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沈家煊.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68148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沈家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讲沈家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讲沈家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讲沈家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讲沈家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沈家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沈家煊.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谈谈“摆事实和讲道理”语法研究方法示例 诸位,我这次来东京之前,问大岛教授想让我讲什么,大岛教授说先讲讲研究的方法,我想到的就是这个题目,做研究、写论文无非是摆事实和讲道理。有人说摆事实重要,摆足语言事实不讲多少道理总比长篇大论地空谈道理好。有一个“钱币和钱串子”的比喻,语言事实是钱币,理论是钱串子,钱币当然比钱串子重要,事实少而理论多的朋友是“小本钱”在那儿做“大买卖”。也有人说这个比喻不恰当,还是讲道理重要,光是罗列一堆语言事实不讲其中的道理那有什么意义?他们说现在中国也实行市场经济,小本钱而做大买卖那才算有本事,值得称道。争论的双方争锋相对,互不相让。我想用我最近做的两项研究来谈

2、谈我所体会的摆事实和讲道理之间的关系,一项是现代汉语的,一项是古代汉语的。这些体会只是供诸位参考。示例一 话题“李白”和“杜甫”的引入闲来看书看朱鸿写的大时代的英雄与美人,是“文汇原创丛书”之一,其中最后一篇是诗人多难,讲唐代诗人的生存状态。全文共25段,每一段讲一个或两个诗人,按其出生先后排序。除首尾两段,其余每段都是开头第一句引入一个要讲的诗人,诗人通过这一句而“出场”,现照录如下:(二)大约在王绩出生四十年之后,骆宾王出生于婺州义乌一个书香之家。(三)大约在骆宾王出生十年之后,卢照邻出生了。(四)大约在卢照邻出生之后十四年,王勃和杨炯问世。(五)在王勃和杨炯六岁那年,宋之问呱呱坠地。(六

3、)在宋之问出生之后五年,陈子昂降临人间。(七)在陈子昂出生十八年之后,张九龄出生。(八)王之涣小张九龄七岁,是公元688年出生的。(九)孟浩然小王之涣一岁,是襄州襄阳人。(十)王昌龄小孟浩然一岁,生于公元690年。(十一)大约在王昌龄出生十年前后,王维出生。(十二)李白小王维一岁,是公元701年下凡的。(十三)高适小李白一岁,大约出生于公元702年。(十四)大约在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十五)岑参小杜甫三岁,是南阳人。(十六)在岑参出生三十六年之后,孟郊出生于湖州武康。(十七)孟郊出生之后十八年,韩愈登陆于河南河阳。(十八)韩愈出生五年之后,刘禹锡和白居易问世。(十九)柳宗元小刘禹锡与白

4、居易一岁,是早逝。(二十)柳宗元出生之后六年,元稹和贾岛出生。(二十一)元稹和贾岛出生十二年之后,李贺出生。(二十二)李贺出生十四年之后,杜牧闯入人间。(二十三)大约杜牧出生之后十年,李商隐出生。(二十四)大约李商隐出生之后二十年到三十年之间,黄巢一声啼哭,来到曹州冤句一个商人之家。 我把这23个句子罗列出来,不做一点归纳,大家一定不满意,也不感兴趣。那好,我就来做点归纳,这些让诗人“出场”的句子使用以下两个句式,以李白和杜甫为代表:a. Y小X n岁。(李白Y小王维X一n岁。)b. X出生之后n年Y出生。(高适X出生之后十n年,杜甫 Y出生。)摆事实摆到这个地步是不是就够了呢?恐怕还不够,我

5、先要问,让李白出场的句子为什么是a而不是a,让杜甫出场的句子为什么是b而不是b,尽管a和b也都是语法上合格的句子?a. 李白小王维一岁。a. 王维大李白一岁。b. 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b. 杜甫出生之前十年,高适出生。这个问题好回答,出场者是陈述的对象,让李白出场就是让李白成为话题,让杜甫出场就是让杜甫成为话题。话题通常放在句子的头里充当句子的主语,而a和b里的“李白”和“杜甫”都没有充当句子的主语,这两句分别在讲王维怎么样和高适怎么样,而不是在讲李白和杜甫怎么样。我已经开始讲道理了,只是这点道理很浅显,不讲也罢。我还要问,让李白和杜甫出场的句子为什么也不是a和b,尽管“李白”和“杜甫

