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70223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见光属于电磁波,但可见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红外线不是电磁波,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红外拍照C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小D电磁波只能传递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像信号2 . 如图所示为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根据此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小球的能量逐渐消失C小球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D小球减小的那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但总的能量守恒3 .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以波

2、的形式传播C振动停止,声音消失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4 . 关于光现象的相关知识,.小孔成像,坐井观天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皮鞋擦油、抛光是为了使鞋面更光滑,而发生镜面反射;.湖水中出现“鱼在云中游”的奇异现象,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红外线可用来遥控,紫外线可用来灭菌。上述判断中,说法正确的是( )ABCD5 .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假设灯泡的电阻为定值,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 )A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C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小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变暗6 . 下列

3、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的是A茶壶B船闸C下水管D吸管喝牛奶7 . 小敏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细线系住某物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水中,如图所示,物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对杯底压力变化量等于物块所受的浮力B杯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溢出水的重力C水对杯底压强变化量等于杯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D水对杯底压强变化量小于杯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8 . 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下图中能表明这一现象的实验是( )ABCD9 .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再闭合开关S2(各元件均完好)。则

4、闭合开关S2前后,各元件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灯L1变暗B灯L2变亮C电压表示数不变D电流表示数变小10 . 下列结果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A撑竿跳高运动员跃过横杆B装有弹簧的门被推开,放手后自动关上C玩具弹簧手枪将“子弹”射出D手中的石块释放后会下落11 . 如图所示,一容器装适量的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由倒置到的过程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正确的是A、都增大B减小、增大C增大、减小D、都减小12 . 房间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下图能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安全的是ABCD二、填空题1

5、3 . 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说明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_热,因此蒸发具有_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高低、_和_14 . 完全燃烧0.42k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是_J,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利用,大约可以熔解0的冰_kg,或者可以使50kg、0的水升高温度_(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冰的溶解热近似取3.5105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5 . 国庆假期期间,小华全家开车自驾游,他们07:00从滨州出发,08:00在服务区,休息一会后,08:30继续前进,10:00到达济南已知滨州到济南高速公路全程150km,则小华家的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km/h一列火车行

6、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800m的桥梁,火车长600m火车全部车身在桥梁上行驶的时间_s三、实验题16 . 小明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一)所示,则所用电阻R的阻值是_,根据表(一)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_(2)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电阻R先后更换为5和15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二)所示,通过分析,发现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规律,请你指出小明实验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17 . 晓彤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凸透镜的焦距未知(1)如图所示,他取来平行光源,让一束平行

7、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_的光斑,得到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取下平行光源,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5cm处,并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在光屏上得到像的性质是_像(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把点燃的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至图中光具座55cm处,来回调节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像,原因是_,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晓彤想看到烛焰的像,请你帮晓彤想出合理的办法18 .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_法(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

8、,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和_所示实验(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四、综合题19 . 如图用力F1把门推开,弹性绳会被拉长,门处于静止状态。(1)画出弹性绳对门的拉力F2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出F1的力臂L1。(_)(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1_F2(选填“”“=”“”)。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二、填空题1、2、3、三、实验题1、2、3、四、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