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图.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71980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纪地质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纪地质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纪地质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纪地质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纪地质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纪地质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纪地质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1:50 000)的编制方法( 参考件)D1第四纪地质图,是反映第四纪沉积物与第四纪火山岩的岩性、时代、成因类型及第四纪地质构造现象的图件。地貌图是反映地貌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和地貌年龄的图件,是反映一般地貌特征,表现某一地区特有的、有一定规律出现的地貌现象的图件。D1.1地貌与第四纪地层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基岩区出露大小、第四系及地貌发育程度和任务要求编制。第四纪地质图与地貌图可单独编制,亦可合编。当地表第四纪地层发育,岩石地层单位多,基岩区面积较大,第四纪残坡积层发育时,需分别单独编制第四纪地质图和地貌图。当地表第四纪地层单位少,基岩区面积小,第四纪残坡积层不发

2、育,分布零星时,第四系与基岩可合编一张地质图;当地表岩石地层单位多(包括第四系),地貌类型较多,图面内容复杂,难以表示时,第四纪地质图与地貌图应各自单独编制。反之,可合编一张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D1.2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的编制可分为地理底图编制和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的编制三部分。D2地理底图的编制D2.1 1 : 50 00。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的地理底图,是用同比例尺的简化地形图为地理底图。要求能准确反映调查区的地形特征为原则。其编制方法按照DZ/T 0157进行。D2.2根据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的需要,合理取舍地理要素,以保证图面清晰、层次清楚、避让得当、重点突出。同时应与地质图、基岩地

3、质图的要求紧密结合,尽量做到三者统一,地理底图公用。D2.3基本等高距的选取,以能显示测区的基本地貌形态和主要特征为原则。一般图上两条等高线的间距不小于。. 5 mm,必须是国家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整倍数。同一幅图只能采取一种等高距,相邻两幅图的基本等高距必须是整倍数关系。一般高山、中高山、中低山、丘陵、平原区的基本等高距可采用120 m,80 m,40 m,20 m和lo m。由于浅覆盖区大多位于平原、低山丘陵区,地势较平坦,当基本等高距未能充分反映地貌特征时,可适可加绘间曲线和助曲线。图上每平方分米标注3-4个等高线注记。D3第四纪地质图的编制D3.1第四纪地质图表示内容及方法D3门.,基岩

4、区范围及其符号D3门2第四纪地层(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岩浆岩以符号表示。D3.1. 3出露地表的第四纪岩石地层单位的物质成分,采用综合性的岩性花纹表示。D3门.4组成第四纪地层沉积物的成因类型,采用符号表示。D3.1.5第四纪地层界线及岩相界线,以实线(虚线)和点线表示,以示区别。D3. 1. 6控制第四纪地层层序、厚度、岩相的钻孔、槽、井及其编号(可与基岩地质图、钻孔分布图合并编制),并在报告中附钻孔简表等。D3.1.7第四系等厚线,并适当标注等厚线注记(可与基岩地D3.1. 8新构造运动迹象(如褶皱、断裂及火山机构)、灾害地质及其符号。D3门.9确定第四纪地层时代,地层对比的重要化石和

5、有关古人类活动遗迹地点及符号。D3门.10重要的矿层(体)、温(冷)泉、矿泉及其符号。D3. 1.11重要的测试样品采集地及符号。D3.2第四纪地质图的编制方法及步骤D3. 2.1用经过简化和整饰后的1:50 000地理作底图。D3.2.2以实际材料图为基础,将第四纪地质图表示的内容转绘在地理底图上,编制图框外的岩石地层单位说明、地质剖面图和图例。对第四纪地层发育且能反映第四纪沉积演化历史的地段,可放大比例尺编制第四纪地质图,作为1:50 000地质图框外的角图或报告插图。并加以整饰成1:25 000第四纪地质草图。D3.2-3将第四纪地质草图内容缩绘成1 1 50 000第四纪地质图薄膜黑线

6、图,在保证精度要求条件下与1:50 000地理薄膜黑线图套印成图(参考附录c基岩地质图编制方法)。D4第四纪地貌图的编制D4.1本细则规定所编制的地貌图为普通地貌图。其表示内容应为地貌形态(形态部位、形态类型、形态复合体、形态组合)、地貌特征(形态计量、物质组成、地貌动力、地貌成因、地貌年龄、地貌组合、构造地貌)以及不同级别的地貌类型及其界线。D4门1地貌成因形态分类、分级系统及地貌分类、分级及其图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均采用形态成因多级分类原则。地貌成因形态分类、分级系统参考附表。可系统反映地貌类型之间的成因序列和因果关系。又依其分布的规模,先宏观后微观,先群体后个体。不同成因性质的各级

7、系列,通过图面的类型组合完整地反映区域总体地貌特征。同时既要充分表达主要的地貌类型,又要符合制图要求。各地区可根据图例编制原则加以补充。地貌图图例可参考中国1:1 000 000地貌图制图规范(198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D4.2地貌图的编制方法D4. 2.1用简化和整饰后的1:50 000地理图作底图。D4. 2. 2根据航、卫片详细解译和野外实地调绘的成果,将不同成因形态地貌类型的界线分别圈出,并标注不同成因形态地貌类型名称的符号。D4. 2.3具有相同的成因、相似的发育阶段,同一营力作用、相似的物质组分和地貌展布形态的地貌类塑归同一地貌单元,对调查区地貌定性分级划界,采用实践和点划线表示

