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年秋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I)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64701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20年秋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2020年秋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2020年秋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2020年秋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2020年秋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20年秋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2020年秋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I)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2020年秋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A . 巨鹿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淝水之战2. (2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对应的朝代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A . 商朝、秦朝、三国B . 隋朝、唐朝、元朝C . 商朝、唐朝、明朝D . 秦朝、唐朝、十六国3. (2分)赤壁之战的结果是全盘粉碎了曹操南下进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意图。以下对这次战役曹操战败原因的分

2、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曹军的兵力有20余万B . 曹操骄傲自大C . 孙权和刘备结成联盟D .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4. (2分)图中的诗句是对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局面的描写。当时主要的军阀有( )袁绍 曹操 孙权 刘备A . B . C . D . 5. (2分)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之处是(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企图南下统一全国战役均以南方政权的胜利而结束骄傲轻敌都是战败者的失败原因之一少数民族原居住地区阶级矛盾尖锐A . B . C . D . 6. (2分)图文说史: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定下“三分天下”策略。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

3、A . 长平之战B . 巨鹿之战C . 官渡之战D . 赤壁之战7. (2分)某摄制组要拍摄三国鼎立时期的电视剧,在孙权的书房中布置哪一道具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A . 史记B . 指南针C . 临摹的兰亭序D . 资治通鉴8. (2分)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其中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一次关键战役有关,这次战役是( )A . 城濮之战B . 巨鹿之战C . 赤壁之战D . 官渡之战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9.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材料二: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4、。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1)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A_;B_;C_。(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 10. (12分)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材料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

5、进行的著名战役。以少胜多:_以多败少:_(3)他进行的赤壁之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11. (20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下图):(1)图示中和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2)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3)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示意图(下图):依据右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的两种情形。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4)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填出上面图示中改革的著名人物。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改革与民族融合怎样的关系?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9-1、9-2、9-3、10-1、10-2、10-3、11-1、11-2、11-3、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