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637126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肩负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责任。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认知,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有效结合的教育模式,切实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体现出对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因此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渗透教学。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题 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完善,在此时期教师必须有效加强学生

2、的道德与法制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言语和行为,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认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我国构建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将二者有效结合,有助于提高道德与法制课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要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不仅要完善当前的教学策略,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课堂中的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

3、的问题 1.教学环节过于形式化 在小學教学中开展道德和法治教学非常重要,但是当前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当前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过于形式化,比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和突出,教学环节不够紧凑,教学内容不够严谨等等。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环节时,由于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导致教学比较随意,直接影响教学效率,而且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课堂讲解,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4、使得学生在学习课堂上过于被动,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于道德法治内容的理解。由于大部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都是以讲解为主,导致教学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 3.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调整的,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导致对教材的掌握不够深刻,影响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就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渗透,影响学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水平。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1.加强对教材教育主题的掌握 道德是存

5、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的,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加强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更是要加强对生活知识的学习,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也是如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逻辑规律来引领学生如何适应新生活,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因此,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可以以“适应新生活”作为教学的主题来开展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在生活当中,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友好地交往,教育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真心诚意。第二,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礼让的习惯,小学生由于年纪

6、问题,常常会有较强的自我主义,这样在交往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矛盾,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例子教育学生学会礼让。 2.加强实践体验教学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教学,在提高学生道德法治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教师就要注重实践体验教学。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当代孩子所能获取的知识非常丰富,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学非常重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在进行保护自然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此来渗透和谐的观念,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注重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学会保护大自然,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生

7、活环境。 3.注重个体差异教学 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体特点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引导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的开放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客观性以及公正性,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客观分析思维。所以,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民主性以及自由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识,进而引导

8、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形成的。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引导与帮助,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通过教师自身的引导以及多元化的教学,加强家长与全社会和学校的共同结合,才能够确保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法规意识与道德情操,从而探索出适合学校法制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引导学生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