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人文地理学专业课城市规划原理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713582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大人文地理学专业课城市规划原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大人文地理学专业课城市规划原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大人文地理学专业课城市规划原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大人文地理学专业课城市规划原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大人文地理学专业课城市规划原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大人文地理学专业课城市规划原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大人文地理学专业课城市规划原理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一、 名词解释1.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规划区一般包含三个层次:城市建成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区(或中心城市)远期发展用地范围、城市郊区。2. 区划:区域的划分。在全球、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根据其地域差异性划分成不同区域。有自然区划、经济区划、部门地理区划、综合区划等。在国家范围内为了行政管理需要进行行政区划。3. TDM:交通需求管理,为促进城市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在城市交通系统扩容的同时,对城市交通需求发展实行最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对城市的客

2、、货运出行采取最具体的管理措施,以构成最佳的交通方式结构,避免有限的城市交通空间资源的滥用,实现城市交通供需平衡,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快速、安全、可靠、舒适、低污染地运行。4. 空间注记分析法:5. 城市规划主干法、专项法、相关法:2008年起执行的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在新时期城市规划法律体系的核心,也称主干法。专项法是针对规划中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由于主干法要求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而有些议题不宜由主干法提供法定依据,因而需要制定某些专项法。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还涉及其他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它们并不是专门针对城市规划的立法,但又与城市规划关系非常密切,对城市规划有重要影响。如我

3、国的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二、填空题1.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为行政办公类、商业金融业类、文化娱乐类、体育类、医疗卫生类、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文物古迹类、其他类8中类2.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形体设计、形体示意、指标抽象三个过程3. 为了减少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超高4. 国道的字母代码为G,省道的字母代码为S5. 凡规划格局为区中园、区中点,管理方式为购票入园入点的风景区,多采用卡口容量法的环境容量估算方式6. 吴江人计成所著园冶一书是我国古代比较系统的造园著作。全书系统论述了我国传统造园的空间处理、叠

4、山理水、景园建筑设计、数目花草的配置等艺术手法,提出了“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是对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7. 规划建设用地中,违法用地是三、简答及作图1. “三规一体”是指哪三种规划?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间“三规统一”和经济、社会、环境“三规一体”2. 简述道路设计中平、纵面线形组合应该注意的主要方面(交通上 第6章 道路线形综合设计) 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曲线的拐点重合; 直线上的纵面线性不应反复

5、凹凸,避免出现使司机视觉中断的线形,如驼峰、暗凹、跳跃等; 长直线或长陡坡的顶端避免小半径的曲线; 相邻坡段的纵坡,以及相邻曲线的半径不宜相差悬殊。 一个较长的平曲线包含两个竖曲线,或一个较长的竖曲线包含两个平曲线。实践表明,这两种组合均非理想的结合,在视觉上形成非常不舒适的形象。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单包双”。 平、竖线形的结合应考虑地形影响。实践证明,平曲线是明弯时配凹曲线,暗弯时配凸曲线,即“明凹暗凸”,给人以合理、悦目的好感,故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线形组合。3. 简述图底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绘简图说明。4. 请用文字和图示,简述我国控制性规划的体系(请说明控制要素、控制内容、控制方法和程度区

6、分)5. 简述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内容及程序(规原 第12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1)建设项目的审批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工程必须呈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包括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个基本环节,通常称为“一书两证” 建设项目选址管理:内容包括选择或确认建设项目的位址、提供土地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以及其他规划设计要求 建设用地管理:主要内容是审核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是否与建设项目选址管理所明确的规划设计要求相一致 建设工程管理:审核内容包括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基地出入口和交通组织、停车泊位、基地标高

7、等。相当一部分规划控制要求是贯穿在建设用地管理和建设工程管理两个阶段,只是分别针对基地规划和建筑设计两个环节。在一些城市,规模不大的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归并为一个阶段,以提高工作效率。市政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包括管线的平面和竖向布置,不仅涉及到各种管线在空间布置上的协调,还需考虑各种管线在施工时间上的统筹,尽可能避免重复掘路敷设管线。市政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设计地面、高架和地下的交通设施。地面交通设施的规划管理内容包括道路走向和坐标、横断面布置、标高、交叉口形式、路面结构和道路附属设施等。(2)违法建设的查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进行检查

8、。对于未取得建设工程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许可证的规定的建设活动,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四、分析题1、武广高铁催生了“南中国三小时经济圈”。高速铁路的运营将对中国区域发展产生哪些重要影响,同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高铁及其相关设施的建设将给城市规划带来哪些新的课题?2、请分析国外某一城市开发控制规划的体系与主要内容(如新加坡),与我国的不同区别,谈谈值得借鉴的地方。2010年一、 名词解释1、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9、。此外,泛义的城市用地还可包括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设用地。(规原 第4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2、 非法定规划:3、 交通渠化:在交叉口合理地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标线等,把不同行驶方向和车速的车辆分别规定在有明确的轨迹线的车道内行驶,使司机和行人很容易互相看清自己和对方的行驶动向,避免车辆行驶时相互侵占车道,干扰行车线路,从而减少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行人之间碰撞的可能,提高交通安全性及通行能力。(交通上 第7章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4、 客运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运送的人数与其相应的运输距离乘积之和。(交通下 第5章 城市交通特征)二、 填空1、 城市人口预测方法主要

