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665183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新课标中提出:“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是学习数学的基础。20以内数的学习和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基本运算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将来的加、减、乘、除,还是开方、乘方等复杂的计算,都离不开20以内数的口算这个基础。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2、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尤其是低年级阶段,以内,以内的加减法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在低年级给孩子打好基础至关重要。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训练不容忽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我们上城的几个老师在一起讨论交流了许多方法。我觉得颇有感受,我又去查阅了一些资料,现整理如下:一、 加强直观演示,强化算理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从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运算。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用不同的感官接受新知识,再通过智力活力整理逻辑,以达到提高口算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我可采用多媒体演示,小棒操作,图片拼贴等直观演示手段,让学生通过直

3、观演示,强化理解口算方法的算理,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如我在讲授9加几这节课的内容时,由于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比较抽象,运用其他教学手段,不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因此,如何计算9加几,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自己进行探索,通过小组探讨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小组汇报的各种方法,并通过学生摆弄学具,在操作中体会、理解凑十的过程。也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二、加强方法指导,培养理解能力。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在口算教学中,尽快促使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关键是教师指导要得当。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提高口算速度,首先要教给他们正确合理的算法。如10以内的口算,主要是

4、掌握数形结合,达到熟练。20以内的加减法,思维方法主要是“凑十法”或“破十法”,可以用手指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来,五五凑成一双手”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巧,使学生掌握最佳学习方法,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增强学习的兴趣。其次就是需要每天在课堂上坚持训练,达到熟练。三、加强思维训练,引导发现规律。整数、小数、分数运算中都要用到口算。但有些计算题,虽不能直接口算,但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式数据的特点、运算规律和运算符号,进行恒等变形,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掌握口算规律和技巧。因此,教师在口算教学中,要注意研究教材,发掘教材中带规律性的内容,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思维的“

5、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自主地发现知识规律,获取口算技能。四、加强形式创新,增强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口算技能,提高计算能力,就必须在口算经常化的基础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加强学习训练的积极性。例如,在新授课前,教师可以用翻版卡片、口算表等训练学生口算,并让他们说出有代表性的题目的口算过程;在解答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算式的数字特点,分类施教,凡是能口算的地方,就应适时引导学生口算;在巩固练习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口算练习,如利用“( )3+1,( )=5-2,( )6-0”等“动脑筋填空”形式进行口算,强化学习

6、效果。此外,还可以采用全班或小组开火车、对口令、接力赛、找朋友等游戏性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算的热情”,稳定提高口算能力。五、运用多种方法,逐步形成技能低年级儿童思维表象性强,易定势,一旦得不到合理训练,很难形成技能,因此在口算训练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视算听算结合练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用眼看题,用脑算题,用口读题说出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计算方能算出得数。我在每节课之前经常利用几分钟进行视算或听算,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的同时参与,使其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并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发展。将视算和听算经常调换交替使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

7、趣,这也为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个别集体分别练在集体练习的同时,针对部分思维慢、接受能力弱,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则利用课后时间,不厌其烦的先教会他口算方法,再让他们与水平相当的学生进行口算比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并从中找到学习的自信心。利用家校路路通和家长联系,指导家长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和退位减法表整理放大贴在床前,让孩子在睡前、早起时,抽出几分种,读一读、记一记,再配合适当的奖励。这样持续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口算的速度、正确率也就大大提高了。3、新旧知识同步练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也快。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新旧知识同步练习的方法,减少了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如在

8、教完20以内退位减后,我出示一组这样的口算题4+9= 134= 139= 或6+=14 146=这样的练习使新旧知识能互相沟通,也加深了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巩固,减少了知识的遗忘。此类训练可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又复习旧知识,同时还能进一步认识加、减之间的关系,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4、记忆规律灵活练对于个别记忆差、效率慢的学困生,就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有这样的几道口算题:6+7=,7+8=学困生算不出、记不住。针对这样的题目,我帮学生制作成这样的卡片:6+7=,7+6=;7+8=,8+7=督促学生每时每刻都拿出来读一读、记一记。在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又把卡片制作成:6+7=,7+6=,136=,137=;7+8=,8+7=,138=,137=通过有联系有规律的记忆练习,学生的口算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最后,我们还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提高孩子口算能力的重要,让孩子在家中要多做口头上的练习,而不是笔头上的练习,如读口算练习。总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口算技巧,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寻求最佳捷径的思维习惯,而对于、以内的口算训练,一定要不断强化,加强孩子的真正的口头上的计算训练。慢慢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2011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