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专题练习(一)(无答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68491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专题练习(一)(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专题练习(一)(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专题练习(一)(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专题练习(一)(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专题练习(一)(无答案)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专题练习(一)(无答案) 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文言文助读反馈(一) (1、2、3、4、6、8、9、10、14、16) 姓名 学号 得分 老师相信你会认真规范工整地书写的! (一)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 孤 2、数 3、亲 4、愿 5、故 二、“而”的用法有: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接。说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并将相应用法前的字母填入括号。1、过书舍而泣( ) 2、似是而非( ) 3、拍案而起( )4、而置之其坐( ) 5、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6、拔山倒树而来( )三、翻译句子。 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四、你怎样评价书塾中的老师? (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安阴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牧 2、窃 3、诸 4、已 5、辄 6、复 7、痴 8、曷 9、去 10、而 11、潜 12、若 13、通儒 二、说出下列句子中“之”指代的对象

3、。1、父怒挞之 ( ) 2、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 3、安阴韩性闻而异之( )三、翻译句子。1、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2、安阴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 四、王冕“遂为通儒”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邑 2、乃 3、与 4、佣作 5、偿 6、怪 7、愿 8、遂 二、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匡衡勤学而无烛 B、邻居有烛而不逮C、以书映光而读之 D、衡

4、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三、翻译句子。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四、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 (四) 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修 2、披 3、屡 4、负 5、 徒 6、然 二、常见的文言句式有A、判断句B、省略句C、倒装句D 、被动句。指出下面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将对应的文言句式前的字母填入括号内。1、葛洪,丹阳人。 ( ) 2、资给以书。 ( ) 3、是吾剑之所从坠。 ( ) 4、何不试之以足?( )5、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6、徐喷以烟。 (

5、 )7、屡遭火。 ( ) 三、翻译句子。屡遭火,典籍尽。 (五)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而 2、孤 3、稍长 4、就 5、士人 6、或 7、因 8、务 二、 辨析下列“以”字的意思。1、太夫人以荻画地 2、教以书字 3、以丛草为林 三、辨析下列“书”字的不同意思。1、教以书字 2、而家无书读 3、乡书何处达 四、翻译句子。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六) 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

6、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灯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翻译句子。1、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 尝于冬月映雪读书。 (七)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常 2、虽 3、意 4、怡 5、患 6、或 7、谓 8、哂 二、 辨析下列“而”字的用法。1、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 2、欢笑而谓之曰 三、 翻译句子。 1、安贫乐道。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八) 牛

7、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谓曰:“叔射杀牛矣。”弘无所怪问,直答云:“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颜色自若,读书不辍。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虽 2、释 3、直 4、异 5、之 6、暴雨 7、乃 8、省 9、盖 10、瞑 11、去 12、颜色 13、辍 二、翻译句子。 1、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8、 。 3、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九)司马光著书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凛然如成人: 退为家人讲:自是手不释书: 至不知饥渴寒暑:(十)刘羽冲死读书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偶: 谓: 将: 会: 角: 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