6、”都是句子的主语和话题?a. 李白大高适一岁。b. 岑参出生之前三年,杜甫出生。这个问题也好回答,因为作者通篇采用的讲述顺序是一般采用的“由古及今”的顺序,而不是“以今溯古”的顺序: 王维 李白 高适 杜甫 岑参古|今a和b的表达方式跟这一讲述顺序一致,而a和b的表达方式跟这一讲述顺序相反。这个道理也比较浅显,不讲也罢。但是我还要问,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作者交替使用a和b这两种句式,其中有什么规律没有?还是根本没有规律,只是作者为了避免单调划一,随意地参差使用这两种式子呢?我仔细观察后发现不是,而是跟前后两个诗人相差的年龄有关系: 1)相差13岁的,都用a式。(共6句,占26%)2)相差10岁以

7、上的,都用b式。(共12句,占52%)3)介于其间的a式和b式混用。(共5句,占22%)。 如果将相差13岁的改用b式,或者将相差10岁以上的改用a式,语法上当然还是合格的,但是在这篇文章里读起来就有点不自然,这属于用法上的不合适(前面加?号来表示),例如: ?在王维出生一年之后,李白问世。?孟郊小岑参三十六岁。这两个句式的使用,总的趋向是:出生先后相隔短的用a式,相隔长的用b式,不长不短的两式混用。设A、B、C、D是作者按出生先后顺序叙述的四位诗人:ABCDA和B相隔长,用b式;B和C相隔短,用a式; C和D相隔不长不短,二式兼用。把两个句式的选用和前后两个话题人物的年龄差距联系起来,这还是

8、在摆事实,这样摆出来的事实大家一定更加感兴趣,会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联系?下面就来讲讲其中的道理。我的解释是,这是语言组织“距离象似”(distance iconicity)的原则在起作用。简单地讲,象似性是指“语言的结构象似于或对应于人所认识的客观世界的结构”。这个定义中“人所认识的”这个限定语很重要,下面会详细说明。可以举几个浅显的例子。英语表达“一本书”是one book,表达“两本书”就是two books,books比book多一个音素,这是“数量象似”。汉语“我的爸爸”可以说成“我爸爸”,“我的书包”一般不能说成“我书包”,这是“距离象似”,概念上“我”和“爸爸”的联系要

9、比“我”和“书包”的联系紧,爸爸永远是我的爸爸,不可以转让,书包可以转让,转让后就不再是我的书包。还有“时间象似”,经典的例子是“在马背上跳”和“跳在马背上”,前一种说法是先在马背上然后跳,后一种说法是先跳然后在马背上,语词的前后顺序跟事情发生的先后相一致。我想在座的很多人对象似性已经有相当的了解,就不再多做介绍,如果感兴趣可以参看戴浩一和张敏二位的相关文章。回到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具体说,有三个层次上的距离大小是互相对应的,这三个层次分别是:客观时间,心理达及,话题接续。客观时间的距离 年龄差距小 年龄差距大心理达及的距离 达及距离小 达及距离大 话题接续的距离 接续距离小 接续距离大实际年

10、龄的差距,是相差1岁2岁还是7岁8岁,这是客观的存在。当然“时间距离”的说法也是对“空间距离”的摹拟,因为A和B之间的空间距离大,由A到达B的时间也就长。反过来,如果A到达B的时间长,我们也可以推断A和B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心理达及的距离”是指人从记忆库中提取或从周围环境中识别某一个指称或陈述对象的难易程度,这种难易程度可以用提取或识别所需的时间来衡量。作者的记忆库中有唐代的各位诗人,作者要开始讲述一位诗人,也就是要从记忆库中提取某个讲述对象。在作者的记忆库中出生前后相继的两个诗人相隔的时间距离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就如ABCD那样,由此可以推断A和B存储的位置隔得比较远,B和C存储的位置挨得

