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如何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690752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课如何结合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术课如何结合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术课如何结合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课如何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课如何结合心理健康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美术课如何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如今,心理健康及心理行为对学习、工作和思想的影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同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与学生成长密不可分的家庭,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是一片空白。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只重视子女的学业成绩、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体锻练轻心理保健的误区。个别家庭,不仅不能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且面对子女的反常行为往往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则在孩子成长中遇到各种生理、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地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障碍。 为此我在2001年接到新班以后,就开始考虑如何将心理知识融入在美术

2、课里,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系列的资料查阅,借鉴美国作家拿破伦希尔的成功与法则,中小学心理健康如何培育健康的心理,还将读者每期有利于学生的文章提供给他们,让他们懂得文章的含义,明白文章所说明的人生道理,制定美术课每天5分钟时间进行心理方面的知识传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找到共同点,让孩子从小具备良好的接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有的孩子还将自己明白的道理告诉父母,甚至有时还劝心情不好的父母,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有的家长在反馈的信息里说:非常感谢罗老师进行这样的教育,对我们家长也是一个启示,让我们从中受到教育。经过三年多的潜移默化,孩子的变化大,原来上课胆小的,不敢给老师看作品的,现在非常积极啦,

3、有上课怕发言的,怕说错同学笑话的,现在改变自己,找到自信啦!有批评以后就非常不满的学生,无法接受挫折的孩子,现在变的大度啦!那还有什么事情都不能克服的呢?!现在学生的许多作品在各种大型比赛和展示中都得到专家领导及家长认可。这样的事例非常多,看见孩子的变化,我由衷的高兴,一份辛苦就有一份收获,由此看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老师的思想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每一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成人运用语言文字、音乐、绘画等其他一些符号系统来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但儿童处在不能自如运用语言文字,故绘画就成了儿童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儿童绘画的意义所在。儿童绘画教学就是以儿童

4、绘画为本位,以教学为手段,正确引导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学习和生活,以反映儿童的思想情感、认知发展及其个性特征,实现儿童开发心智、启迪创新的功能。与我拍档的老师经常问我:“那些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你一不骂,二不罚学生,而学生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那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心理教育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

5、点体会:一.学会用赞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品. 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有的孩子对别人的作品不在乎,反而特别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作品好坏的评价,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现代小学生道

6、德行为习惯的某些状况。而类似这样的事在生活中可以说屡见不鲜。它让我们不得不进行这样的思考:我们现在的教育不乏道德说教,为什么没有使公民的道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小学生的品德误区及产生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走出误区,使现代小学生综合道德水平与文化知识水准兼长并进?本文拟对以上问题试作初步探讨。一、目前小学生的品德误区及产生原因。品德即道德品质,它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一般认为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成分,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已由模糊

7、变为清晰,用道德规范来进行道德判断和评价,能按自己的道德观念去分析具体的道德情境并产生情感体验。当代小学成长在平稳安定的环境中,他们将走入的却是飞跃变革的社会,因此他们基本成熟的道德品质带有鲜明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他们的观念与习惯,思想.二、营造成功氛围,增强成功的自信。成功始于自信。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支撑人类生活的基石,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调节好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尊重、关心、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我在美术课中,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我在美术课中,从不针对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批评和当场责备,因为学生喜欢学习,首先是喜欢这个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我得出这个结论,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教学,

8、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力,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看见他们充满自信的神情作为老师我,更加坚信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利用巧妙的讨论将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为此,学生在几年的美术学习中,积极性非常高,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看见他们充满自信的神情,作为老师,我更加坚信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优秀学生的作品更是为学校增添光彩,获得全国,省市的美术比赛的好成绩,由此可见,巧妙应用心理知识进行教学,是我成功的法宝,也是我应用美国作家拿破伦。希尔的成功与法则书的成功尝试,我还将读者书籍的故事讲听,共同分析内在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做,怎样去面对这样的困难和挫折,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时时处处给他们营造一个

9、成功的氛围,让他们信心十足的去学习,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幅作品的评价好坏对学生,特别是较小孩子的心灵是起重要作用的,我告诉他们,你们一定要自己看得起自己,路是人走出来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肯付出,我坚信总会有收获。三积极的情感状态,是发挥能力的钥匙。当然,自信心的提高不是靠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在平时的绘画过程中,我除了教学生绘画的基本常识外,还特别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有的学生会因为画不下去或者其他的原因而苦闷、垂头丧气,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画画的料?每当这时,我就会和他们交流思想,让他们有信心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如用进步较快学生我就及时和家长,班主任交流,前后习作进行对比,找出其进步的他们给与表扬,充分创造机会,让这些学生去展示,让他们明白具备良好的情感状态,才有发挥能力的机遇,也才具备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分析消极状态和积极状态的区别及结果,并且通过大量的书籍事例明白这个道理,告诉学生绘画技艺的提高来自于“悟性”,而“悟性”需要“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人才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