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中考复习题九年级历史第2课 苏联的崛起非选择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673554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中考复习题九年级历史第2课 苏联的崛起非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中考复习题九年级历史第2课 苏联的崛起非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中考复习题九年级历史第2课 苏联的崛起非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中考复习题九年级历史第2课 苏联的崛起非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中考复习题九年级历史第2课 苏联的崛起非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中考复习题九年级历史第2课 苏联的崛起非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中考复习题九年级历史第2课 苏联的崛起非选择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苏联的崛起非选择题06年泰州中考第28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06年2月11日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外历史上就解决农业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是怎样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1分)(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曾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是什么?(1分)(3)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2分)(4)斯大林模式在农业问题上的失误有哪些?(1分)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启示?(1分) 参考答案(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民生主义(或平均地权)(3)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4)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或重视农业生产,或农、轻、重协调发展等)。33(2010年盐城市)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各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

3、,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步骤一 活动探究活动: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1)要求:模仿小军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芳将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1分)井冈山革命(1分)活动: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2)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实施了什么政策?(1分)新经济政策(1分)(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请就“成功仿效”、“创新”

4、和“失误”各举一例。(3分)“成功仿效”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1分);、“创新”是指改革开放(1分);“失误”是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答文化大革命也对)步骤二 感悟提高(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2分)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政策材料阅读思考材料一十月革命期间,苏维埃俄国颁布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全国大多数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老远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和取消农业税等政策,调整和改革农业生产关系。阅读材料一,苏俄(苏联)推

5、行的农业措施中,目的在于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是 。(1分)阅读材料二,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说出当前中国农民正在享受哪些农业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2分)根据以上材料和对这些材料进行的思考,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2分)A.通过调整农业政策,苏联建成了共产主义。(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推行农业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取消农业税A. B. 06年武汉中考第31题(2010江苏南京)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

6、总司令人选的提议材料二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世界上下五千年材料三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看书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材料四 (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卫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

7、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1分)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1分)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1分)(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1分)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分)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1分)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1分)(4)材料四中的号召人应是谁?(1分)这位号召人通过哪一种建设模式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分)1945年2月,他和材料三中的“总统”共同参加了二战中的哪一国际会议?(1分)(5)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1分)33.(12分)(1)华盛顿(1分);美国独

8、立战争(1分);1787年宪法(1分);(2)列宁(1分);俄国十月革命(1分);社会主义革命(1分);(3)罗斯福(1分);新政(国家干预经济)(1分);(4)斯大林(1分);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分);雅尔塔会议(1分);(5)他们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变亦可得分)(1分)。11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第17题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影响下,近现代史上的法国、俄国和中国都发生了无产阶级为改造社会而进行的探索实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无产阶级

9、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有何意义?( 4 分)(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为改造社会进行的探索实践中,第一次获得的胜利是什么?领导者是何人?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贡献?(4分)(3)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时期传入中国的?在其影响下,距今90 年前发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请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中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思想理论成果。(6分)(4)根据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请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实践,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 分)参考答案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分)巴黎公社;

10、( l 分)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l分)(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分)列宁;(1分)实施新经济政策;(l分)建立苏联。(l分)(3)新文化运动时期(1918年); ( l 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l 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2 分)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2 分)(4)提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坚持改苹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分)(此问答案,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给分)(8分)1921年,苏俄发生大规模的饥荒使年轻的美国百万富翁阿曼德.哈默大为震惊,他立刻购

11、买了小麦运到苏俄销售。列宁知道后邀请他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列宁:“你在我国旅行过吗?”哈默:“我刚在饥荒地区和乌拉尔呆了一个月。”列宁:“是的,饥荒,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用这些来使我们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对不对?”哈默对列宁谈起了访问乌拉尔区的印象。他认为,俄国的物资和人力都很充足,许多工厂的状况比他预计的要好。列宁:“不错,问题就在这里。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指出1921年苏俄政策的重大调整

12、。(2分)(2)列宁为什么说我们需要美国?(6分)参考答案 11年广东佛山中考第18题(1)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2分。)答新经济政策同等给1分。(2)国内战争造成经济的严重破坏利用美国等外国资本和技术促进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答对其一得2分)答“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宜新的形势”等同等给分。答“学习资本主义市场(商品)经济模式”同等给分。答“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同等给分。改革图新:请将下面图表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7分)改革名称改革内容改革作用或影响 奖励耕战;建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官吏。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实行有

13、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废藩置县;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 ,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 国家。 列宁领导下,1921年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参考答案 A 11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第22题(7分)商鞅变法县制查理马特改革明治维新文明开化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每小题1分,共7分)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4小题、15小题均为10分,共计20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

14、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扎伊翁契科夫斯基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它却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2)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2分)材料三:国内战争和反外国武装干涉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处于新的危难困境之中。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3)面对材料三所说的“危难困境”,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4)通过上述材料和回答,你能得到哪些启示?(4分)参考答案 11年安徽芜湖中考第14题(1)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2分)(2)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2分)(3)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分)(4)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要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改革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