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65718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作者:李国芳单位:长治市中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超声所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50例被临床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为84%(42/50),误诊5例,漏诊3例。本组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可归纳为弥漫型、前壁型、后壁型和局限型4型。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40%

2、60%的痛经患者与此病有关。既往主要靠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诊断,以此了解子宫肌壁内部的变化而诊断率很低。本组对3年来我院诊治的50例患者的子宫声像图进行分析,以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诊断符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腺肌病病例50例。年龄28岁52岁,平均年龄41岁。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均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渐进加剧的痛经史,妇科检查扪及均匀增大而质硬的子宫,并有压痛,超声检查有典型图像,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并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证实。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Philips飞凡彩色超声多普勒诊

3、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5.0 MHz;分别于经期第2 d3 d及月经干净后第3 d5 d进行超声检查。检查前嘱患者饮水500 mL700 mL,使膀胱适应充盈,患者取仰卧位,在耻骨上缘作纵、横、斜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子宫大小、形态、边缘状况,内部肌层回声特征,内膜线位置,厚度及附件情况,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病变内的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并记录或摄片记录。 2 结果 2.1. 经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中,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42例,诊断符合率为84%(42/50),其中误诊为子宫肌瘤3例,子宫肥大2例,漏诊3例。本组子宫腺肌病声像图表现为弥漫型8例(16%);前壁型7例(

4、14%;后壁型17例(34%);局限型10例(20%);以上各型声像图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见表1。表1 子宫腺肌病超声声像图类型与病理诊断对照 2.2 超声表现 2.2.1 弥漫型:本组8例,病变广泛分布于子宫前壁和后壁肌层,子宫呈弥漫、均匀增大,三径之和大于15 cm,但大小不超过妊娠2个月;宫腔内膜线居中,子宫肌壁增厚,子宫肌层回声分布不均,有两种表现:一种为光点粗糙,其间夹杂有小的低回声区呈蜂窝状;另一种光点回声粗糙增强外,且可见小的片状不规则无回声区,这是由于小的囊状积血所致。 2.2.2 前壁型:本组7例,病变广泛分布于整个子宫前壁肌层,前、后壁厚度之比≥2.51,子宫呈不对

5、称性增大,向前方隆起,宫腔内膜线后移,后壁肌层回声正常,前壁肌层普遍增厚,回声不均匀,整个宫腔内回声减低。 2.2.3 后壁型:本组17例,病变广泛分布于整个子宫后壁肌层,前、后壁厚度之比≥12.5,子宫呈不对称增大,向后方隆起,宫腔内膜线前移,前壁肌层回声正常,后壁肌层普遍增厚,回声不均匀,多呈栅栏状衰减,致使整个子宫内回声减低。 2.2.4 局限型:本组10例,又称腺肌瘤。病变局限分布于子宫前壁或后壁肌层,子宫不规则增大,子宫形态欠规整,局部隆起,子宫肌层内可见单个或多个不均匀略高回声病灶,伴少量声衰减或呈栅栏状衰减回声,周围肌层回声正常,病灶与正常肌层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 3 讨论

6、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尤以多次刮宫者好发,约半数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平滑肌细跑增生;彩色多普勒一般无特殊表现,有时可见子宫内血流信号增多,但由于腺肌病伴有声衰减,不容易显示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在病灶处肌层呈星点状、条状散在分布或呈放射状排列,局限型仅在病灶部位血流信号稍增多,病灶周围肌层血流分布正常。本组将50例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分析归纳为4型,临床主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周围有假包膜反射,假包膜是肌瘤周边暗淡光环,仔细、多切面调整增益,多数可显示假包膜或清晰的界限,假包膜上有环状血流信号,

7、而子宫腺肌病边界欠清晰,周围无包膜反射,病灶处肌层呈星点状、条状散在分布或反射状排列血流信号,无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声像可与之鉴别,但约有50%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 子宫肥大症:子宫肥大症病理特征为平滑肌细胞肥大,子宫纤维化,胶原纤维增生,肌层肥厚。超声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子宫内膜线居中,肌层回声均匀。当腺肌病较轻时,肌层也仅表现为稍不均匀,此时超声与子宫肥大症声像图无特异性,鉴别困难,应结合临床症状来鉴别。 子宫肉瘤:超声表现为肌层内边界不清病灶,血流异常丰富,此时与子宫腺肌病合并感染时病灶内血流异常丰富的声像极其相似,两者鉴别需结合病史,诊断性刮宫,必要时行超声引导

8、穿刺活检辅助诊断。 本组3例漏诊,该3例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子宫肌层仅表现为回声不均。2例误诊为子宫肥大症,该2例患者子宫肌层表现为回声基本均匀。3例因超声医师经验不足将子宫肌瘤的声像图误诊为子宫腺肌瘤。超声医师诊断子宫腺肌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子宫腺肌病声像图的认识程度、警惕程度及机器增益调节的高低。当患者出现子宫腺肌病的症状与体征,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子宫球形增大、质硬、经期有压痛等情况,应加强对子宫扫查,了解子宫大小、形态、宫壁、病变内部图像等,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进一步扫查子宫月经期及经后子宫大小、形态的变化。子宫腺肌病子宫多为轻度弥漫性增大,以前后径增大较为显

9、著,即使是局灶病变,其病灶边界亦常显示欠佳,子宫形态可正常,宫壁增厚尤以后壁为明显;经期子宫增大更明显,而且内部回声也有改变。当子宫腺肌病的症状与体征不明显,而子宫又有声像图改变时,诊断子宫腺肌病时要慎重。 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诊断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全面、仔细多方位检查,结合CDFI提供的子宫腺肌病病变内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密切结合临床,方能减少漏误诊的发生,提高诊断率3。【参考文献】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2781279. 谢红宇主编.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1204. 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4362.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