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要的是葫芦.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65954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我要的是葫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4我要的是葫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4我要的是葫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4我要的是葫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4我要的是葫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我要的是葫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我要的是葫芦.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4 我要的是葫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识字6个,写字8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与结果,收到思想教育。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白做任何事都应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句。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明白那个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媒体及教具准备1制作课文插图课件。2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葫芦的资料。 3生字词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出示葫芦师:谁

2、知道这是什么?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师适时引导说出葫芦藤得样子:茂盛的绿叶2、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1、师老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初读课文的方法。2、全班识字,交流识记生字的巧方法。(预设:“葫芦”是一种植物,所以是草字头,“葫”的下面是“胡”字,提示了“葫”的读音;谢谢别人要说话,所以“谢”是言字旁;蚜虫是一种小虫子,所以蚜虫的“蚜”是虫字旁、)(师适时对识字方法进行归类。)3、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认识的组员奖一朵小红花。4、游戏巩固识字效果;“识字小擂台”(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1、师:我们把

3、字宝宝送回“家”中,你还能认识吗2、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感情。(读书方式:单独读、几人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3、检查读。以小组汇报的方式读,互听互评,师随机指导朗读。(四)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师:谁想给大家读一下第一自然段?2、种葫芦的人喜欢小葫芦吗?你从哪看出来的?找出来一读,注意读出喜爱的语气。3、谁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讲小葫芦生长的过程?(四)作业:画一画这些可爱的小葫芦,注意“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六、设置情景,拓展语言思维。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

4、呢?第二课时(一)检查,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认读。(二)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1、种葫芦的人有什么样的希望?理解“自言自语”“赛过”结合这两个词体会人物语气、心情。2、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种葫芦人心里是怎么想的?3、邻居给了他什么建议?种葫芦的人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注意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结合课文内容,观察插图,想象邻居和种葫芦人的表情、心理。先小组内读,再班内读。课件演示卡通人物,学生配音读。4、叶子上生了蚜虫,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谁的想法对,为什么?先小组内讨论 ,再全班讨论。5、结果怎么样?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师引导学生感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葫芦,

5、不管叶子,是得不到葫芦的。”(三)作业:给爸爸妈妈讲讲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第三课时指导书写生字。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比较简单的字可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同学,比较难的字师可讲解、示范。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6、练习:边读边写。(明确读课文的要求:初读课文的三步:一轻生或不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标上自然段;二圈出生字,用巧方法识记;三再读课文,读通顺句子,把读不懂的

6、地方画出来(读的同时课件演示:长满绿叶的葫芦藤葫芦藤上开满雪白的小花葫芦藤上结出小葫芦。)给学生直观感受表演就是要求学生辅以表情、动作,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通过表演学生不仅能够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更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因为用怎样的动作、神态,用什么样的语气,都要经过学生的思考与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说,演得像不像,直接反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细长的葫芦藤可爱的小葫芦雪白的葫芦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