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69527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导读近日,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针对这一消息,我国4大光伏企业决定停工一小时以对抗欧盟的政策,不过这一措施并未实施。近日,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针对这一消息,我国4大光伏企业决定停工一小时以对抗欧盟的政策,不过这一措施并未实施。然而,这一预计超万人的停工计划最终未能成行。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管理层在8月1日便叫停了上述企业的这一行动,同时表达了对“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一事的高度重视。“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意味着全球光伏贸易战继美国对华双反后再度升级,这关系到中国光伏业的生死存亡,

2、相关企业组织万人停工的抗议活动也实属无奈。但欧盟的计划显然不是几个中国企业的停工抗议就可以制止的,它需要管理层和业界的齐心协力。”相关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积极应对欧盟“双反”截至目前,针对“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一事,国内已采取了行动。7月26日,我国4家光伏企业: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代表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和中国光伏行业,于北京正式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呼吁管理层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8月2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表声明,呼吁欧委会严格遵循WTO及欧盟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光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秉持严格、审慎的态度审查表面

3、证据,做出公正的决定。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欧盟约占据70%,美国约占据10%。2011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出货量占全球一半,而欧洲是最重要的出口地,达上百亿美元的规模。这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对中国光伏业造成的打击。欧洲是全球光伏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2011年中国有接近358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其中60%以上是输送至欧洲市场。另据2012年最新数据表明,从各品牌2012年第一季度的出货结构看,欧洲市场依然份额最大。以各企业光伏组件出货市场为例,尚德电力占44%、英利占65%、天合光能占89%。“毫无疑问,一旦欧盟立案,这将

4、是中欧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贸易摩擦。”上述相关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光伏低成本遭嫉妒此番向欧盟提出申诉的德国企业Solarworld认为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和政府的补贴行为。事实上,中国产品近年的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大幅降低,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于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绝非倾销和补贴行为。众所周知,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成本主要由硅和其他原材料组成。2008年上半年,国际多晶硅价格曾达到每公斤400美元以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供应过剩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开始急速下滑。截至2012年7月,多晶硅主流价格已跌至20美元-30美元/公斤,跌至原

5、来价位的5%,跌幅惊人。因此,我国光伏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光伏产品出口价格也呈现快速下滑趋势。其次,国内光伏企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骨干企业已经掌握了高性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成套生产技术,在商业化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上也取得多项突破,光电转化效率已提高到18%以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产业技术上与国际同步。高新技术的工业化运用使企业成本大幅降低。中欧合作胜于对抗光伏产业链主要涉及多晶硅提纯、电池生产、组件封装、系统集成等四个环节。中国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电池、组件制造环节。事实上,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了欧盟相关原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及对华出口。如2011年中国从德国进口多晶硅7.64亿美元,进口银

6、浆3.6亿美元。此外,中国累计从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采购约180亿元的生产设备。这极大推动了欧洲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目前在相关领域的欧洲就业人数高达30万人。而我国无疑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光伏市场之一,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在2015年将达到15GW,2020年将达到50GW,年均新增装机容量为3-5GW。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可想而知,中欧携手,并一如既往地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才能共享绿色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光伏企业呼吁中央政府采取行动以应对反倾销调查时间:2012-08-07作者:刘海明 Solarbe(索比)太阳能网讯

7、:国际财经新闻报道,中国四家光伏企业负责人齐聚北京,呼吁中央政府采取行动以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这四家公司分别是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阿特斯太阳能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和英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7月24日,德国的太阳能企业Solar World AG 在欧洲提起了反倾销申诉,中国光伏企业严阵以待。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1年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总值为358亿美元,其中56.95%出口到欧洲。阿特斯首席执行官瞿晓铧表示,对于中国的光伏制造商来讲,材料和设备包括多晶硅和银浆大都来自与欧洲的公司,比如瓦克和杜邦。“整个行业是一个全球性的价值链,中国仅仅是价值链的一个中间环节,只占10%的利润。”瞿晓铧补

8、充道。有关数据显示,中国进口的相关原料和设备总额达到了75亿美元,而在欧洲,光伏领域的相关工作职位也达到了28-30万个。 SolarWorld的主席弗兰克阿斯贝克在最近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中国政府补贴国内光伏企业超过200亿欧元。一位浙江的光伏企业高管驳斥道,过去12年中,SolarWorld自己就从该国政府获得了超过13.6亿欧元的补贴,可谓贼喊捉贼。 拜尔能源集团(Bay Energy Group)首席执行官王学军分析表示,德国的光伏上网电价在今年5月从0.18欧元/千瓦时下降到0.15欧元/千瓦时。他说:“如果没有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做出的贡献,德国的上网电价不可能下降的这么快。” 德国

