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71835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认识从生活中的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情景,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教学重点: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小数。教学难点: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教学步骤:一、 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小数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二、 小数的意义1、师:我们把一个正方形表示为“1”,请同学们把一个

2、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把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再把另一个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中的3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生:把“1” 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1/10;其中的3份是它的3/10。)2、师:1/10我们可以写成小数0.1,0.1表示把“1” 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3/10我们可以写成小数0.3,0.3表示把“1” 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3、师:请同学们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中的1份涂色,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然后试一试用小数表示;再把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中的23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然后试一试用小数表示。(生:把“

3、1” 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1/100,写成小数是0.01,其中的23份是它的23/100,写成小数是0.23。)4、师:同学们推想一下1/1000,127/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呢?可以同桌两人商量一下。(生:1/10可以写成一位小数,1/100可以写成两位小数,那麽1/1000一定可以写成三位小数。1/1000写成小数是0.001;127/1000写成小数是0.127。)5、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发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同学们还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是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三位小数。6、请同学们独立完成p3

4、想一想,集体订正。巩固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三、 小数的读写:1、同学试读。(0.37 0.204 13.13 32.017 125.409)师:同学们发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在同学们议论下小结小数的读法。2、写出下面小数。零点三九 一百点零零七 二十点零二 五十三点二七六四、 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1、师:小数部分的数位和计数单位老师给介绍一下,

5、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1/10(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1/100(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1/1000(0.001)。也就是: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2.计算器上拨数。33.333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填出第5页认一认。3.完成p5页试一试。作业:第6页1-4课后反思:课题:测量活动教学目标:1: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2:通过测量活动,体会生活中小数的应用和。通过探索怎样用小数把几分米或几厘米

6、表示成用“米”作单位的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教学重点:用小数把分米、厘米的数表示成用“米”作单位。教学难点:用小数把分米、厘米的数表示成用“米”作单位。教学步骤:一、组织活动:1、组织学生测量教室里的黑板、桌椅或其他 物品的长度,然后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2、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3、探讨改写方法(1)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想:1米=10分米 6分米是6/10米,就是0.6米。(生:1米的“1”写在整数部分,只要把6分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就可以了。)想:1米=100厘米45

7、厘米是45/100米,就是0.45米思考并讨论:1米6分米=( )米。二、练习:1、 完成p7的填一填、试一试2、完成p8的1、2题(1)学生尝试改写。(2)说一说改写的方法。(3)订正并归纳改写的方法。3、独立完成p7练一练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改写的方法。三、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课题:比大小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事物。教学重点: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难点:较多小数排列顺序。教学步骤:一、 教学主题图1、创设演讲比赛的

8、情景,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高一些。郑强:9.87分 李明:9.90分(1)让学生说是怎么想的?(2)最后引导学生从数位来思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所以9.87( )( )(3)订正时强调两点:a:看清题目要求;(从大到小排还是小到大排)b: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二、探索学习 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你是怎样想的?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3、0.2和0.20怎么会

9、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谁能用生活中的情景比较0.2、与0.20的大小?(同桌交流,全班汇报)4、通过操作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小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拓展:写出0.3和0.6之间的小数。 1.要求学生各自写。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指名学生总结:两个小数之间小数有无数个。四、练一练p10/14题1题、注意引导学困生先确定数的范围,再确定数的位置,最后比较数的大小。2题、先独立完成,订正时请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3题、订正时请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4题、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完成。5题、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比较方法。三、 作业:

10、 p11/67 练习册课后反思:课题:购物小票教学目标:1: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小数的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重点:数位对齐、正确计算教学难点:小数点的处理。教学步骤: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出示购物小票。教师:这是一张小明购买物品的购物小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两件物品一共多少元?(售货员收的钱对吗?)酸奶比饼干便宜多少元?饼干比酸奶贵多少元?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1.25+2.41= 3.66-1.25=2、学生自主探究。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

11、算法。4、汇报。(1)涂一涂。学生利用方格纸进行涂一涂进行计算。(2)算一算。(竖式) 1 . 2 5 3 . 6 6 + 2 . 4 1 - 1 . 2 5 3 . 6 6 2 . 4 1教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学生相互提问,讲清算理。5、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教师: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计算中,只有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一练的第1、2、3、4题。学生独立练习,教师进行巡视,个别辅导后进生。四、 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怎样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课后反思:

12、课题:量体重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两个同学体重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教学难点:进、退位的计算过程教学步骤: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出示主题图-量体重。教师:你能根据主题图提供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丁丁比淘气轻多少?)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2、学生自主探究。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算法。4、汇报。让学生板演自己的竖式。教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

13、要问他吗?学生相互提问,讲清算理。5、小结。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巩固练习1、课本试一试的第1、2题:学生独立练习,教师进行巡视,个别辅导后进生。2、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第(1)(2)小题,是小数点没有对齐,导致计算错误。第(3)小题,学生可能会出现1.23的结果,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第5题: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数中的“0”可以去掉,为什么?进一步认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第1、2、3、6题,学生独立完成。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

14、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怎样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课后反思:课题:歌手大赛教学目标:1:通过歌手大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2: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方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能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难点:提高学困生的计算准确性教学步骤:一、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出示歌手大赛场景图。师: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专业得分(满分9分)和综合素质得分(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5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二、讨论交流1、组内讨论交流。师:组内相互说一说5号与9号选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为什么?教师巡视指导,获取信息。2、班内交流师: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师:5号选手比9号选手高多少分?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