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接口的基本概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67187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接口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机接口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算机接口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算机接口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算机接口的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接口的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接口的基本概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接口:接口就是连接CPU与外设之间的部件,它完成CPU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传送。还包括辅助CPU 工作的外围电路。(课本上的定义):微机接口就是微处理器 CPU 与“外部世界”的连接电 路,是 CPU 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2)为什么使用接口?a.外设品种繁多;b.工作速度快、慢不一;c.信号类型和电平种类不同;d.信息结构格式 复杂(3)接口的功能1)执行 CPU 命令的功能; 2)返回外设状态的功能; 3)数据缓冲功能; 4)信号转换 功能; 5)设备选择功能; 6)数据宽度与数据格式转换功能(4)接口的组成硬件(予以支撑)+软件(予以驱动); 2)硬件电路 A

2、. 基本逻辑电路; B. 端口地址译码电路;C. 供选电路 3)软件编程:初始化程序段、传送方式处理程序段、主控程序段、程序终止与 退出程序段、辅助程序段(LED, LCD)(5 )接口电路的结构形式固定式结构,半固定式结构,可编程结构,智能型结构(6) CPU 与接口交换数据的方式1、查询方式(cpu不太忙,传送速度不高)2、中断方式(cpu任务比较忙,适用于实时控 制,紧急事件的管理)3、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DMA)(高速大批量的数据传送)第二章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一、I/O 接口的定义:I/O接口是一电子电路(以IC芯片或接口板形式出现),其内有若干专用寄存器和相应的控制 逻辑电路构成

3、.它是CPU和I/O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媒介和桥梁.二、I/O接口的功能:进行端口地址译码设备选择;向CPU提供I/O设备的状态信息和进行命令译码;进行定时 和相应时序控制。; 对传送数据提供缓冲, 以消除计算机与外设在“定时” 或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提供计算机与外设间有关信息格式的相容性变换。;提供有关电 气的适配;还可以中断方式实现CPU与外设之间信息的交换三、I/O端口的定义:是I/O接口中可通过编程实现寻址并进行读写的寄存器。CPU与外设之间交换信息具体是 通过I/O端口来进行的。一个外设与 CPU 交换信息往往需要几个端口:数据,控制,状态;四、I/O端口编址方式:A、统一编址:i/

4、o端口雨存储器地址单元统一编址,是从存储器空间分出一块空间作为i/o 端口地址。统一编址的特点(1)主存单元与I/O端口一起编址。(2)根据地址区分访问是I/O端口还是主存。(3)系统中可以不设I/O指令。统一编址的优缺点(1)指令兼容性,存储器指令也可用于I/O数据。( 2) I/O 接口有较大的编址空间。(3) I/O 部分的控制逻辑比较简单。(4) 减小存储器的空间,指令长度比专门10指令长。B、独立I / 0的编址方式i/o端口与存储器地址单元分开独立编址。I/O地址是系统单独配置的地址空间1:特点(1) 主存单元与 I/0 端口分开寻址( 2) 设置 I/0 指令( 3) 指明是访问

5、 I/0 端口,还是主存单元?2:优缺点:(1) 独立的控制结构,使其可与存储器分开进行设计。(2) 单独的 I/0 指令,可与访问存储器的指令区分。( 3) 指令地址较短,所需译码硬件较少。(4) 指令格式较短,执行时间也短五、I/0 端口访问所谓对端口的访问就是CPU对端口的读/写。将端口的数据传送存储器六、I/0 端口地址分配1、I/O接口硬件分类:系统板上的I/O芯片;I/O扩展槽上的接口控制卡2、I/O端口地址分配范围:PC微机I/O地址线可有16根,对应的I/O端口编址可达64k字 节,其端口地址译码是采用部分译码法,即只使用了低10位地址线一个AA9,故其I/O 端口地址范围是0