9、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日前在贵阳透露,现任总理默克尔将在八月底访问中国,届时中国光伏产业相关负责人将会与之就光伏产业的问题进一步进行讨论。倾销与反倾销:中美的太阳能光伏争端 美国商务部在5月17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作出反倾销初裁,一共有59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包括赛维LDK、英利、东莞南玻光伏科技等企业,税率是31.8%。初裁名单外的其他企业税率,将达到249.96%。 初裁结果公布当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便发表讲话强调,中方敦促美商务部在后续调查中更正错误做法,避免做出不公正的裁决。 中国商务部随后于5月24日发布2012年第26号公告称,美国华盛顿州“可再生能源生产

10、鼓励项目”、俄亥俄州“风力生产和制造鼓励项目”、新泽西州“可再生能源鼓励项目”、新泽西州“可再生能源制造鼓励项目”、马萨诸塞州“州立太阳能返款项目II”、加利福尼亚州“自发电鼓励项目”等被调查措施构成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3条的禁止性补贴,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3条和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3条的有关规定,对正常国际贸易造成扭曲,构成调查规则第三条所称“违反该国(地区)与我国共同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经济贸易条约或者协定,或者未能履行与我国共同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经济贸易条约或者协定规定的义务”的贸易壁垒。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稍早表示,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晶硅光伏

11、电池作出反倾销初裁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生产及对美出口情况,是不公正的,初裁结果“损人不利己”。中国光伏企业会团结一致,继续在反倾销和反补贴程序中积极、顽强、有力地抗辩,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尽最大努力。 不少观点认为,这一贸易争端将由于其政治背景,特别是美国的国内政治情况而长期化。英国泰晤士报有分析认为,基于美国大选选情日益白热化,中美贸易问题已经被“捆绑”。在这种情况下,指责中国在贸易问题上“不守规矩”,是一种“便宜的”打击对手和转移责任的方法。2011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观俄勒冈州太阳能企业时就公开表示,在清洁能源上“中国出现了有问题的竞争手段”。 针对有欧洲企业准备

12、在欧洲提起类似的反倾销调查,中国尚德电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存在这种可能。由于大多中国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是在欧洲,因此如果一旦欧洲的反倾销举措最终出台,对这些企业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阿特斯首席执行官瞿晓铧表示,如果欧盟和印度效仿美国,光伏产业将很可能发生全球贸易大战。阿特斯在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务。瞿晓铧是在与其他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发表上述讲话的。 施正荣认为,中国企业一方面会更积极地应诉,另一方面亦会与政府部门合作,努力避免更多贸易避垒的形成。而在光伏市场发展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部分国家为应对贸易失衡及就业压力而采取的短期措施,是不会持续的。 国务院发

13、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滕飞较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光伏行业实际上不需要完全依赖国外市场,国内的光伏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开发潜力还很大。中国国内的光伏企业需要做的是对国内市场进行整合。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规模虽然是世界最大之一,但是主营方面尚集中在产业中低端,采取高端技术生产的零部件产品还需要从欧美等国进口。中国的光伏企业目前急需加大在内部市场的培育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的投入,如此带动国内光伏市场的消费,进而拉动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中国国内的电网目前还没有完全铺开,一旦打开,拉动需求的效果将相当可观。”中欧光伏业“暗战”本报记者 刘成昆 马欢 发自苏州、无锡、广州正可谓屋漏

14、偏逢连夜雨,美国对中国光伏业反倾销化补贴的“双反”(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统称)还没有最终落下帷幕,欧盟又有可能对中国光伏企业举起“双反”大棒。7月25日,当以德国太阳能企业SolarworldAG为首的太阳能企业针对中国竞争对手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后,太阳能产业上演的贸易战终于由美国扩散至欧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SolarworldAG的副总裁MilanNitzschke表示,“欧洲大部分的光伏企业支持诉讼,我们笃信欧洲太阳能产业的未来,因此我们在本周正式请求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太阳能制造商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展开调查。中国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占据了欧洲80%的光伏市场。中国光伏企业是在不计成本

15、地倾销它们的产品。”不同的是,美国仅要求对产自中国的电池进行“双反”制裁,而这一次SolarworldAG要求欧盟对中国所有光伏产品进行“双反”制裁。如果一旦欧盟决定制裁,对于中国的光伏企业而言,这将是“灭顶之灾”。7月26日,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阿特斯阳光电力和天合光电四家国内光伏企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希望中国政府出手相助,阻止欧盟立案。时代周报记者获悉,国内光伏企业曾多次跟SolarworldAG沟通,但没能成功。目前,国内企业正在等待欧盟是否立案的结果。“祸起”SolarworldAG这不是SolarworldAG第一次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这样的攻势。早在去年10月19日,Solarworld美国公司和其他六家美国太阳能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企业提出“双反”诉讼,要求对中国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3月2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裁决,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2.9%-4.73%的临时性反补贴税。5月18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率,这是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如果欧盟决定“双反”制裁,四家中国的光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目前,我国光伏产品60%以上出口欧洲。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是光伏产品制造第一大国,中国的光伏产业占据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2011年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