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电源产业集聚区简介.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639906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乡市电源产业集聚区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乡市电源产业集聚区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乡市电源产业集聚区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乡市电源产业集聚区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乡市电源产业集聚区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乡市电源产业集聚区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乡市电源产业集聚区简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简介一、园区区位及辖区概况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位于新乡市市区东北部,紧邻在建中的京广快速客运站, 107国道与济东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距济东高速公路新乡出市口800米,距京珠高速入口仅2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辖区总面积18.1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总人口1.7万人。2005年5月由原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为全国仅有的两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之一;2008年省政府首批批准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二、园区发展的产业依托新乡市电池产业历史悠久,迄今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产业基础雄厚,人才资源储备丰富,技术研发优势突出。形成了以河南环宇、

2、科隆集团、金龙集团、比得力、河南新太行、中科科技、吉恩镍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企业300余家,打造从原材科到电池成品及其延伸产品较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众多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的电池产业集群。新乡作为全国电池产业的发祥地,素有电池产业“黄埔军校”之称,具有较好的人才资源储备。其中直接从事电池产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达到3000多人,间接从事电池产业研发的高级技术人才达到500多人,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产业工人5万余人。同时,市内大专院校6 所,为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新乡市还引进中国工程院闻立时、陈立泉两位院士、著名汽车专家柳崇喜、商业化运营专家谢子聪担任新乡市产业技术与应用发展顾问,大大提

3、升了新乡市电池及电动车产业的研发实力和水平。新乡电池产业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开放式组织形式的技术研发体系。拥有国家级实验室2个、博士后流动(科研)工作站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已取得科研成果400多项,申报专利50多项,其中国际专利6项;获得国家各级政府成果奖近百项,承担过国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火炬计划和各级攻关计划。电池产业已经成为新乡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和经济发展中的特色支柱产业,是新乡市工业“一谷五基地”中的电源基地。2011年新乡市被国家科技部

4、认定为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三、园区发展的定位及现状电源产业园区依托新乡市现有的电池产业优势及资源,作为新乡市电池产业的核心发展区,以电池、材料及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推进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建设新乡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6.6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54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六通一平”标准。现有六纵六横道路12条,总通车里程45公里,辐射面积8平方公里;建成110KV变电站一座,改造110千伏和220千伏供电线路2条,供电线路总长50公里,供电负荷达4000兆伏安;污、雨水管网总长40公里

5、;园区主要干道实现绿化、亮化工程;程控电话、数据传播、宽带网、有线电视等业务已全部开通。园区目前拥有我国唯一集检测、科研、标准制修订为一体的国家电池质检中心,该中心具有国家质量监督、质量鉴定和质量仲裁、标准及规范的制修订、学术交流及研发等多种职能,是国内电池产业最权威的质量支持平台;依托河师大化学系、由副市长杨书廷主持创建的省级能源研究院正在筹备中,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园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与水平;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启动的电波科技城项目,以电波、通信、信息技术等产业研发为主导,建成“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科技研发和生产基地;“创业孵化中心”是促进园区企业的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

6、和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绿色电源新技术研究院及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园区已入住企业64家,其中工业企业50家,主导产业企业15家。2011年全部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5.3亿元,其中主导产业营业收入76.5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66.3%;全部企业实现利税9.6亿元,其中主导产业实现利税6.6亿元,占全部企业利税总额的69%。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6亿元,其中主导产业投资完成26.4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6.3%。2011年园区综合水平位居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第36位,荣获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称号。四、推进园区发展的措施1、依托园区现有项目,做大做强电池及电子信息产

7、业。以22所投资50亿元的中国电波科技城项目、河南科隆集团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环宇集团投资7.5亿元的年产5亿安时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河南锂动电源公司投资21亿元的电动车用动力锂离子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程,建成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00多亿元,全面提升园区整体经济实力。2、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以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整体产业跨越发展。一是围绕产业链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掌握全国、全省重点电池企业的分布情况,瞄准其中500强企业,确定重点拜访区域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系,及时掌握企业新的投资动态,争取促成这些重点企业来园区考察。二是充分发挥以商招商和以企招商的带动作用和

8、纽带作用,加强与现有入园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其客户群的投资意向和方向,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接洽。3、深化平台建设,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与水平。一是加快标准厂房区建设,作为园区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其集约、集聚效应,吸引中小电池配套企业入驻,完善产业发展链条;二是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拉大园区发展框架,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三是加快胜利物流园、货运东站等物流项目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畅通、方便、快捷的仓储、物流平台。五、园区发展规划以做大做强新乡绿色电源产业,促进提升电池、材料及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按照“一业主导,多业互动;政策推动,外向牵引;优化提升,培育骨干;园区主导,区域联动”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以新型二次电池为核心,上下游产业链相对完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绿色电源产业集群,形成以电池、材料为核心,信息家电、应用电子等新兴产业共举的产业格局。到2015年,把园区发展成为国内电池产业优势骨干企业集中、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层次较高、产业链相对完善,在全球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养和引进510家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主导产业企业,培养出2-4家上市大型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