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659701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 号: 课 程 设 计题 目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学 院理学院专 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 级姓 名指导教师2012年1月2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电信科xxx班 指导老师: 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题目: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初始条件:直流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技术要求:设计一种波形转换电路,要求产生频率可调的方波,并且能够实现方波转换为三角波。测试并且记录下不同频率下的方波和三角波的波形图,以及输出电压值。2、 主要任务:(一)设计方案(1

2、) 按照技术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种)并进行比较;(2) 以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LF353为主,设计一种波形转换电路(实现方案);(3) 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预答辩;(二)实现方案(4) 根据设计的实现方案,画出电路图;(5) 查阅资料,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和参数;(6) 在面包板上组装电路;(7) 自拟调整测试方法,并调试电路使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8) 撰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任务书目录(自动生成)正文:1、技术指标;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3、实现方案;4、调试过程及结论;5、心得体会;6、参考文献成绩评

3、定表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20周21周20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现方案)并答辩;21周:按照实现方案进行电路布线并调试通过;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负责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1 技术指标设计一种波形转换电路,要求产生频率可调的方波,并且能够实现方波转换为三角波。测试并且记录下不同频率下的方波和三角波的波形图,以及输出电压值。2 设计方案及其比较2.1 方案一先设计一RC正弦波振荡器产生一频率可调的正弦波,再用过零比较器将其转换为方波,最后用积分器将方波转换为三角波,

4、整个电路由三部分组成。 1)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1 RC正弦波振荡器, 该电路利用自激振荡产生正弦波,其频率为f=1/2RC,故调节滑阻R即可实现频率调节,并且由幅值平衡条件可算出,输出电压的幅值由运算放大器两端的偏置电压决定。 2)将所产生的正弦波转换成方波,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2 过零比较器 上图为一过零比较器,由于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很大,可近 似为无穷大。当输入信号Vi0时,输出信号Vo趋于负无穷大;当Vi0时,输出Vo趋于正无穷大。由于输出电压受运放偏置电压限制,故。 图中R1、D1和D2为输入保护电路,R1为限流电阻,防止输入信号过大损坏运算放大器, D1

5、和D2为输入保护二极管,限制输入电压幅度。输出回路 R2为限流电阻,D3和D4作稳压管用,完成输出电压双向限幅。输入正弦波即可在输出端产生方波,频率与正弦波相同。 3)方波转换成三角波,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3 积分电路 上式表明,Vo-Vi为积分关系,负号表示输入和输出信号相位相反。当Vi为定值时,电容将横流充电,输出电压为: (1)可见Vo与t呈线性关系,当输入方波信号Vi时,输出端即可得到三角波信号Vo,其幅值为,其中T为方波信号的周期,频率与方波信号相同。4) 整合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4 方案一整合电路 在上图中由由自激振荡在第一级运放输出端产生正弦波信号,将其输入到中间部分的过

6、零比较器即可得到方波信号Vo1,再将Vo1接到到积分器的输入端,即可在输出端Vo2得到三角波信号,同时调节滑阻RV1和RV2即可调节方波和三角波的频率。2.2 方案二设计一方波发生器,再将其产生的方波通过RC电路转换为三角波,整个电路由两部分组成。1) 方波发生器,产生频率可调的方波,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5 方波发生器上图为一方波发生器,由电压比较器设计而成,该电路具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其中正反馈系数为 (2)方波周期由此可知,只需调节滑阻R即可调节输出的方波信号的频率。图中D1,D2作稳压管用,以稳定输出电压的幅值,故输出电压的幅值由稳压管的击穿电压决定。2) 将方波信号转换成三角波信号,

7、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6 RC串联电路 由于该电路中具有延迟环节,电容充满电需要一定的时间,由公式可得将电容充满电所需时间为 (3)设输入的方波信号的周期为T,则只需适当地设置R和C的参数使之满足即可保证电容一直处于充电或放电状态,这样就能使电容两端电压与时间成正比,呈线性关系,由于输入的方波信号的上限电压和下限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可在输出端Vo输出三角波信号,其频率与方波相同,幅值为。3) 整合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7 方案二整合电路在上图中由方波发生器在第一级输出端Vo1处产生方波,所产生的方波通过RC串联电路在Vo2端产生三角波,方波和三角波的频率可由滑阻RV1调节。2.3 方案

8、比较方案一首先利用自激振荡产生一正弦波信号,再使用比较器间接地产生方波,方波转换为三角波的环节则使用积分器,利用运放产生三角波。而方案二则采取利用方波发生器直接产生方波,在将方波转换为三角波时则使用RC串联电路,利用电容的迟滞特性产生三角波。方案一原理简单易懂,所产生的波形也比较稳定,但构造复杂且不易调频,相比之下方案二的电路则显得简单整洁,调节频率只需调节一个滑阻,但产生的三角波不及方案一标准。3 实现方案实现方案综合了方案一和方案二,取优除劣,采用方波发生器和积分器的组合电路,即能直接产生方波,也能输出比较标准的三角波,同时保证了整个构造简单整洁,便于布线,更具可行性。其电路如下图所示:

9、图3.1 实现方案该电路的前级部分为一方波发生器,由施密特触发器以及少量电阻、电容元件组成,并且具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该电路的正反馈系数为 (4) (5)在接通电源的瞬间,输出电压究竟是处于正向饱和或是负向饱和,这是随机的。假设初始输出电压为负向饱和,即,则加到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而加于反相端的电压由于电容C上的电压不能突变,只能由输出电压Vo1通过负反馈电阻R按指数规律向C充电来建立,显然0。当越来越正,直到比还大时,输出电压立即从正的饱和值翻转到负饱和值。如此循环下去即可形成方波输出,根据一阶RC电路的三要素法有 (6)输出方波高电平的时间间隔为 (7)输出方波低电平的时间间隔为

10、(8)则方波的周期为故其频率可由滑阻R调节,输出方波的幅值由运放所加偏置电压确定。该电路的后半部分为一积分器,由运放、电容和电阻组成,利用“虚短”和“虚断”两条法则求Vo2-Vo1的关系,有 (9) (10)由节点电流法可知 (11) (12)由上式可知Vo2-Vo1为积分关系,当Vo1为定值时,电容将恒流充电,输出电压为,由此可知Vo2与时间t呈线性关系,当输入由方波发生器产生的方波信号Vo1时即可产生频率与方波信号相同的三角波信号Vo2。 该电路所采用的运算放大器为LF353,为一双运放,其引脚图如下图所示: 图3.2 LF353引脚图 如图所示,LF353由两个运放组成,故接线时只需使用一组引脚,且不能交错使用。电路中的电容C可在方波比较器中产生延迟环节,使得反相端的电压不能突变,由此产生方波。滑动变阻器R可以调频并作为方波发生器中的负反馈环节,电阻R1和R2则作为正反馈环节。电容C1和电阻R3为积分器的组成部分,可以决定三角波的幅值。布线图如下图所示: 图3.3 布线图4 调试过程及结论调试过程:开始实验后,首先连好地线,调节正负电源,用示波器监测输出端Vo1和V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