8、,并标注其符号和编号。编制图框外地貌单元说明、地貌剖面图和图例。对地貌类型发育且能反映地貌演化历史的地段,可放大比例尺编制地貌图,作为1:50 000地貌图框外的角图或报告插图。并加以整饰成1 : 50 000地貌图。D4. 2. 4将1 : 50 000地貌图内容清绘成1 : 50 000薄膜黑线图,在保证精度要求条件下与1:50 000地理薄膜黑线图套印成图(参考附录c基岩地质图编制方法)。D5附表:地貌形态成因分级表和地貌形态分类参考表(见表D1与表D2)表 D1地貌形态成因分级表(地貌、系统分级)一级二级分类三级分类四级分类分类熔岩台地 一火裂隙式喷发熔岩丘陵 金熔岩谷、火山锥(带有火

9、山口湖的、带有完整火山口、带有破火山1 山I 红口的)、低平火山丘、熔岩滴丘、胎火山丘、泥火山、熔岩丘、熔岩盆火山丘陵陆一地地、熔岩流、熔岩洞、熔岩陡崖熔岩柱中心式喷发火山低山灿一色火山中山鹉貌河冲积平原河漫滩(高、低)、古河漫滩、自然堤、洼地、冲积扇、洪积扇、决口流河谷平原扇、泥石流扇、常流河床、季节性河床、泥石流河床、古河道、古沼堆积的地洪积平原泽阶地、牛扼湖、V字型谷、平底谷U字U字型谷叠置谷、裂点、隘谷或(绿色)貌冲积一洪积平原嶂谷、峡谷袭夺河风口、冲积沙滩与沙岗、厚层坡积物的切沟、切穿坡面沉积层的冲沟、平原岗地C2.1实际材料图C2.1.1实际材料图是编制基岩地质图及其他辅助图件的基

10、础,比例尺应与野外工作用图一致。C2门.2图面表示内容应包括:基岩露头点、化石点,采集各类样品及同位素测年样品位置及编号,物探测网,剖面测线及测点位置、编号,工程揭露位置及图面统一编号等。C2.1. 3采用钻探时,应编制钻孔一览表,表中应列出钻孔位置,编号,孔口标高(或坐标),风化壳顶面高程及厚度,基岩顶界面高程,定向取心位置及测量产状等。C2.2钻孔分布图C2. 2门钻孔分布图是根据实测钻孔及收集以往钻探资料综合编制而成。C2. 2. 2以简化的1:25 000地形图作为底图,将选用的钻孔位置按地理坐标标定在图上,并标明钻孔所揭示的地层层序(或岩体),深度(或厚度)。当收集的钻孔资料个别孔坐

11、标位置不详,可考虑地理要素加以校核,并统一编号。C2.2. 3钻孔在图面上的分布尽量均匀,合理,以满足地质构造的分析推断和勾绘覆盖层等厚线或基岩顶界面等深线的需要。C2.2.4钻孔的选取要合理。无法核查的钻孔资料不应选用。C2.3风化壳分布图C2. 3. 1测区风化壳发育时,编制风化壳分布图。C2. 3. 2以钻孔分布图作底图,选择控制风化壳分布的工程,补注出风化壳厚度,用内插法勾绘出风化壳等厚线和边界线等。通过分析圈出矿化范围和基岩,以及可能存在的断层等。C2.4覆盖层等厚度或基岩顶界面等深度图C2.4. 1以钻孔分布图作底图,圈出基岩露头区范围,根据钻孔和物探资料,综合分析推断不同层次覆盖

12、层的厚度或基岩顶界面深度,用内插或外推的方法,勾绘各覆盖层的等厚线图或基岩顶界面等深线图。c2. 4. 2等厚距或等深距,可依各图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两条等厚线或等深线的平面距离不小于1 mm,二者保持整倍数。c3蓦岩地质图的编制C3.1应以1:25 000实际材料图为基础,以地质资料为主,结合工程揭露、物(化)探和遥感解译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推断编制。C3.2以缩小为1:50 000的盖层等厚度或基岩顶界面等深度图为底图,编制基岩地质图(前第四系基岩地质图)。若上第三系,下第三系,白要系等红层厚度薄,岩性单一,构造简单,钻孔已能控制,物探资料充分的情况下,尚可编制前上第三系,前下第三系或前白奎系基岩地质图。C3.3将基岩露头区和覆盖区的各种地质构造要素,按GB 958的规定图例转绘到底图上,地质界线或断裂系统,按不同性质分为确定的、推测的表示。覆盖层下地质界线的标定用内插法,由控制其界线的相邻工程间内插或用地质体的厚度内插;边缘工程根据其所在工程位置(或深度)依产状(即剖面)的自然延伸确定。工程点位置,实测的按工程坐标标定;未实测的,根据地形、地物结合物探测网及地质一物(化)探剖面上相对应的位置标定。产状要素,应分别定向岩心测量与物探定量解释用不用符号标注。还应有代表性的化石产地,年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