6、000H003FFH,总共只有1024个端口。七、I/O端口地址选用的原则 凡是被系统配置占用了的地址一律不能使用; 未被占用的地址,用户可以使用,但厂家申明保留的地址,不要使用。 用户可使用 300H31FH 地址。八、I/O端口地址译码A、IO端口地址译码电路的作用:把地址和控制信号进行逻辑组合,从而产生对接口芯片的 选择信号。B、I/O 地址线用作端口寻址时,高位地址线和低位地址线各有什么用途?如何决定低位地 址线的根数?高位地址线与CPU的控制信号进行组合,经译码电路产生I/O接口芯片的片选信号CS。实 现系统中的片间寻址。低位地址线不参加译码,直接连到I/O接口芯片,进行I/O接口芯

7、片的片内端口寻址,即寄 存器寻址(IO端口) 低位地址线的根数决定于接口中寄存器的个数。从系统的角度考虑,低位地址线的根数应该 由系统中含有寄存器数目最多的接口芯片来决定。九、I/O端口地址译码电路的两种结构形式:固定式端口地址译码:固定式端口地址译码电路译出的i/o地址不能改变,一旦与其他设备 地址发生冲突,就不能工作。开关式端口地址译码(可选式):开关式端口地址译码地址可通过地址开关加以改变,若发生 地址冲突,可通过地址开关更换地址,避免冲突。十、端口地址的复用:a输入输出指令法:数据输入reg/数据输出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b特征位法; c特定顺序法;d索引法:emos。数据口

8、,索引口第三章 定时/计时技术一、定时与计数器的概念A、定时器:在时钟信号作用下,进行定时的减“1”计数,定时时间到(减“1”计数回零), 从输出端输出周期均匀、 频率恒定的脉冲信号。由上述可知,定时器强调的是精确的时间。 定时举例:一天24小时的计时,称为日时钟。在监测系统中,对被测点的定时取样。 在读键盘时,为去抖,一般延迟一段时间,再读。在微机控制系统中,控制某工序定 时启动。B、计数器:在时钟信号作用下,进行减电计数,计数次数到(减“1计数回零),从输出 端输出一个脉冲信号。计数举例:对零件和产品的计数;对大桥和高速公路上车流量的 统计,等等。二、微机系统中的定时的分类 微机系统的定时

9、可以分为内部定时和外部定时: 内部定时是指计算机本身运行的时间基准或时序关系,计算机本身是按照严格的节拍执行 的,内部定时是由epu硬件结构决定的,用户无法更改,并且内部定时的单位很小,为ns, us;外部定时是外部设备实现某种功能时,本身所需要的一种时序关系,外部定时是由用户 根据外设的需要设定的,因此,外部定时是随外部不同而变化的。外部定时的单位比内部大, 一般为 ms, s。三、时序配合:用户在考虑外设和epu连接时,不能脱离计算机的定时要求,即应以计算机的时序关系为依 据,来设计外部定时结构,以满足计算机的时序需求,这叫做时序配合。四、外部定时的两种方法:1.软件定时 通过软件指令周期

10、方法定时,如执行循环程序,优点:不需要增加硬件,编写相应的延时程 序以备调用。缺点:增加CPU负担,通用性差,一般用于短延时.2 硬件定时(采用可编程通用的定时计数器或单稳延时电路产生定时或延时) . 由于外部定时器是独立于 epu 工作的,因此,硬件定时不占用 epu 的时间,定时时间可长可 短,使用灵活。尤其是定时时间固定,不受epu工作频率影响,定时程序具有通用性。硬件可以分成:a不可编程硬件定时。采用中小规模IC构成不增加CPU负担,成本低,定 时值不可改变。b可编程硬件定时。采用可编程计数器完成,软件可改变计数值。五、8253 定时器的特点:1、既可以作定时器用又可以作计数器用,一个

