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656890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学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学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学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学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学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学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学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学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 - 教育文库 小学语文 农村学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 【摘要】:p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局部,是实在进步学生语文才能的重要途径。从学生开拓图书来,选择读课外书,摘录与随感相结合,交流与展示相结合,保证阅读时间等策略指导农村学生读整本书的才能。 【关键词】:p 】 阅读整本书 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策略 一、 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的”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详细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

2、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局部,是实在进步学生语文才能的重要途径。 然而,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来看,课外阅读显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老师欠缺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与检测,学生更是敷衍塞责,流于形式,我们这次问卷调查说明:只有22.7%的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也只有37.8%,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达39.3%的学生只是偶然读课外书。在读书的同学当中其中40.9%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只有28.7%是种爱

3、好,读整本书的学生只有19.3%。究其原因,很多资料文献显示电视、录象、电脑游戏、网络等群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42%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每天超过一小时,30%的同学经常上网-数据说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更喜欢前者,但是假如让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这些画面确实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开展,但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字的才能,削弱孩子的创造力。由此可见,糟糕的阅读现状更是警示所有的小学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和搞好学生课外整本书的阅读。 二、指导农村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古人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4、课外阅读材料中总会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首先挑选学生自己愿意看,乐意看的书让他们读。比方:挑选一些童话、寓言、故事书等学生感兴趣的书让他们读,他们就会被书中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深深吸引,久而久之,他们读书的胃口就会被调动起来,并且胃口会越来越大,会主动寻求读更多整本书。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1.学生选择课外书。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书呢?老师必须学生选书的方法,学会选择性地读书。要选与课文内容亲密相关的读物来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工程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

5、“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织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比方:我正在教名人故事这一单元,我就让学生课外阅读名人故事,学生不仅理解了更多名人事迹,而且从中受到深入教育,明白许多道理,积累大量语言素材,有效地实现了大语文教学。 一局部学生只喜欢看漫画书、故事书、童话书,对其他书根本不看,这些学生看课外书范围狭窄,所得是非常有限的。要指导学生选择多方面的书籍来读。如:中外文学名著、科普著作、报刊、杂志等,让学生海量阅读,获取多方面的营养。老师每学期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列一个推荐阅读清单。特别要提醒学生不要去看那些有害书籍。如网络游戏、黄色书籍等。 2

6、摘录与随感相结合。 读书不光阅读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积累作者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学写读书笔记就能到达这样的目的。学生每读完一篇好的文章,总会发现自己觉得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好词佳句,会逐步丰富学生积累,进步学生语文素养。积累多了,作文也就会写了。光摘抄不与文本互动,收效也甚微。读书读到感动处,我们有千种思绪,百般滋味,会跟着主人公笑、哭、喜、恨,此时就不能让自己的情感稍纵即逝,要赶紧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得体会,长此以往,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才能就会大大进步。长期坚持摘录与随感相结合,读书就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3交流与展示相结合。 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是漫长艰辛的历程,需要学

7、生在读书与玩耍中做困难抉择,需要克制各种诱惑,需要老师不断地给他们充电,才能持之以恒。在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时机,让他们分享读书的乐趣,体验阅读的成功。通过故事会、经典诵读、好书推荐、读书分享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外阅读心得,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学生课外阅读整本书就会形成一股热潮。 三、创设条件促进学生阅读整本书。 老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资,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展整本书的阅读。 1开拓图书来。为了弥补学生书的缺乏,老师可发动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非常方

8、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方法,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一个班的图书是及其有限的,可以组织全校班级之间图书的漂流活动,班级之间互相借阅,图数数量就会成倍增长,学生可读的书籍就很多了。充分利用社会资开拓书。每个社区都有文化站或图书馆,一些免费让学生看的书店,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看课外书。 2保证阅读时间。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适宜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方案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 四、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来。 大局部学生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以外,课外阅读的任务是没有好好完成的。老师要加强家校联络,让学生家长指导、催促学生课外阅读。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看书,看完之后,和孩子交流学习心得,并且给予表扬奖励,学生课外阅读就会长期坚持,并且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习惯养成了,将是学生一生受用的珍贵财富。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