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材料.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707798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材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概念小流域综合治理(Small watershed management)又称流域治理、山区流域管理、流域管理、集水区经营,其概念是:为了充分发挥水土等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趟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对流域水土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在于创立一个以多年生经济植物为核心的低耗、高效、稳定、持久和优化的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原则(1)尊重自然规律,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方针。(2)全面认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相似性与差异性,划分生态

2、环境建设类型区。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经济特征,困地制宜地确定治理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以致保护与改善(含恢复、重建)的综合措施。(3)坚持流域治理的综合性,包括综合分析诊断、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利用,以获取综合效益。措施体系1. 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指对治理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要素做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要着重分析生态系统中水、土、气、生(动植物区系)等要素的现状以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时空分布。2. 综合规划综合规划是指以小流域土地资源为重点的再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是小流域治理的核心内容。在规划方法上,运用系统工程学理论如灰色系统理论、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和系统动力学等结合

3、GIS和计算机技术,根据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小流域进行结构优化,使小流域治理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之上。运用系统工程学理论进行小流域治理规划,是对以往人为定性规划方法的重大突破。3. 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在各个地块上配置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及农业技术措施,形成综合防治体系。(1)水士保持林草措施水七保持林草措施可以使小流域的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目前,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中的防护林体系主要包括分水岭防护林、护坡林、护埂林(地埂造林)、侵蚀沟道防护林、护岸护滩林、山地果园及经济林等。(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基础,能为林草措

4、施及农业生产创造条件,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并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经济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治理措施。目前,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中主要采用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有山坡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和小型蓄水用水工程。(3)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在水土流失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度、地而覆盖和土壤抗蚀力等方法,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上壤、提高产量等目的的措施称为水土保持农业措施。以改变小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有沟垄耕作、等高耕作、坑田等。以增加农地覆盖为目的的措施有留茬,用秸秆、地膜或沙卵石覆盖田面等。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增加降水人渗。增加土壤抗蚀力

5、的措施有免耕、少耕、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等。4. 综合开发利用综合开发利用是指在全面分析当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针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及市场经济特点,确定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产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速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小流域治理的发展思路1. 搞好植被建设(1)发展林果业(2)适地适树(3)重视庭院林业经济的发展(4)种草(5)搞好退耕还林(6)封山育林2. 实行综合治理根据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经验,治理水土流失必须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等有机结合,实行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降雨和水土流失状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3. 建设基本农

6、田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建设基本农田是小流域治理的关键技术,对农田保护,坚持“修一退二还三”(修一亩基本农木,退二亩荒坡,还三亩以上林草)。4. 推进水保产业化水土保持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水保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市场经济轨道,按照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要求进行环境整治和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效益评价评价内容:水土保持基础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评价标准:根据水利部的规定

7、,小流域治理的标准是: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土地面积的80以上;建设好基本农田,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土地产出增长率提高50以上,到实施期末人均粮食达到自给有余;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治理前增加30一50;缓洪拦沙效益达70以上;工程设施拦蓄雨量标准,各地自行规定,做到汛期安全。评价原则:为了能够客观的评价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效益,康玲玲指出评价应遵循科学性、整体性、目的性、重点性、动态性和普适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1. 定性方法定性评价主要是对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各效益指标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2. 定量方法定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综合评价法、经济分析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取得

8、的主要成效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高产稳产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群众收入3. 提高区域抗灾能力,减轻下游洪涝灾害4. 改善生态与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5.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存在的问题:资金问题,虽然国家在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后加大了投资,但是力度上仍不够;工程管理技术跟不上,无法作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监控手段较为落后,从而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工程建设状况;治理措施中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联系还不够密切,使治理工作不能更为有效的进行;管护工作不到位,缺乏治理的延续性,如果不能巩固治理成果,将无法更好的体现后期效益;农民参与程度较低,一方面由于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治理措施、组织方式与农民联系不大,缺少农民的理解与支持,影响了治理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