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文综.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68372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文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文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文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文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文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文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文综.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文科综合试题2012.4.1第I卷(选择题 33小题,每小题4分, 共132分)1某国甲企业2011年生产M商品10万件,每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60元。假设2012年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甲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1080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2年甲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44% B50% C80% D116%2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剔除价格因素后我国投资需求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35%左右,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差不多一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工业反哺农业统

2、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降低利率水平鼓励信贷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消费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收入预期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A B C D3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影响有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A B C D42012年2月610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

3、次座谈会,分别听取专家学者,基层群众,教科文卫体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的协商国家权力机关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民意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A B C D52011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首次对国务院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询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进行专题询问 行使了法律赋予的质询权 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了人大对政府监督的实效性 是社会对政府实施监督的有效形式 A B C D6外交部发言人在2012年2月9日

4、的例行记者会上阐述我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时强调,中国不是谁的庇护者,也不刻意反对谁,而是把维护叙利亚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和维护有关国际关系准则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原则立场表明 我国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我国坚定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 A B C D7秉持“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牺牲精神、战斗激情,鲁迅以匕首和投枪一样的笔写下“民族魂”;怀者“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满腔赤忱,延安的文艺工作者让秧歌、小说都成为“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表明 社会制度的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

5、造并享用文化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A B C D8二夹弦剧种是毫州的特色剧种。该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二夹弦传人毫州后,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营养,吸收了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采取了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渐渐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的特色。毫州二夹弦剧种的形成说明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政府绩府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A B C D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下列选项与“稳

6、中求进”包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病树前头万木春 B万物兴歇皆自然 C人间万事出艰辛 D乡音无改鬓毛衰10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重视量的积累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 A B C D 又到一年汇报时112011年10月14日,上海美国商会就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发表声明说,该法案的最终目标是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但其本身对实现这一目标的作用不大。反之,这样的举措会干扰中美经贸关系。要使中美经贸关系回到正常的轨道,需要中美两国坚持联系的观点,着眼于中美关系的长远利益 求同存异,使主观符合客观寓同一性子斗争性之中,化解中

7、美之间的分歧 坚持发展的观点,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A B C D12据魏书目录序记载,北魏从立国到孝文帝时的二十余年中“爵无禄”,484年,孝文帝规定“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还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孝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赋税制度 B推行汉化政策 C加强集权 D整顿吏治13清史记载: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谓之清档。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值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材料反映出军机处A是国家军事兼政务机构 B运行规范,注重存档、保密C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 D主要负责中央政

8、令的传达14包世臣(17751855,安徽泾县人)早在1828年就明确指出,要警惕英国可能因禁烟而发动战争。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坚决主张抵抗侵略,并提出利用列强矛盾,“以夷攻夷”。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鸦片战争前中国“闭目塞听”之说错误 B当时国人对世界形势有较充分的认识C忧患意识促使部分国人关注国际形势 D包世臣的思想是“师夷制夷”思想起源15下图是中国解放形势图(深色部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的区域),与这一形势直接相关的是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战略反攻揭开序幕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战略决战胜利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A B C D16下表是据中国经济年鉴相关数据编制而成。表中数据的对比表明“文

9、革”期间项目全国社会劳动者人数城镇职工劳动者人数占全国社会劳动者比例农村职工劳动者人数占全国社会劳动者比例1966年298亿0535亿179%245亿821%1976年388亿087亿225%301亿775%A城乡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 B我国城市化有一定的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农村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城市17亚里士多德指出:“就多数而论,其中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无足轻重之意);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良的智能。”下列结论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民主政治应尊重多数人的意见 B多数人民主也存在着弊端 C贤良政治应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D贤良政治是最可取的制度18下面

10、是某一时期三种商品在英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示意图。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中英鸦片战争前后 B17世纪打败荷兰后 C“光荣革命完成后 D“二战”结束后初期19美国独立宣言序言指出:“美洲十三合众州全体一致宣告解消一群人民与他群间之政治捆缚,并视其地位基于自然法与造物主之赐于尘世诸政权间为互不隶属且相互平等,适切尊重人类宣告独立的目标理想之需求。”该序言强调宣布独立的主要理由是 A自然法和造物主的恩赐 B政治平等和自然权利 C不平等的政治隶属关系 D自然法律和政治理想20由于战前的俄国只有175%的人口从事工业,这意味着苏俄需要恢复旧沙俄的经济政策。唯一不同的是,正如列宁所说:“如果沙皇制度

11、由于有了13万贵族便能维持几个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依靠拥有24万忠诚活动分子的党坚持几十年呢?”列宁在此强调了 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必要性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可能性 C运用市场规律发展经济的可能性 D恢复经济及优先发展工业的必要性21阅读关于二十国集团(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峰会的时事漫画和卡片资料。对其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2011年11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发表公报说,与会各成员重申相互协作的承诺,并已作出决定以重振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确保金融稳定、推动社会包容(指社会对某些特定弱势群体的纳入程度)。 A全面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建设 C扩大经济全球化的综合社会效益

12、 D发展“福利国家”,维护经济安全22有史学家指出:“新史学最初是以近代科学的姿态出现的,决定性的时间要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用科学主义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历史,还原客观的中国历史。”这里提到的近代中国“新史学” A最初就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B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 C科学地还原了客观的中国历史 D重视科学求证、客观审视历史读安徽省2000年2007年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变化图,完成2324题。2320002007年间,安徽省 A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差距递增 B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差距递减 C能源生产总量持续不断增长 D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不断增长24下列措施有利于缩小安徽省能源生产量与消费量差距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