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70117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12月8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12月8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12月8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12月8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12月8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12月8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12月8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12月8日 每周一测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基础训练1下列关于秋词一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并称“刘柳”。B第二句的大意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了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C“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D本诗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明丽畅快,但仍未摆脱“悲秋”的情调。2以下对诗歌夜雨寄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C“何当”为想象希望之

2、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了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3下列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颔联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4下列对潼关一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高山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B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

3、孤城的寂寥与辽远。C第三句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D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侧重说其桀骜不驯、勇往直前,而侧重说其巍峨险峻、连绵起伏,再也不知何谓平坦。5下列对潼关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语言生动形象。B本诗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C本诗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D这首绝句奔放雄健,意蕴深厚,有一股豪迈之气。6名句名篇默写。(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2)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借想象之景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3)陆游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将风雨声编入梦境表达自己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4)默写谭嗣同的潼关一诗。综合训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1对本诗写景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描写景物有声、有形,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B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C寒山、秋水等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的风景画。D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田园诗。2对诗中人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刻画了诗人的安闲之态和裴迪的狂士之态。B刻画了诗

5、人的安闲之态和裴迪的失望之态。C刻画了诗人的失望之态和裴迪的安闲之态。D刻画了诗人的狂士之态和裴迪的失望之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夏 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席:竹席。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3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树阴满地、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的心情。4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宿王昌龄隐居常 建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注】药院:种芍药的庭院。谢时:辞去世俗之累。鸾鹤:古常指仙人

6、的禽鸟。5诗歌的颈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加以赏析。6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7“夹岸桃花蘸水开”这句诗,给人无限的美感,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这一美景。8诗人在游湖时遇到的困难是。诗歌的最后一句“小舟撑出柳阴来”传达出诗人(思想感情)。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秋 霁崔道融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9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10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基础训练1D【解析】D项,“落日、孤

7、烟等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对本诗写景特点分析有误。应改为:落日、孤烟等富有时间特征的景物。2A【解析】A项,“刻画了诗人的安闲之态和裴迪的狂士之态”对诗中人物分析正确。颔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则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其他几项分析得都不准确。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D项有误。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即:“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诗人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

8、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所以本项错误。4D【解析】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平坦。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故选D。5A【解析】这首诗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所以答案为A。6(1)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2)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3)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4)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

9、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直接默写难度较小。学生只要熟读并背诵课内的诗歌,便能轻松作答。理解性默写难度稍大。学生首先要认真审清题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准确理解题目问的是什么,切忌因为题目“眼熟”而草率作答。然后正确理解句意,特别要对意思相近的句子进行区分,保证理解的准确性。最后要准确识记,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平时背诵诗文时,一定要保证识记准确,对于句子中的易错字要重点识记。答题时一定要认真书写,不写错别字、潦草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要仔细检查,避免添字、漏字的现象发生。综合训练1“暮”字点明了季节为秋季。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

10、【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赏析,根据诗歌内容很容易能写出“暮”字点名了季节。结合枫林特点能够得知季节是深秋。然后结合语言描绘画面即可,注意意境的营造。2答案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字正点出了作者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答案示例二:通过对别后情景的想象(“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理解。根据文中对景物的描写,结合题目分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采

11、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冷山与冷月“冷”字正点出了作者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3石榴开遍 梦觉流莺 于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然自在)【解析】从诗歌题目“夏意”和诗中的“夏席”“石榴”“树阴”等关键词语,可知诗歌写的是夏季。本诗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依次描写了院深席清、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流莺四幅画面,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悠闲旷达、恬静闲适的心情。4“透”是“穿透”的意思。榴花盛开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12、,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解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透”是“穿透”的意思。榴花盛开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用石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阴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给人流丽而深邃的感觉。5示例一:“宿”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花影似安睡在庭院中一样的情状;“滋”字,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暗示这里少人活动,甚至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赞叹

13、了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示例二:这一联使用对偶手法,整齐醒目,读起来朗朗上口,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王昌龄住处的清贫幽雅,隐居之地寂静而不乏生机,表现了主人与人世疏离而与自然亲近的情趣。【解析】“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是说夜宿茅亭,看见窗外团团花影,错落斑驳;而到院子里,则看见养的各种药草,依然生长得很好,只是由于长久没有人来往,路边已长满了青苔。“宿”字,拟人手法,写花影像安睡在庭院中一样;“滋”字,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暗示这里少人活动,甚至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这两句写出了隐居之地寂静而不乏生机,与人事疏离而与自然亲近的情趣。这似乎只是写隐逸生活的情趣,其实

14、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王昌龄没有坚持退隐的惋惜心情。6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婉转地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作品。此诗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此诗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

15、生活的高尚情趣。尾联是说:我也要辞别俗世,到这里与鸾鹤为侣,隐逸终生。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7桃花开得非常旺盛,将枝条压得很低。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岸上的桃花和水中的倒影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解析】本题考查描写诗歌所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即可。这一句诗的意思是: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8人不渡(春雨断桥人不渡) 表现了诗人惊喜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