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644329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物流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企业物流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企业物流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企业物流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企业物流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物流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物流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 有限公司 年交易15 万吨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 。XXXXXXX 有限公司年交易 15 万吨物流项目 。1.2 承担单位 。XXXXXX 有限公司 。1.3 建设地点 。XXXXXX 产业集聚区 。1.4 建设性质 。新建。1.5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xxxx 亩( xxxxx ), 总建筑面积xxxx 。 根据项目的建设性质和规划要求,整个商贸物流中心规划为三个区域:一是仓储区xxxxxm2( 其中冷冻冷藏库 xxxxm2), 集存货 、理货冷冻冷藏功能 ,年储存量 xxx 万吨;二是物流商务中心 xxx ,为 xxx 层框架结

2、构 ,主要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 、商务办公功能 、物业后勤服务功能 ;三专业技术资料.是货运车辆停车区xxxxx ,车位xxxx 个,满足进出车辆的要求 ,同时具有集装箱拆拼装箱,还箱等服务功能;通道出入卡xxx , 配置符合监管要求的卡口设备(电子栏杆 、电子读写设备、电子识别设备、电子监控设备、 电子地磅等 ),并配套建设市场信息系统。项目建成后,年交易量可达 xxx 万吨 。1.6 建设期限 。xxx 年 xxx 月xxx 年 xx 月 。1.7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 xxxxx 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 xxxx 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996 万元 ,预备费用 xxx 万元

3、 ,专项费用 xxxx 万元 。 其资金筹措方式为 :自筹资金 xxxx 万元 ,申请银行贷款 4000 万元 。1.8 项目效益 。现代物流是一个多元发展的复合型新兴产业,是一个生产性的服务行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现代物流中心 ,对提速浚县新型城市化进程,推动产业 、物流 、商贸三大中心全面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项目通过运用全新现代服务业管理信息理念,对货运物流过程进行多要素的计划 、实施和控制 ,将运输 、仓储、整理、配送、信息等环节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率 、多功能 、一体化综合性服务 ,有利于产销信息和专业技术资料.市场信息的沟通,促使生产企业提高产

4、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名优和适销产品的生产供应,对于建立 、健全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规范交易 ,公平竞争的物资流通体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的建设 , 是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 ,推进浚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一项有利措施,是支持物流市场机制建立的需要,对有效带动项目区域商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业技术资料.1总规模万吨x2用地面积亩x3总建筑面积x其仓储区x冷冻冷藏库 x中综合服务区x通道出入卡x5容积率x6建筑密度%x7绿地率%x8项目总投资万元x9投资利润率%x10投

5、资利税率%x1.9主要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由来 。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经济发达国家和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地区,企业除注重技术 、产品 、市场和客户开发能力的培植外,更为注重维持稳定而有效的供应链,使产品的服务更贴近用户,专业技术资料.建立即时供应系统,实现零库存等物流战略的建立。当前 ,物流业已成为世界现代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城市经济循环,提高流通效益的重要环节。 XXXXX 有限公司是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组织机构健全,管理科学严谨 ,社会服务周到 ,财力积累较为雄厚。鉴于以上因素,该公司从服务社会和企业内部发展升

6、级的战略观点出发 ,拟在 XXXX 工业集聚区建设 “XXXXX”商贸物流中心 ,完善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 , 并配套建设信息系统 ,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化配套设施,集交易 、配送 、信息 、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仓储和物流基地,对于建立 、健全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 ,规范交易 ,公平竞争的物资流通体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项目建设是引导和转化浚县潜在物流需求的需要。物流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需要在供 、需两个方面不断地相互适应 ,相互满足 。 虽然 xx 区域内当前存在着巨大的物流需求 ,但相当的物流需求是一种低水平的物流需求,尚未认识到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

7、的供应链体系改善目前的生产供应与产品销售;企业在生产、销售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对建立在供应链管理基础上的跨企业 , 跨行业的联合重视不够 ,在推行各自的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时尚未意识到建立共同的物流标准的重要专业技术资料.性,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需求难以形成。随着xx 整体经济的发展 ,这种初步意义上的物流需求将必然向现代高水平的物流需求转化 ,在这一转化的进程中,提高xx 在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方面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2) 项目建设是支持有效的物流市场机制建立的需要。物流的市场化与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直接相关,同时也与市场开放、管制相关联 。 有效的物流市场机制建立要求市场更加开放,管制更

8、加合理和科学,物流活动具有网络化的特点 ,物流中心只是其网络上的一个结点,需要网络上各个结点之间相互开放彼此的物流服务市场,便于企业在较大的市场范围内进行兼并、重组以资本运作为手段的企业经营网络建设,并为开展网络化物流经营活动提供与商流相适应的高效物流服务 。(3) 项目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业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国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物流业是推进城市工业化、城市化 、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而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物流业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消费 ,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加快发展物流业,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有助于推动比

9、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有助于改善发展环境,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有助于实现集约式发展,提高经济竞争专业技术资料.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本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城市经济运行效率及城市在经济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促进XXX 现代物流的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培育,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产业成长支持,为 XXX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创造良好的产业布局与发展环境。2.3 项目建设可行性。项目建设优势分析。( 1)政府大力推动物流发展。2009 年,市发改委出台了XXXX 市现代物流业三年推进计划 ( 2010 年-2012 年),在计划期内 , XXX 市将围绕建设 XXx

10、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建设 x 个综合物流园区 ,形成 x 个专业物流中心 ,构建完善 x 个配送中心 ,尽快形成 “综合物流园区 - 物流中心 - 配送中心 ”的网络体系 ,促进整个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 。建设一个集仓储、交易、物流配送 、信息、商务服务为一体,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分拣 、加工、二次包装及货品配送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 ;形成煤炭 、煤化工 、陶瓷、金属镁 、粮食 、农副产品等 x 个专业物流中心;构建完善x 个市级配送中心, x个县级配送中心。到 2012 年,通过加快建设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专业技术资料.业集团 。 据

11、此 ,该项目在立项上与市委 、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完全相符 。( 2)交通优势有利于现代物流产业的加速发展。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 XX 工业集聚区 。 XX 交通十分便捷。 XX 铁路 、 XX 高速公路 、 XX 国道穿越 XX 西部 ,XX 高速 , 穿过 XX 北部、 XX、 XX、 XX3 条省级干线纵横全县东西南北,是豫 XXX、XX、XX、XX、 XX 各地市来往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3)物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xx 物产丰富 ,农业资源自古就有 “xx 收,xx 州 ”之说 。 工业上基本形成以农产品加工 、机械制造 、能源化工 、建材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主要产品 x 多种

12、 ,其中 xx 轮胎、 xx 系列纸 、高蛋白饲料 、蜂产品 、畜产品 、石雕石刻 、优质面粉淀粉等产品 ,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 。这些都为物流商贸提供了庞大的市场 。近几年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xx 辖 xx 镇 xx 乡,xxxx 个行政村 , xxxx 万口人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 , 个人消费日趋旺盛 ,消费结构升级 。 居民消费升级必然会带动居民消费品市场的繁荣 ,加速地域间消费品的流动 ,进而推动 xx 交通和物流业的发展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 地理位置 。专业技术资料.xx 位于 xx 北部 ,北接 xx,东临 xx,南靠 xx,西依 xx,北距首都 xxxxx 公里 ,南至 xxxx165 公里 ,处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