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636480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 作者:不详来源于:中小学教育资源网发布时间:2021-3-2319:06:44强烈推荐:在发短信下载新课程课件,10秒钟即时下载,安全方便。 一、问题的提出 1、计算机是一种文化 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在1981年提出“计算机是人类第二文化”。 麻省理工学院西蒙.佩伯特博士在1992年提出“计算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环境,它将引起传 统学校和传统教育体系的根本改造”。 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年在1997年提出: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计算机 文化意识”。归纳起来说。当今和未来社会(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

2、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 2、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这个新时代将充满残酷的竞争和替代,孩子们的未来将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理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 3、以计算机发展为特征的现代科学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的特点要求具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这一方面是对学校中的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施教者提出的要求。 4、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的要求。借助先进的媒体人们可以快捷地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拓宽视野。 5、建设校园网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

3、要。 我们通常认为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但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能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网络系统之中,创造了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就拥有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研究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驾驭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不仅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而且将成为个体乃至整个民族跨入新世纪的“通行证”。可见,建设校园网络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丰富多彩、健康清新

4、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浙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要在2021年提前实现现代化,势必要求教育有一个适度超前的发展。 2、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先进的、和谐的校园网络,营造一个丰富而又多彩的、自主团结的、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实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3、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来,有利于教学内容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4、教育技术现代化,能够

5、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健全人格。 5、可操作性,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用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寓教于乐,有利于提高效率。美国kuilic教授,1998提出使用cai益处是:学生学的知识更多和更广,节省学习时间,节省30%左右,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7、通过共享资源,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全球,信息技术教育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在许多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特别是在经济

6、发达的温州地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强烈渴望自己的子女获得优质教育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要求。 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的影响,国内能够提供中小学学校校园网络文化氛围营造的硬件条件的学校并不十分多。我校地处经济发达的温州地区,由于董事会的高度重视,学校建设有较完整的校园网络,内部有千兆主干,百兆到客户机,在校园内的每一个地方都可连上internet,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硬件条件。而软件建设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我校国家级课题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通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温州市教育局由林卫平局长牵头,积极开展信息

7、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推进现代化城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的实施在省、市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的课题可以作为上述课题的子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课题研究的内容: 学生、教师的培养 学生、教师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丰富多彩、清新健康、开放现代的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又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与教师的催化剂。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成为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关键。 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这是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基础,网络不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才是构建网络文化的内容与实质。在这个意义上,网上资源的建设是构建网络文化的基础。 崭新的教学模式:

8、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程整合 推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尝试计算机网络和学科整合,这是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结晶。为了给学生创设更宽广、开放的信息环境,学校接入internet,把教学的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在internet上共享,并提供高质量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进行高效率地学习。 、预期目标: 软硬件建设目标:建立多媒体教室,满足学生上课、开设公开课及教师研讨课 题,举行讲座的需要。实现教师每人一机,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实现学生至少一室一机,让学生全面接触网络。继续配备学校管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实现办公现代化。 服务器目标。充实素材库、教案库、课件积件库、图书库

9、,教学资料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可供全体教师、学生发布个人主页、班级主页。 教师目标。教师可以熟练地掌握本学科教育相关的创作平台和优秀的教育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运用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作的课件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体现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辅助功能。课件使用率在75%以上,并掌握电子备课、学生成绩评估软件等相关教育软件的使用技术。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学科教学网站,并辅助学生完成班级主页。 学生目标。培养学生基本信息获取、处理、发布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小学三年级至 初中三年级实现班班建站,利用优秀学生或兴趣小组组员的网页制作能力以班级为单位发布班级网页、个人网页,介绍本班学习生活情况、先进事迹提供班级间、

10、师生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氛围。让兴趣小组参与学校主页建设,向internet发布学校情况和所获得的成就,培养主人翁精神。学生分段目标: 小学阶段。基本掌握文字输入及处理,运用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作品创作,认识并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班级网站、学会申请、收发e-mail信件,使用网络上的留言板、论坛,制作简单的网页素材。 初中一年级。初步学会用专业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网页,学会用表格定位,所作的网页有完整的框架结构,为班级制作主页。优秀学生尝试制作个人主页。 初中二年级。能较熟练地使用专业软件通过小组协作或全班合作制作班级网站,及班级网站的建设、更新。着重培养学生创作内容丰富、有风格

11、、有个性的网站,体现当代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植观。培养优秀的网页制作人才。 五、研究对象及研究(实验)前情况分析 、全体学科教师115人,平均年龄29岁,以青年教师居多,但由于受学习条件及原先工作条件约束,来校前,接触计算机的教师较少,少数接触的教师也仅是在就学时学过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编程的初步知识,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教学软件的运用似乎搭不上边,但是在有计划、有目的、有考查的培训之后,大部分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学部 三、 四、五年级学生及初中 一、二年级学生将近人,大部分是从农村转学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未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有强烈的神秘感和浓厚的兴趣。小部分家中已

12、经购买计算机的学生,由于家长认识程度有限,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作用及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将计算机作用于辅助教学及信息处理,而是养成了打(无益)游戏的坏习惯。、我校校园网络系统初步建成,拥有千兆主干、百兆到客户端的网络布局,总共计算机250台,目前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管理中心、k12服务中心、广播中心、教学子网、课件制作中心子网、办公室子网、电子阅览室子网、计算机教室子网、多媒体教室子网。学校购买了lanstar教学软件、smaps校园音乐自动播放系统、serv-uftp服务器端软件等教育教学管理软件,给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做好教育信息化理论学习和研究工

13、作,了解当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教学观摩课、制作课件、架设网站为主要形式,以点带面地来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和运用。 2、整体研究法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认真做以总结。 3、个案研究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注意因材施教。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在应用校园网络前后,在人格健全方面有较大的变化的学生,作好进一步引导,并作好个案分析记录。一方面是在信息技术方面能力突出的学生,着力进行参加各级比赛的辅导,并作好个案分析记录;一方面是在校园网络应用过程中在人格健全方面处于待进一步转化的学生,做好

14、转化工作,并作好个案分析记录。 七、研究的措施 从学科教师角度方面: 1、师资队伍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此,我们对教师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 2、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强化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媒体,在目前的教学仍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低,没有带来教学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的问题。本课题旨在彻底改变这一现象,施让学科教师从滞后的思想观念、应用水平中解放出来,从按规定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被动),到喜欢、依赖计算机辅助教

15、学(主动)。 3、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深入对cai开发模式的探索。掌握cai的开发技术可以通过培训,而开发一个优秀的课件则需要学科教师对课程有高超的处理能力,在教学模式上有创新的意识,在课程整合上有大胆尝试的作风,可以通过课题组公开课的观摩、外出学习体会的交流、邀请专家讲座等途径。 从学生方面: 、大胆尝试课程整合,通过信息技术及其它学科中使用计算机、网络,强调计算机及网络在教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潜移默化,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感觉到计算机的魅力,提高使用这一先进媒体的兴趣。 、加强兴趣小组的培养,以少数带动多数,在学生中形成网络文化气氛,让学生感受到网络是知识的海洋,能做到在internet中畅游,搜集有用的资料,进行整理,应用于学习、生活,提高信息素养。 、参加、开展各种形式的计算机操作比赛、计算机作品比赛、网页制作比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拔尖人才。 八、研究的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