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物理单元测试第2、3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6鲁科版必修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647419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物理单元测试第2、3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6鲁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高一物理单元测试第2、3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6鲁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高一物理单元测试第2、3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6鲁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高一物理单元测试第2、3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6鲁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高一物理单元测试第2、3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6鲁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一物理单元测试第2、3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6鲁科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一物理单元测试第2、3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6鲁科版必修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SAB=SBC ,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3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那么物体在B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A4 m/s B45 m/s C5 m/s D55 m/s2、如图所示,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在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能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 )3、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

2、过程中( )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小t(s)a(m/s2)1-112344、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为零B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C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

3、在偏近B的某点且速度为零D一直向A运动,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5、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 m/min ,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 1 mm ,则此人的心率为( )1070203040506080A80次/ min B70次/ min C60次/ min D50次/ min 6、一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5s末的速度为v,第9s末的速度为-v,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第7s末的速度为零B第11s末速度为-2vC第5s内与第9s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7、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反映了物体速度变化率的

4、大小B加速度描述物体速率变化的快慢程度C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D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8、在平直轨道上有相距为S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甲、加速度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而不互相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当a甲a乙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B当a甲a乙时,甲、乙可能相遇二次。C当a甲a乙时,甲、乙可能相遇一次。D当a甲a乙时,甲、乙可能相遇二次。9、A、B两汽车站相距60km,从A站每隔10min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km/h,如果在A站第一辆汽车开出

5、时,B站也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往A站,则以下情况中正确的是( )A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6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B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7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C如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最多能遇到11辆车。D如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最多能遇到12辆车。10、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秒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0米二、填空题S1 S2 S3 S4 S5 S6AS6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

6、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加速度的大小是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B01005001000CD平行光源 12、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 ,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象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

7、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右边数值的单位是cm)。要想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源应为 光源,滴水时间间隔必为 s.光源闪光频率为 Hz(取g=10m/s2)三、计算题13、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滴流出,在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高度,使一滴水滴碰到盘子时,恰有另一滴水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滴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的距离为h,从第一滴开始下落时计时,到第n滴水滴落在盘子中,共用去时间t,则此时第(n+1)滴水滴与盘子的距离为多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14、航空母舰以一定的速度航行,以保证飞机能安全起飞,某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时的最大加速度是a=5.0m/s2,速度须达V=50

8、m/s才能起飞,该航空母舰甲板长L=160m,为了使飞机能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多大的速度V0向什么方向航行?15、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量.图甲中仪器A 和B通过电缆线相接,B为超声波反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而仪器A为B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将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如图乙中幅度大的波形),而B接收到的由小车C反射回的超声波经仪器A处理后显示如图乙中幅度较小的波形,反射滞后的时间已在乙图中标出,其中T0和T为已知量,另外还知道该测定条件下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

9、0,则根据所给信息,求小车的运动方向和小车速度的大小.甲CAB 乙TT0T+TT0T+2TT0T+3TT+4TT016、子弹从枪口射出速度大小是30ms,某人每隔1s竖直向上开枪,假定子弹在升降过程中都不相碰,不计空气阻力,试问:(1)空中最多能有几颗子弹?(2)设在t=0时,将第一颗子弹射出,在哪些时刻它和以后射出的子弹在空中相遇而过?(3)这些子弹在距射出处多高的地方依次与第一颗子弹相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项共10小题,15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6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 CDC ABDAC ACDADABD二实验题(本题有两小题,共2

10、0分)11 答案:0.86,0.6412时间间隔;频闪; 三计算题(本题共有4小题,40分。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的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hh/4图15分析与解:设两个水滴间的时间为T,如图15所示,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 所以求得:此时第(n+1)滴水滴与盘子的距离为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4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飞机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50m/s,飞机的位移为S=L+V0t,则根据匀变速直线的规律可得:,V=V0+at。代入数据求得:V0=10m/s.即航空母舰应与飞机起飞方向相同至少以10m

11、/s的速度航行。若以航空母舰为参考系,则飞机的初速度为零,位移为L,设末速度为V1,则据匀变速直线的规律可得:。所以V0=V-V1=10m/s.即航空母舰应与飞机起飞方向相同至少以10m/s的速度航行。15. 解:从图可以看出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越来越长,说明小车远离B,即小车向右运动. 发出第一个脉冲时,设车仪相距s0,有: 经T0发出第二个脉冲,车仪相距.第二个脉冲追上车时: 由得: 16(1)设子弹射出后经ts回到原处t=0时第一颗子弹射出,它于第6s末回到原处时,第七颗子弹射出,所以空中最多有六颗子弹(2)设第一颗子弹在空中运动t1s,和第二颗子弹在空中相遇V1=v0gt,V2=v0g(

12、t11)由对称性v2=-v1,即v0-g(t1-1)=gt1-v0 解得 t1=3.5(s)同理,第一颗子弹在空中运动t2=4.0s、t3=4.5s、t4=5.0s、t5=5.5s分别与第三颗子弹、第四颗子弹、第五颗子弹、第六颗子弹在空中相遇(3)由,将t1=3.5s,t2=4.0s,t3=4.5s,t4=5.0s和 t5=5.5s分别代入上式,得h1=43.75m,h2=40m,h3=33.75m,h4=25m,h5=13.75m。 考场号_ 考试号_ 座位号_ 班级_ 姓名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答题纸 2008.10一选择题(本项共10小题,15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6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实验题(本题有两小题,共20分)11 , 。 12,。三计算题(本题共有4小题,40分。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的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415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