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6)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64062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6)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给形近字组词。描_狠_淹_睁_殖_瞄_恨_掩_挣_植_2 . 古色古香。(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1)_,总把新桃换旧符。(2)白日放歌须纵酒,_。3 . ,。例:妈妈轻轻地走路。轻轻地_。 _轻轻地_。4 . 看拼首,写词语。to zu nng jng wn lin n c h ln tn zo( ) ( ) ( ) ( ) ( )z rn ku w zhn zh mng lng xun y qio b( ) ( ) ( ) ( )

2、 ( )5 . 能力提升1在天窗一课中,从“小小的跳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我体会到_。2在清平乐村居中,我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感受到_。6 . 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_)(2)状状这次的数学没考好,心中有些忐忑不安,担心妈妈会责备他。(_)(3)武汉军运会将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举行,会徽名为“和平友谊纽带”这幅创意十足的图片传到网上后,成了许多网友关注的热图。(_)7 . 查字典“剧”字是_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再查音节_。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应查_部,再查_画。“剧”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戏剧;厉害

3、,猛烈。在“剧烈”一词中,“剧”字应选第_种解释。8 . 先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_)(_)多彩(_)嚼(_)咽(_)(_)缤纷争(_)恐(_)七(_)八(_)(_)华(_)实1.上面词语中“_”和“_”能够成一组近义词。2.“_”和“_”含有数字。3.“_”可用来形容吃东西。“_”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完成练习。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黃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

4、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9 . 选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多选)A反问B比喻C拟人D夸张10 . 银杏树的叶子像小扇子,指的是叶子的( )像小扇子。A颜色B形状C大小D作用11 . 选文中,秋天开放的花儿_、是我知道_也是在秋天开放的;选文中,秋天成熟的果实有_、_,我知道_、_等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12 . 从“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榆树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

5、朵,在春风的吹佛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英。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13 . 根据拼音,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词语。(1)lu(_) (2) ju jing(_)14 . 文中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1)_改_(2)

6、_改_15 . 从文中摘抄出两个成语,并用这两个成语分别造一个句子。_16 . 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_17 . 文章第二段中“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_18 .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_19 . 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你最爱什么?用你的妙笔写一段赞美的话吧,100字左右。_三、信息匹配20 . 请将下面的三字俗语填入相应的括号中。(只填序号)门外汉阶下囚糊涂虫智多星三脚猫东道主老油条主心骨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_)。2.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_)。3.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_)。4.把混混噩噩、

7、不明事理的人喻为(_)。5.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_)。四、书面表达21 . 妙笔生花。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英子在元旦晚会上和同学们一起跳舞的情景。五、诗词曲鉴赏22 . 阅读广场。(一)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 天净沙是,秋是。2.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副图。3. 文中写了哪些景物?_(二)陆游教儿子作诗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他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9000多首

8、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着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在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你说我算不算找到了做诗的诀窍?”陆游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你再背给我听。”子聿点头答应着,背诵道:“古人

9、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说:“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参加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种种火热的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我真正学到了李白

10、、杜甫的写作精神。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做诗的高潮。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是不会转变的。这种生活,是书本上看不到的啊!”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做诗的诀窍。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阿爸,你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你果真想学写诗,应该在诗本身以外的生活中多下功夫)1. 理解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_2. 谈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对你今后的习作有什么启发。_3. 本文引用了陆游的一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题目是_,这首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_。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3、4、5、6、7、8、二、现代文阅读1、2、三、信息匹配1、四、书面表达1、五、诗词曲鉴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