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2).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70138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共经济学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 (2).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1、公共经济学定义: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与管理行为的科学,它是以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经济部门经济管理职能及其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府经济行为3、公共经济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4、政府三大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再分配职能、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第二章 外部效应1.外部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私人边际成本(或收益)与社会边际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即某些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相应报酬的现象.2.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正的外部效应: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

2、来的未在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有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3、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 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坏,那就是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也就是缺乏效率的。如果一个社会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用某种方式改变这一状态可以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那么这种

3、状态就不符合帕累托效率,对它所作出的这种改进被称为帕累托改进。当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下不可能进行帕累托改进时,就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4.外部效应的纠正:公共纠正方法 :1)罚款或征税:对负的外部性的矫正对带有负的外部性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与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2)补贴:发放补贴是正外部性内在化的一个传统手段,其调整方式主要着眼于私人边际收益的调整和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两个方面。 3)法规、政策控制: 指政府部门依据有关的法规,通过许可、禁止等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施加直接影响的行为。其具体实现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对外

4、部性水平的控制,如政府通过制定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厂商排污的最大限额等; 二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如禁止厂商倾倒化学废料,限期调整污染工业的生产布局,勒令厂商安装防污设备或改进生产工艺等。 4)排污权交易制度: 是指在环保部门监督管理下,排污企业之间以排污指标为标的进行的交易活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可以通过“可转让排污许可证”的流通来实现。市场交易方式使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污染者流向治理成本高的污染者,以此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降低污染物治理的总体费用,以最低成本实现污染物的削减,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私人纠正方法 1)组织一体化: 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

5、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从而纠正外部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 需要的条件: (1)所解决的外部性规模不可过大; (2)为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建立的组织中,其成员最好是自愿加入的;(3) 组织中做出集体决策规则的灵活性。2)产权界定:外部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明或不当引起的,只要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交易的哪一方拥有产权,都能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将外部性内在化,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科斯定理)3)道德约束:道德约束的成效相对较弱,常作为矫正外部性的辅助措施。案例分析:(1)地铁(高铁、学校、大桥等)的公共物品特性和强烈的正外部性(2)为什么它们的建设和运营离不开政府的参与?(1

6、)地铁作为一个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它是一种“公共物品”。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共物品”,是指在本质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一旦它被制造或提供出来后,拥有者或提供者(从技术上或法律上)无法排除其他人使用和受益的可能性。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诸如道路,路灯等交通设施都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 公共物品最本质的经济学特征是,它会产生广泛的外部效应,也就是说,它的受益人不仅仅局限于提供者或使用者本身,往往会扩展到整个社会。(2)修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费用是高昂的,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收回这些成本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很大。这说明市场机制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是失灵的。也就是说,地铁公司无法让所有的受益者为此埋

7、单。但是,如果让地铁乘客为地铁建设和运营的所有费用埋单,仅以上海地铁一号线为例,据投资专家估算,每张票价就会高达50元,这显然会把大部分乘客吓跑。为了发挥地铁应有的作用,只好将票价降低到城市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于是每张不到五元的票价就导致了地铁公司的巨额亏损。这一矛盾,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反映了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无法将外部效应内生化,从而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在这里,整个城市都是地铁的受益者,但却让地铁公司由于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而面临巨额亏损。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如果在事前的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分析中预期到了这一点,它就根本不会去投资建设地铁项目。于是如果没有政府的参与,地铁建设是不可能的。这一结论

8、反映了公共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是无效率的第三章 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或劳务。2.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3. 纯公共产品:指的是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有竞争性、收益上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国防 交通信号灯) 准公共产品:第一类,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医院 通讯设施 公共卫生 免疫 教育)。第二类:具有非竞争性特征,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 (公共道路和公共桥梁剧院 游乐场 体育馆 ) 4. 公共物品的特征:1非排他性:指一旦公共产品提供出来,不可能排除他人对它的消费。严格意义上

9、包含三层含义:(1)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它,即使有人有心独占对它的消费,但或者在技术上不可能,或者虽然技术可行但成本过高,因而是不值得的;(2)任何人自己都不得不消费它,即使有人可能不情愿,但却无法对它加以拒绝;(3)任何人都可恰好消费相同的数量。例子:环境保护 国防服务2非竞争性:指的是一旦公共产品被提供出来,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它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边际生产成本为零,指的是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二是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例子:(1)国防、外交、立法、司法和政府

