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题答案已整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639164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题答案已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题答案已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题答案已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题答案已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题答案已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题答案已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题答案已整理(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 复习措施指引和总体规定:复习内容涉及课本第二章到第七章中学习指引和复习提纲中所波及的所有内容,掌握例题的解题措施,独立完毕作业(重中之重),对照最后发布的答案检查作业的对的,认真学习和掌握做错的部分。完毕作业和进行考试时,注意画图和计算。论述题均规定画图,只要图画对就可以得到大部分的分数,画图时要注意图上的每一种细节和核心点的部位,要理解图背后的具体理论。对于计算题,解题措施和环节一定要写明白,最后成果只占很小的分数。因此,人们要在平时学习和做作业中,就养成画图和按环节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多做练习,这样才干夯实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才干在考试中获得好

2、成绩。二、 参照资料:1、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均可),本学期教材虽然更换,但是章节安排以及内容与前几版基本一致,只是页码浮现了些许改动;2、课件;3、期末复习提纲;4、学习指引;5、布置的习题6、每周发在论坛上的学习导引。(学习导引中的思考题不作为考试内容)三、 试卷构造: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试卷由三道大题构成,每道大题里又涉及若干小题。第一大题:名词解释(概念),20分,共4道小题。第二大题:计算题,40分,共2道小题。第三大题:论述题(画图),40分,共2道小题。四、 各章节知识点(按课本章节给出,由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为以便人们记忆,特将所需掌握概念

3、的第五版课本页码标出):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基本内容以及弹性的运算和意义(课件第2章)1、 需要掌握的概念:需求(P16)、供应(P18)、均衡(P21)、需求量的变动(P22)、需求的变动(P23)、供求定理(P24)、需求的价格弹性(P29)、完全弹性(P32)、完全无弹性(P32)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期期内在多种也许的价格水平乐意并且可以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供应:一种商品的供应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期期内在多种也许的价下乐意并且可以提供发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互相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她

4、条个把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她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供求定理:在其她条件不变的状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应变动引起均衡价梆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表达在一定期戎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反映限度。或者说,表达在一定期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右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比例。 完全弹性:相对于无穷小的从变化率,需求量的变化率是无穷大的,即有ed=,这种状况被称为完全弹性。完全无弹性:从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角度

5、看,对于垂直的需求曲线来说,无论价格如何变化, 需求量的变化量总是为零,即有ed=0,这种状况被称为完全无弹性。2、 需要掌握的计算措施:(1)均衡价格和数量的计算(参见例2-1)。 (2)弹性的计算(参见例2-2)。均衡价格和数量的计算(参见例2-1)。例2-1、已知某一时期内商品的需求函数为,供应函数为,求该商品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解:均衡即需求等于供应,有, 弹性的计算(参见例2-2)。例2-2、假定某消费者有关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价格P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 求:任意一点Q所相应的需求价格点弹性解: 第三章:效用论(课件第3章)1、 需要掌握的概念:效用(P5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P60)、消费者均衡(P61)、商品的需求价格(P63)、消费者剩余(P65)、无差别曲线(P66)、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P69)、预算线(P71)、价格-消费曲线(P77)、收入-消费曲线(P78)效用(P57):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限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6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期间内,在其她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长,消费者从该商品持续增长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消费者均衡(P61):是研究单位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派在各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

7、最大的效用。商品的需求价格(P63):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期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乐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剩余(P65):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乐意支付的最高总价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无差别曲线(P66):是用来表达消费者偏好相似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达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似的效用水平或满足限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P69):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持续增长,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预算线(P71):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也许线和价格线

8、。预算线表达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所有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多种组合。价格-消费曲线(P77):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在其她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收入-消费曲线(P78):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轨迹。2、 需要掌握的计算措施:消费者均衡的计算(均衡条件措施、拉格朗日措施都可以),参见例3-1。3、 需要掌握的画图论述内容:(1)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推导。P74(2) 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P77消费者均衡的计

9、算(均衡条件措施、拉格朗日措施都可以),参见例3-1 (3)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推导。P74X2A aX2* E U3 b u2 u1O X1* B X1O (a) 第一,消费者偏好的假定,意味着给定了一种由该消费者的无数条无差别曲线所构成的无差别曲线簇。这便是图(a)中三条无差别曲线U1、U2和U3的由来。第二,在图(a)中找出该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最优商品组合。在图(a)中的一条预算曲线和三条无差别曲线,只有预算线和AB和无差别曲线U2的相切点E,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可以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在均衡点E处,相应的最优购买组合为(x1*,x2*)。(4) 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消费者的

10、需求曲线。P77P1 a b cO X11 X12X13X2 E1 E2 U1 U2 B B B O X11 X12 X13 X1 AP12P12E3P13X1=f(p1)U3(a) (b)分析图(a)中价格消费曲线的三个均衡点E1、E2和E3可以看出,在每一种均衡点上,都存在着商品1的价格与商品1的需求量之间的一一相应的关系。这就是:在均衡点E1处,商品1的价格为P11,商品1的需求量为X11,在均衡点E2处,商品1的价格由P11下降为P12,则商品1的需求量X11增长为X12.在均衡点E3处,商品1的价格进一步由P12下降为P13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X12再增长为X13。根据商品1的价格和需

11、求量之间的这种相应关系,把每一种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这便是(b)中的需求曲线X1=f(P1)。在图(b)中,横轴表达商品1的数量X1,纵轴表达商品1的价格P1。图(b)中需求曲线X1=f(P1)上的a、b、c点分别和图(a)中的价格消费曲线上的均衡点E1、E2、E3相应。第四章:生产论(课件第4章)1、 需要掌握的概念:生产函数(P102)、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P10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P10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107)、等产量曲线(P110)、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P113)、等成本线(P114)

12、、扩展线(P120)、规模报酬递增(P121)、规模报酬不变(P121)、规模报酬递减(P121)生产函数(P102):表达在一定期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状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多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P102):表达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P103):表达在每一种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107):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和条件下,在持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长到其她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

13、素的投入量不不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长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持续增长并直过这个特定值时,增长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P110):是在持术水平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P113):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的增长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P114):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多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14、。扩展线(P120):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她条件不变时,如果公司变化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公司变化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P121):产量增四唑氮蓝比例不小于多种生产要素增长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P121)产量增长的比例等于多种生产要增长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P121)产量增长的比例不不小于多种生产要增长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2、 需要掌握的计算措施:(1) 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的计算(参见例4-1的(1)问)。(2) 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的计算(参见例4-1的(2)问)。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