10、有2、 居住区道路系统有人车分行、人车混行、人车共存等三种形式。(规原 第9章 居住区规划)3、 城市排水系统一般分 等两种形式4、 根据作用及使用性质,公路可以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等五类。(交通下 第3章 公路规划)5、 铁路车站的基本布置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半纵列式等三种。(交通下 第1章 铁路规划)6、 城市公共交通是涵盖多个层次的综合系统,它由常规公共交通、快速轨道交通、BRT系统、辅助公共交通、特殊公共交通等组成。(交通下 第7章 城市公共交通)7、 对于双向行驶的车行道,路面常做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形状,称为路拱。(交通上 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三、简答题

11、1、 简述四阶段交通预测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存在的局限。(交通下 第6章 城市交通调查、诊断、预测与评价)(1)出行生成。分为出行发生预测和出行吸引预测两部分。通过建立交通小区居民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等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各交通小区的居民出行的发生量、吸引量。预测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法、总量分摊法。前者预测全日的出行生成量较准确,但是预测高峰小时的出行生成量可能有一定误差;后者较好地把握了高峰小时的出行特征,预测高峰小时的出行生成量较准确,但是预测全日的出行生成量可能有一定误差。(2)出行分布。出行分布预测是将各交通小区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转化为各小区之间的出行

12、交换量的过程,即要将由出行生成模型预测的各出行端交通量转换成交通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预测方法大体分三类:增长率法、重力模型法和概率模型法。增长率法无法考虑未来交通格局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应用范围一般针对区域增长较为均匀的城市,或趋于平衡发展阶段的大城市中心区的出行分布预测。(3)出行方式划分(4)交通分配2、 简述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设计步骤(交通上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道路纵断面线形指道路中线在垂直水平面方向上的投影。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道路性质、等级、行车技术要求和当地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排水要求以及城市竖向设计要求、现状地物、土方平衡等,合理地确

13、定连接有关竖向控制点的平顺起伏线形。具体包括:确定沿线纵坡大小及坡段长度以及变坡点的位置;选定满足行车技术要求的竖曲线;计算各桩点的施工高度,以及确定桥涵构筑物的标高等。纵断面线形设计步骤包括:勘测道路中心线的地面线、确定道路纵断面的设计线、计算填挖高度、标明构筑物及有关特征点位置、高程以及绘制纵断面图等。3、 简述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法的主要区别及联系4、 区别城市规划区、行政区、建成区、中心区等几个概念,并绘简图说明。四、 分析论述题1、 分析中国城市交通拥堵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评价对私人小汽车相关限制措施的可行性及其面临的主要难题,并设计一套解决交通拥堵的实施方案。2、 城市人居环境脆弱的

14、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析其成因。从专业研究角度,你认为有哪些研究盲点值得关注?试举一个你熟悉的城市案例阐述你如何展开研究?2009年一、 名词解释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2、园冶:吴江人计成所著园冶一书是我国古代比较系统的造园著作。全书系统论述了我国传统造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景园建筑设计、数目花草的配置等艺术手法,提出了“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是对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1考

15、过)3、 TDM:交通需求管理,为促进城市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在城市交通系统扩容的同时,对城市交通需求发展实行最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对城市的客、货运出行采取最具体的管理措施,以构成最佳的交通方式结构,避免有限的城市交通空间资源的滥用,实现城市交通供需平衡,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快速、安全、可靠、舒适、低污染地运行。(2011考过)4、 奖励性区划规定(Zoning Bonus): 政府运用规划权来引导开发者提供公共设施的手段。(规原 第12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5、 超高缓和段:为了使道路从直线段的双坡面顺利转换到具有超高的单坡面,而设置的一个渐变的过渡段(交通上 第3章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

16、计)6、 BPLAN: 德国的城市规划主要由两个阶段组成:预备性土地利用规划和建造规划。建造规划即BPLAN。预备性土地利用规划的工作对象是整个市域,其目标是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市域范围内安排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建造规划则原则上必须在相关预备性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主要针对比较具体的特定规划区域,确定各种土地利用与建筑控制的法定指标。二、 1、 车辆停车与发车方式可以分为“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发车”、“后退式停车,前进式发车”和“前进式停车,前进式发车”等三大类型,其中“前进式停车,前进式发车”最适用于大型货车停车场(交通上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2、 城市道路设计规划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