10、的公安、环保、工商行政管理以及从事行政管理的各部门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都是属于这一类,不会因该时期增加或减少了一些人口享受而变化。此类产品增加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不增加该产品的成本耗费。它在消费上没有竞争性,属于利益共享的产品。 (2)国防服务为例,国防服务一经提供,多一个婴儿出生或多一个移民,都不需要额外增加资源投入,也不会妨碍其他人享受该国防体系的保护。(3)基础教育:从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制度安排特征来看,作为国家以法律保障对学龄儿童实施的一种具有普及、平等、强迫、无偿、最低限度和世俗性等多方面特征的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具有强烈的公共产品特征。 5. 公共

11、资源:是指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在法律上不属于个人或组织的全部资源,如公路、桥梁、河流、港口、水源、航道、森林、矿藏、空气、阳光、文物古迹、自然景观、文化典籍、科技成果等。6. 俱乐部产品: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由个人出资,并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个人都可以获得利益的产品,如消费合作社等。7、 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与制度:一般:政府供给 特殊:私人供给的方式:私人的完全供给 ;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供给的具体制度:可以由多种可替代的组织形式或途径来提供,以保障公众福利的最大化。准商业化 内部市场化 签约外包 服务购买契约 投标招标 特许经营 委托和民营化 8.林达尔均衡:个人对公共产品的

12、供给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成本分配进行讨价还价,其讨价还价的均衡若能满足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效率条件,那么这一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9、以 “外包”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具有哪些优势?将一些政府不擅长或者做起来成本更高的项目,交给专门化的经营公司,普遍利用招标形式降低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提高其运营效率。10、政府公共物品和服务“外包”范围的确定问题。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难以依赖政府部门原有的财力、人力来提供,如本案中庞大的奥运工程;二是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并且能够进行专业化经营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如本案中庞大而复杂的奥运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短期内难以聘用。在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

13、将网络、信息等业务“外包”给私人来提供,体现了现代社会专业分工日益细化的要求。第四章 公共选择1、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2、公共选择: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票等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私人选择:是指个人在市场上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通过理性决策和选择,来自由地决定各种经济行为的过程。 3、政治市场的 主体政治家、官员和选民自身利益最大化:选票最大化、预算最大化、福利最大化4、征税投票与投否决票征税投票制:是指通过对投票人征收某种税收或收取一定的费用的办法促使其显示对公共品的真实偏好,

14、偏好强度大的方案将获胜。决投票规则:是将所有参与者(n人)自己提出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加上维持现状的方案,共(n+1)个,每位参与者从汇总的所有方案中挑出自己最不喜欢的方案, 剩下的没有被否决的方案便成为参与者可以接受的方案。 1、 一致投票规则与多数投票规则:一致投票规则:指的是一项决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项投票规则。多数投票规则:指一项决策须经半数以上人赞成,才能获得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多数投票规则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由于一致同意规则很高的决策成本,使得多数同意规则成本在实践中最为普遍运用的投票规则。2、 投票悖论与阿罗的不可能定理:投票悖论:指的是在通过“多

15、数原则”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非传递性,这是阿罗的不可能定理衍生出的难题。阿罗的不可能定理:是指在每个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状态各有其特定偏好的前提下,要找出一个在逻辑上不与个人偏好相矛盾的社会状态选择顺序是不可能的。6、政府市场化改革的尝试:A、对私人承包治安(1)弊端1、承包人为了私利可能对社区居民形成某种“敌视”。2、会造成政府 “重惩治、轻教育”甚至放弃教育的习气。B、“命案招标” 不公平之处:1、对没有招标的案件会形成轻视。2、人为的让易案变难,以便于走招标渠道;3、真正疑难案件可能流标。4、引发局内寻租,关系中标。5、可能造出冤案,刑讯逼供。C、公安局做广告的利

16、弊的评价。弊端:1、警察形象维护方式的异化。(广告?办案?)2、广告费来自税收:侵犯纳税人的利益。问题:1、公共物品的生产为什么要采用市场化改革的方式?由于政治家、选民、利益集团和官员为在政治市场中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公共选择有其固有的弊端,包括:政府支出规模的不断增长;政府机构不断膨胀;政府政策为特殊利益集团所操纵;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政府失灵,即政府目光短浅、行为短期化以及政府干预的低效率。 针对公共选择的弊端,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解决之道:进行市场化改革,即通过将经济市场的竞争机制引入政治市场来提高后者的效率,包括(1)明确界定公共物品的产权(2)在公共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引入竞争机制,重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