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单元三 理解社区的理论(下).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717227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三)单元三 理解社区的理论(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模块三)单元三 理解社区的理论(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模块三)单元三 理解社区的理论(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块三)单元三 理解社区的理论(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三)单元三 理解社区的理论(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社区的理论(下)学习目标掌握社区相关理论的前沿,包括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理论、社群主义理论、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治理理论和新社会运动理论等。建议时间4个小时学习内容收起展开全部步骤一:听教师讲解,并学习下面内容。教师讲解:理解社区的理论(下)一、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理论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理论借着东欧政治体系的裂变和联合国的推动,在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流行起来。古典社会理论中是把市民社会当作国家之外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组织来看待的,存在洛克论述的自由契约式市民社会理论和蒙德斯鸠论述的法治化、反专制的市民社会理论以及马克思把市民社会等同于资产阶级的社会形态。总之,古典理论中都是把市民社会当作

2、和国家对立的二元体系。当今借着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以及美国的萨拉蒙的NGO组织研究,市民社会开始成为相对于国家、市场盈利组织之外的第三部门或公共空间。哈贝马斯认为,18世纪的市民社会组织通过通讯、沙龙、出版等活动,引导着商业活动和国家政策的价值导向,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价值方向,起着矫正国家和经济活动的过度理性化的作用。萨拉蒙认为,市民社会组织不同于企业和政府组织,主要是靠志愿精神来有组织地推动公民的参与和社会发展,这不同于市场盈利机制、也不同于政府的行政管理机制,而是发挥着社会志愿服务的第三种社会行为机制,是对市场营利机制和政府的行政管制机制的补充作用。一般认为市民社会应该具备几个要素:是一

3、种社会组织、是一种社会道德风范、是一种社会交往机制、是一种社会治理机制。所以都把市民社会的发育当作纠正国家和市场失效的第三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机制。一些学者提出,社区可否成为一种市民社会和公共空间,发挥着自治和对抗市场剥削和政府管制,或者补充市场失败和政府失败的作用。但是许多学者已经指出,这个理论研究中国社会存在局限性。二、社群主义理论社群主义是西方反驳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之一,代表人物有麦肯泰尔、艾奇奥尼、桑德尔、泰勒和沃尔泽等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批判表现在三个方面:它提倡社群存在的优先性以及社群环境对个人属性的构成性,反对孤立的个人理性选择;提倡社群生活的美德和社群生活的共同政治信念

4、是历史性地、集体性地存在的,反对抽象的基于个体权利、需求出发来讨论普遍适用的政治原则;提倡一种生活化的社群经验来生成我们的政治信念和原则,而不是抽象分析性的政治信念的生成方式,甚至反对通过福利国家政策来代替传统社群生活。社群主义其实是在当代政治理论中恢复了古典社会提倡的保护社群关系的传统,认为社会疏离、孤独和冲突、失范都是因为个人主义基础上的自由主义理论建构出来的社会状况,解决此类问题,只有靠恢复和提倡社群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群美德。在某种程度上,社群主义听起来似乎和社区工作最为接近。但是当地社区工作强调的是社区中功能群体的组建,以及对社区实际问题的反应,而不是试图恢复整个社群生活。三、治理

5、理论治理理论强调的是公共事务的分而治之协调过程,注重的是协调过程,而不是正式的制度、规则;强调的是协同网络,而不是一个权威中心结构。分而治之的结构主要是前述国家、第三部门和市场三分结构。在全球化时代又加上了超国家的跨国组织、次国家的各类全球组织。治理理论流行的背景是自由主义推动下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的后果之一是国家权力的弱化、社会规则的重构、社会力量的调整,而治理理论作为分而治之的理论正好迎合了这种趋势,期望来弥补民族国家范式的弱化带来的政治危机。具体到中国的社区治理模式,一般学者的看法是,受到整个政治结构和治理模式的影响。中国整体政治结构和治理模式,许多人提出国家化法团主义模式来概括。国家化

6、法团主义又叫组合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在中央权威的协调下,通过各个功能性团体组织,把分散的个体利益组织起来,然后形成和国家权威之间的合作关系。国家承认功能团体的利益诉求,同时通过功能团体把国家意志贯彻下去。所以,有关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着两种理论倾向:一种是公民社会理论;一种是国家法团主义倾向。具体情况如何,取决于经验研究。有关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仍然是行政吸纳社会、柔性社会控制,而不是社会分化基础上的协调网络和协商过程。这个结论,部分支持了国家化法团主义模式,而不是公民社会模式。四、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资本理论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资本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社会支持网络

7、是个人可以获得帮助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社会支持网络是社会工作中比较流行的一种助人干预策略。它强调人的社会功能是在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发挥的,而不是依靠专业方法的矫正和改变而社会资本则是社会学中比较流行的理论概念,用来指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蕴藏的可供个人利用的资源;或者指某些群体的社会交往圈以及当中的信任、互助、认同、封闭属性等。社会学中要么把社会资本当作连接社会结构和个人交往的中介;要么至少是提供个人或地区发展的一种资本类型。当然,也有学者指出了社会资本的排斥性和封闭性。在社会工作中,关心的是如建构积极社会资本,Froland等学者给出的建构社会支持网络的五个策略包括:1个人为中心的

8、网络策略;2志愿者联结策略;3互助网络策略;4邻里互助策略;5社区增权组织策略。陈捷和卢春龙关于中国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大城市的研究证明,在包容性共同性社会资本对于城市社区治理方面有着积极的正面作用,而特定的封闭性社会资本则有负面作用。五、新社会运动理论新社会运动一般是指相对于传统的基于阶级利益的阶级运动和集团利益的利益团体运动而言的。新社会运动表现形式包括同性恋权利运动、环保运动、反战运动、反核运动、志愿组织运动、福利权利运动、女性主义运动和反种族主义运动等。新社会运动不但表现为组织形式新,而且其动员方式新。人们认为新社会运动并不看重阶级地位或集体利益,而是看重身份差异(女性主义运动、同性恋者

9、运动)、认知框架(环保主义运动)、生活网络和模式(社区运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历史(学潮运动)等。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了从心里学角度解释社会运动,形成所谓的“挫折攻击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以查尔斯.蒂利和道格.麦克亚当为代表的“政治过程理论”,以麦卡锡和扎尔德等人为代表的“资源动员理论”。政治过程理论强调社会运动的多元组织过程需要这几个因素:政治机会结构、抗议脚本(运动剧目)以及运动中的组织模式(包括价值、统一、数量和奉献)。资源动员理论强调社会运动更多依靠动员和组织,以克服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动员和组织资源主要依靠理性的专业人员,他们设计组织目标,推广给组织的对象。动员的对象包括直接受益群体和外部的道德良知支持者;动员策略包括选择性激励和团结性激励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建构论导向(或者社会心理学倾向的)的社会运动理论重又抬头,更加强调运动中的身份、意义、集体认知框架和情感体验以及产生这种社会心理的结构性网络和互动过程,试图弥补资源动员理论导致的过度理性化倾向。许多学者已经开始研究中国的社区维权行动,并主动参照新社会运动理论,来分析中国社区的维权行动的动力源和发展过程。他们要么强调自发的邻里交往关系的重要基础作用;要么强调社区运动中的情感和身份认同的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