11、器件两种用途。 2、片内有 3个独立的 16 位长度的计数器,最大可计数65536个数。 3、是减法计数器,只能作减法计数(倒计时), 不能做加法计数(正计时)。 4、计数码制有二进制和十进制两种计数方式。 5、有六种工作 方式,能适用不同用途的计数或定时需求。6、计数或定时过程不受epu控制,这给用户在 设计微机应用系统外部定时带来很大的好处。六、8253 初始化编程包含哪两种进程: (1)写工作方式控制字; (2)设置计数初值七、8253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区分不同工作方式的特点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3 方式 最普遍?方式0计数结束时中断,作事件计数器;方式1可编程单稳态触发器;方式2周期

12、性负 脉冲输出(分频器、速率发生器);方式3方波发生器;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方式5 硬件触发选通。可以从基本功能、输出波形、启动方式、初值重装和gate信号的控制作用几个方面来体现。 因为3方式输出1:1的方波或近似方波,所以其用的普遍。(附3的功能:(1)工作在方式3 , 引脚OUT输出的不是一个时钟周期的负脉冲,而是占空比为1: 1或近似1: 1的方波;当 计数初值为偶数时,输出在前一半的计数过程中为高电平,在后一半的计数过程中为低电平。 (2)由于方式3输出的波形是方波,并且具有自动重装计数初值的功能,因此, 8253一旦 计数开始,就会在输出端OUT输出连续不断的方波。)八、波特率时钟

13、发生器求定时器常数,其中Tc为定时器常数。Tc=CLK/(baud*factor); factor 是波特率因子, baud 是波特率第五章 中断技术一、中断的定义:中断:由于某个内部或外部的事件发生,CPU中断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 而转去执行处理该事件,处理完后,再回到原程序继续执行,这过程称为中断。二、中断的基本过程:中断请求一中断响应一中断服务一中断返回三、中断优先级排队:中断优先权排队:当有多个中断源同时请求时,CPU就要识别出是 哪些中断源有中断请求,辨别和比较它们的优先权,先响应优先权级别最高的中断申请。这 种把多个中断源按轻重缓急的优先处理权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称之为中断优先权

14、排队。 什么是中断优先级?为什么要进行优先级排队?微机中优先级排队的顺序是怎么样? 中断优先级是根据任务轻重的缓急,给每一个中断源指定的一个优先级别,任务紧急的中断 分配高优先级,任务可以暂缓的分配低优先级。安排中断优先级的目的是当有多个中断中断 源同时申请中断时,cpu就按中断优先级别的高低排队顺序来依次响应和处理中断问题,以 便系统那些需要实时处理的任务得到及时的处理。有高到底的排队顺序:内部中断和异常-软终端-外部不可屏蔽中断-外部可屏蔽中断四、中断嵌套:若 CPU 正在处理某一中断过程时,出现了级别更高的中断请求, CPU 应能停止执行级别 低的中断服务程序而去处理级别更高的中断,等高

15、级别中断处理完,再处理未处理完的低级 中断,它处理完,再回到主程序。这种方式称为多重中断或中断嵌套。五、找到中断服务程序的两种方法: 1、程序查询中断2、向量中断六、中断向量和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就是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包括服务程序的段基址CS (两个字节)和服务程 序的偏移地址 ip(3 字节)。而中断向量表:把系统中所有的中断向量集中起来,按中断类 型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放到存储器的某一个区域内。这个存放中断矢量的存储区为中断向量表 中断向量的装入: 分系统装入和用户装入两种情况:系统设置的中断服务程序,其中断向量由系统复制装入。 其中 bios 提供的服务程序,其中断向量是系统加电后由 bios 负责装入;由 dos 提供的服务 程序,其中断向量在启动dos时由dos负责装入。用户开发的中断系统,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其中断向量由用户负责人装入,其方法可以 采用 mov 指令直接对中断向量表中填写中断向量。用户直接装入中断向量的做法只在单板 微机中使用,而pc机不采用。七、中断类型号及其作用: 中断号(中断类型号)是分配给每个中断系统中每个中断源的代号。中断号的作用:其一、 cpu需要通过中断号形成一个地址指针,才能在中断向量中找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以便实现程序的转移。其二、应用程序进行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