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分析.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63966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分析【关键词】 胎膜早破;妊娠结局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破裂。发生率为2.0%3.5%1。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等并发症。其造成的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发病率及妊娠女性感染率较高,直接影响到母婴安危。本文对PPROM患者109例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产科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PPROM患者109例,孕妇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74)岁。2831+6周23例,3234+6周45例,3536+6周41例。期待治疗后,2831+6周患者中9例患者延长至3234+6周,3234+6

2、周患者中14例患者延长至35周以上。1.2诊断标准孕期满28周而不满37周,(1)孕妇自感阴道内突然大量液体流出,以后持续或间断流液;(2)窥阴器检查见阴道后穹窿有羊水池;(3)阴道分泌物pH≥7;(4)阴道液涂片可见羊齿状结晶;(5)B超检查前羊膜囊消失,羊水量持续性减少,或羊水指数(AFI)3 cm。1.3治疗方法卧床休息,采取臀高头低位及外阴消毒。予促胎肺成熟及抑制宫缩治疗,破膜超过12 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妊娠35周以上,胎肺成熟,终止妊娠。妊娠35周以内,经积极治疗早产不能避免、宫内感染、脐带脱垂或胎儿窘迫等,终止妊娠。根据孕周、破膜时间长短、胎位、孕妇骨盆情况、宫颈成熟情况

3、及是否存在宫内感染、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等情况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后不同孕周分娩方式比较3234+6周与35周以上患者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周以上患者剖宫产率较3234+6周低。见表1。表1治疗后不同孕周分娩方式比较2.2治疗后不同孕周新生儿结局比较35周以上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围生儿死亡发生率与2831+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周以上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4、、新生儿颅内出血、围生儿死亡发生率较2831+6周发生率低。见表2。表2治疗后不同孕周新生儿结局比较3讨论PPRO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因素造成的。感染是PPROM发生的主要原因,且与PPROM互为因果。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操作、羊膜腔压力升高、胎膜发育不良等。2832周,因胎儿小,自然分娩容易,但羊水少,不能缓解宫缩时对胎儿的压迫,易出现宫内窘迫,其次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耐受力差,也易致宫内缺氧。再骨质软、颅骨骨化不全,分娩挤压易造成大脑镰,小脑幕撕裂至颅内出血,故分娩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3234孕周新生儿并发症明显减少,成活率明显提高,胎儿的发育已达较好的成熟度,对阴道

5、分娩有相当耐受性,阴道分娩的危害性较32周前明显减少。≥35妊娠周PPROM者,胎儿成熟度和新生儿并发症已基本与足月儿相似,应该选择终止妊娠,妊娠方式依据足月妊娠的选择原则2,3。 因此,随着孕周的增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病死率应逐渐降低。本研究中,2831+6周患者家属部分放弃新生儿抢救工作,阴道分娩及新生儿病死率相对较高。在PPROM的诊治过程中,一方面要预防为主,重视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与是PPROM发生相关疾病;另一方面对诊断为PPROM者进行积极治疗,预防感染、促胎肺成熟、延长孕周,以减少母婴并发症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2刘新菊,代聪伟,唐增军.未足月胎膜早破潜伏期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河北医药,2011,33:106-107.3林冰,邢彦君,严红莲.未足月胎膜早破730例临床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83-1184.作者:董秀华作者单位:066200河北省秦皇岛市工人医院妇产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