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优秀教师致敬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666093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优秀教师致敬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向优秀教师致敬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向优秀教师致敬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向优秀教师致敬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向优秀教师致敬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向优秀教师致敬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优秀教师致敬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优秀教师致敬暑期师德学习体会教师,这个平凡的名称,在四川这个普通之地却显得那么伟大。古人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新时代的教师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这个金光闪闪的职业光辉。潭千秋,这个地震来临之前还鲜为人知的名字,也许没有地震,这会儿他正在享受天伦之乐;也许没有地震,他还在自己的讲台上,默默地耕耘着,体现自己的价值。默默无闻,兢兢业业,这是一种爱,一种付出。这种平凡的爱,是一个人道德最根基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品德的内在真实外显。在大灾面前,逃生是一个人的本能。人具有一丝不苟的求生欲望。而在生与死的边缘,人的生存永远偏向生的出口。要战胜这种本能,何等容易。它需要人超意志的意识,

2、正因为平时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付出,在那漫天卷地的大灾面前,潭千秋用自己的钢铁般的身躯挡住了那一块坚硬的砖头和水泥板。刘亚春,北川中学的校长。这个一向严谨、认真,甚至严肃得让人生畏的校长。也许在这之前,也有很多人对他的工作方式有所抱怨。在应急中,他抛下了抢救妻子和儿子的希望,带领全校师生,挽救了一个个生命,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我深深地被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震撼着,他们不愧是育人的模范、学习的榜样。在他们身上,谱写了一曲曲爱岗敬业的时代最强音。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普通老师,我

3、目睹了这些优秀人民的光荣举动,我感愧于自己平时对工作的抱怨,对孩子犯错误时,自己恨铁不成钢的缺少耐心的指责。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差距,看到了不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用实际行动来学习他们。在工作中,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个快乐、自立、能够张扬自己个性,那就需要我们用爱心教化人格,细节养成习惯,从而使我们的同学们懂得爱自己,自立自强,爱他人,爱生活,爱集体,勇担责任。他的精神意义在于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光辉,它让我们看到了教书育人的崇高与神圣,让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找到了精神家园的方向,让我们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相信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会涌现出更多的像苟老

4、师一样“平凡”的人,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和更坚定的信念。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一定要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师德的具体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治学态度,以良好的自身修养教育、感染、培养学生,更要用心感受、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成为最受学生尊敬和最值得学生信赖的人;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做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优秀教师。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时间将定格在中国历史的史册里,而四川人民这种不屈不扰的精神将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我愿意为它跳动的音符贡献自己。他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每一位生者。(徐晓英)铭记英雄教师壮举弘扬奉献精神2008年

5、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让世人震惊的8级地震。瞬间,房倒屋塌,山崩地裂,昔日美丽的城市在那一刻成为废墟,多少灿烂的笑容定格在那一刻!多少美丽的故事成为永恒!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在残酷的背后,很多老师的壮举如同黑暗中顽强的一柱烛光,刺破了那残酷的黑暗。他们用生命雕刻出师德丰碑;他们用舍生忘死的英雄壮举诠释了师爱的崇高与伟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了无数震撼人心的悲壮史诗,给世人留下了无数温暖人心的感人事迹。 德阳市教师谭千秋毅然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四个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在地震时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聚源镇教师在地震时

6、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广安的特岗老师为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平通中学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在地震时招呼所有学生快跑,自己却留在了最后;什邡市小学教师袁文婷为了救学生,将自己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6岁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撞击着我的心灵,一幕幕悲痛的画面让人泣不成声;一桩桩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激励着活着的每一个人。也许,地震中,像这样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也许,地震中,像这样英勇无畏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鲜为人知。但在危难面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也许,正因为有了这种无私无畏的高贵精神、这种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辉、这种对他人生命的无限敬畏、恃重、关怀

7、与爱护,我们在看到这些报道时,才都不禁心生敬意。 我们不能苛求每个平凡的人都用崇高的品德感天动地。但我们可以套用一首歌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作为教师,作为育人的使者,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加广泛,我们要以抗震救灾英雄教师为榜样,以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发扬奉献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无愧人民的光荣教师。平凡中闪耀着动人的光芒-听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有感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四川省德阳东汽中学的教导主任谭千秋老师,在最危难的时刻, 用身体为他们挡住了水泥板和烂砖,守护着学生、陪伴着学生!直至生命

8、的终结也不停歇.像妈妈一样的张红梅老师抱着一个又一个小朋友跑出教室,而对于自己的孩子,却只是不停地安慰.为学生留下“生命通道”的张家春老师看着还留在教室里的学生,他没顾及自己头顶的楼板马上就要坍塌。用自己的身躯托起门框,撑起了孩子们求生的希望。一个又一个的学生从他的臂下穿过。四十几个孩子逃过了死亡厄运。年轻的羌族儿子就用这种方式,用自己的生命讲完了人生“最后一课!”北川中学的李佳萍老师奋力把学生往外推,成功地疏散了30多名学生。而她自己却没能逃出听到这里,看到这里,我的内心再也不能保持平静,想起地震来临的那一幕,像他们一样,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教师。他们,用自己的肩膀,为学生顶住从天而降的灾难;

9、他们,用自己的怀抱,给了学生最广阔的温暖;他们,更用自己的真爱,给学生留下生之光明。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亲人,保住了学生,保住了他人.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深深为这些教师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觉得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为学生奉献的高尚的师德情怀。通过这场地震灾难,我不但看到了人类灵魂的伟大,更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团结,她再次向世界人民宣告了中国人民是不会被任何困难压倒的,中国是一个强大的人性化的国家。人间大爱,洋溢天地之间。英雄们用生命诠释了“教师”这一称呼的分量!铸就了人民教师的灵魂.反思自己,我应该做些什么?正如中央电视台记者所说,灾区不需要我们的眼泪,我能做的,是

10、在平凡的岗位上,深怀爱生之心,立足本职,乐于奉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把每一件普通的事做好,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学习抗震救灾英雄体会在5月12日汶川地震的生死关头,老师们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拼死保护学生的生命;他们不顾个人和家人安危,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义无反顾奋力抢救危难中的学生;他们强忍悲痛,坚守岗位,竭尽全力,顽强拼搏,历尽艰险,迅速组织受困学生安全转移,投身灾后重建,恢复正常教学。灾区广大教师为保护灾区学生生命安全,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我们学校了开展向这些英雄学习的活动,通过学习我认为怎样才能迅速成为一名适应当代潮流的合格教

11、师呢?我认为一个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各方面: 第一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老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中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甚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只有明师德、铸师魂,真正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事迹中体现的博大情怀,才能成为未来的合格教师。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我们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第二在教学工作中要作到对教师职业的虔诚,抵挡住各种各样的诱惑,执着于教育不动摇,甘当人类灵魂工程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第三

12、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教师要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处学到“源头活水”的知识。 第四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更应该不断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当然,爱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活动。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与痛苦。教师首先应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其次教师要以心换心,与他们沟通情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我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是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所以作为我们个人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打破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要时刻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