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的纯粹性,逆定理反映了垂直平分线的完备性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2本节重点是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逆定理及它们的应用难点是理解两个定理的互逆关系前者应用于证两条线段相等;后者应用于证明两线垂直或一线段被某直线平分另外应用逆定理还可确定具有某种性质的点的位置,从而作出图形 中考典例 1(云南昆明)如图,在ABC中,AB=AC,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BCE的周长为14,BC=6,则AB的长为。 考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评析:因为DE是AB的中垂线,

13、可知AE=BE,又BCE的周长为14,BC=6,所以BE+EC=8,而BE+EC=AE+EC=AC=AB=8 真题专练 1(安徽省)在ABC中,A=50,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则DBC的度数是 。 答案:1、15 角平分线的使用 一、平分线的应用 几何题中,经常出现“已知角的平分线”这一条件。这个条件一般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应用: (1)利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2)利用角是轴对称图形,构造全等三角形。 (3)构造等腰三角形。 二、应用举例: 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例1.如图,已知AB=AC,AD/BC,求证AD平分EAC。 证明:因AB=AC,故B=C。 又因AD/BC,故1=B,2=C, 故1=2,即AD平分EAC。 2.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例2.正方形ABCD中,F是CD的中点,E是BC边上的一点,且AE=DC+CE,求证:AF平分DAE。 证明:连结EF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G,则FDGFCE, 故CE=DG,EF=GF,于是AG=AD+DG=DC+CE=AE。 又因EF=GF,故AF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于是AF平分DAE。 3.利用定理 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