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阅读指导.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64502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阅读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阅读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阅读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阅读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阅读指导.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年级阅读指导 一些老师也许会认为阅读指导的任务重在中高段,一年级小孩子应着重在识字、写字上下功夫就行了。其实没有教一年级之前我也是这样想的。今年在刚刚送走一个毕业班后,有机会接触新教材,作为课改一分子加入到一年级语文教师的行列,一学期下来,感触颇深。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的作用。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拼音教学结束后,学生开始接触课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共有20篇课文,包括诗歌、童话、故事、短文、连环画

2、等。这些课文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我在阅读指导方面做了如下初探。 一在读中结合看图训练 一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是声情并茂的课文故事梗概。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很多字认得还不准确,多数课文要靠拼音帮忙才能读通顺。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再让学生读课文就不会感到太吃力。如在教学爷爷和小树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再说说插图中画的是什么季节?第一幅图爷爷在给

3、小树做什么?第二幅图小树给爷爷做什么?由于学生已经预习过了,加上课文的插图就是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而且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爷爷和小树的。学生体会到了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气写的,非常适宜孩子的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同时又理解了课文内容。这种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读中结合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

4、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阳光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阳光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让大家明白:阳光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了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它让孩子们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蓬勃的世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阳光还有什么作用?。

5、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讨论关于阳光还有什么作用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各抒己见。只有经历了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水平才会发生质的变化,思维能力才能切实提高。 三在读中结合说话训练 如果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的最后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一生读,读后,我说:你读得很认真,只是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头脑中没有出现“小松鼠找不到花生时的奇怪情景”。大家想象一下

6、,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结花生了没有,可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也没看到一个花生。它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呢?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涌现出许多奇特、丰富多彩的想像,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小松鼠会怀疑别人把花生摘走了;有的说,它可能想是鼹鼠骗它;有的说,它可能想今年的花生得病了,没有结花生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他们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体会了小松鼠找不到花生时的奇怪心情,这时再让学生读这句话时,学生读得很投入,读出了乌鸦非常奇怪心情。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一石三鸟。 四在读中结合表演训练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

7、的文章,及富有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四季的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满意,把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动作语言,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知道了四季的特征,再让学生说说各个季节还有什么代表性事物,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这样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五在读中结合画的训练 这里讲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

8、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时,我就让小朋友自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六个小朋友一组共同创作这幅画。因为有的学生去过北京,而有的同学没有去过,我就分别发给各组画带有不同背景的画,并准备各种图片素材,如:天安门图片,升旗的图片、放大的五星红旗图片等供学生选用。学生可以有的贴图画,有的在图上用彩色笔涂涂画画,并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评比谁的画片画得最好,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画。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听着学生的讲解,我真为学生的理解想象能力叫好。学生通过这种

9、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其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让学生再拿起书本来读,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高有低,声情并茂,把一个山村孩子渴望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一看的强烈感情读了出来。在读中结合画的训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真可谓是一箭双雕。总之,在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让每个学生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们只要把听、说、读、思、画等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就会相得益彰。这样提高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修养就不会是件难事。当然,阅读教学中的结合点不仅仅就这“五个”方面,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老师有心、有意,就会发现更多的方法。 ITEM_USER 留言ITEM_DATE我要回复ITEM_REMOVELINKITEM_CONTENT回复 取消 ITEM_USER 留言ITEM_DATEITEM_CONTENTITEM_USER 回复ITEM_DATEITEM_REMOVELINKITEM_CONTENTITEM_USER 回复ITEM_DATEITEM_CONTENT下一页上一页跟踪访问速度删除提示信息close确认删除此条日志吗? 取消确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