11、比较近。因此,作者在讲述完诗人A之后转而讲述B,要提取B就比较难,花费的时间较多,而在讲述完B之后转而讲述C,要提取C就比较容易,花费的时间较少。上面关于记忆提取难易程度的说法只是我们的假设,有没有心理学方面的证据呢?有。首先,有实验证明,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有两种方式,构成一个序列的信息用线性的方式存储,例如构成一个句子的语词信息,不构成序列的信息用意象的方式存储,例如地图上的信息。不管是哪一种存储方式,又都有实验证明信息点A到B之间的距离越大,心理上由A达及B的时间就越长。有一项数字序列实验,主试人让被试人先记忆一些数字序列(每个序列含3至7个数字),然后给被试人其中的一个数字,要他尽快说出

12、排在其后的那个数字来。例如先记忆的序列是38926,给出的数字是9,被试人应该回答的数字是2。实验的结果是:序列越长,给出的数字在序列中越靠后,那么被试人做出回答的时间就越长。这表明被试人在做出反应的时候是从序列的头一个数字开始朝后搜索,找到给出的那个数字,然后说出后头的那个数字。重要的是,从头一个数字到给出的数字之间的距离越长,那么达及要找的数字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表明这一实验结果的数据和图表如下:顺序位置说出数字序列中下一个数字的反应时间随顺序位置和序列长度而变化(Sternberg 1969)意象方式的存储,有一项实验是先向被试人展示一张虚构的岛屿地图,岛上有茅屋、树、石堆、井、湖、沙地

13、和草丛七样事物,让他们先熟记这些事物在地图上的分布,直到他们能在空白地图上准确地标出这些事物的位置。然后主试人大声说出一个事物的名称,要求被试人在心理地图上聚焦于那个事物。5秒钟之后再说出另一个事物的名称,要求被试人转而聚焦于后头那个事物,并且按电钮表示聚焦完成。这七样事物在地图上相隔的距离是不等的,有大有小,实验的结果表明:两个事物在地图上相隔的距离越大,被试人在心理地图上转移聚焦点所用的时间就越长。这一实验采用的地图和测试结果的数据如下: Kosslyn et al.(1978)用来测量意象中两点之间心理扫描时间的虚构地图 地图中两点之间的扫描时间随两点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长最后要说的是“话

14、题接续的距离”。“话题接续的距离”是指作者在行文中从一个话题接续另一个话题的时候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当然是直接的距离小,间接的距离大。再来比较a和b那两个句式:a. 李白小王维一岁。b. 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从语言的形式上看,a句“李白”放在句子头里,而且“李白”和“王维”挨得比较近;b 句放在句子头里的不是“杜甫”而是“高适”,而且“杜甫”和“高适”隔得比较远。在讲述完王维之后要开始讲李白,上来第一句“李白小王维一岁”,“李白”放在头里,这是李白直接登场,李白接续王维的距离小。在讲述完高适之后要开始讲杜甫,上来第一句“在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这是通过高适间接引入杜甫,“高适”

15、放在头里,杜甫接续高适的距离大。接续距离小的用的是紧缩的形式a,接续距离大的用的是松散的形式b。很明显,跟这两种语言形式对应的正是上面说明的不同的时间距离和不同的心理距离。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第一个层次“客观时间”属于物理世界,第二个层次“心理达及”属于心理世界,第三个层次“话题接续”属于语言世界。这三个世界也可以通俗地叫做“天地、人心、言语”。 天地:物理世界(客观时间的距离) 人心:心理世界(心理达及的距离) 言语:语言世界(话题接续的距离)这“三个世界”在成员之间的距离上存在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象似关系。如果光从语言看问题,那么第一和第二两个层次都属于语言的“意义”层次,一个是客观意义(时间距离),一个是主观意义(心理距离),第三个层次是语言的“形式”层次(话题的接续距离)。这样的话,这种对应关系也可以说成是语言的意义和形式二者之间的象似。这样说的好处是比较简便,由三个层次变为两个层次,不好的地方是容易让人忽视中间那个心理层次。确实有人忽视“心理达及”这个中间层次,他们会问这个层次是否有必要。那么能不能直接在“客观时间的距离”和“话题接续的距离”之间建立起象似关系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