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跨越文章2.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63377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型跨越文章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转型跨越文章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转型跨越文章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转型跨越文章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转型跨越文章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型跨越文章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型跨越文章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型跨越文章科学研判 正确把握做好粮食产业化工作置身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以宽广的视野、战略的思维,在变化中捕捉机遇,在挑战中发现优势,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时效性。当前,我们正在推进海瀛粮油工业园区的建设,分析粮食流通产业面临的形势,为我们的具体行动提供方向,显得尤为重要。放眼国际国内经济大局,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十分严峻,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中央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我们要把思

2、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关于粮食产业化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明确新要求,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再创新佳绩。一、 深刻领会粮食产业化的新要求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粮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今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支持粮油批发市场和仓储物流体系建设。省、市相关会议也指出,2012年粮食工

3、作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稳”上做文章,在“进”中求突破,以完善调控措施、服务改善民生、推进产业发展、夯实基础设施、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强化行业文明为目标。因此粮食工作要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服务“三农”工作大局,加快推进粮食流通方式转变,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切实保证粮食稳定供给,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二、牢牢把握粮食产业面临的新机遇2012年我县粮食产业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从国家层面上看,利好的政策氛围前所未有。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健全粮棉油糖等农产品储

4、备制度,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为粮食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为粮食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新的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省内、市内层面上看,利好的发展环境前所未有。省财政厅、省粮食局、省农发办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粮食仓储物流建设、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和粮食产业化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为粮食产业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这对推动粮食产业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更长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对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粮食精深加工转化

5、,促进粮食产销协作,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三、沉着应对市场风云变幻带来的新挑战预计国际国内复杂的粮食形势还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在给我们带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保供稳价面临新挑战。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作用下,近几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实现八年增产,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创历史新高,为保证粮食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继续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而随着工业

6、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因此,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价格上行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制约因素复杂多变、起伏波动趋于频繁,粮食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越是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越是多元市场主体不断涌入,市场监管难度越大,特别是对全社会粮食的监管、政策性粮食出库和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管、粮食产业化工作的监管等缺乏有效地调控手段。面对形势的不断变化,面对新老问题的叠加影响,更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增强驾驭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每一次经济波动,都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每一轮经济调整,都积

7、蓄着新的增长力量。我们一定要以战略的眼光,从变化的宏观形势中捕捉机遇,从中央的调控政策中抢抓机遇,从省里的优惠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加快食品工业发展中把握机遇,在波动中求发展,努力在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中稳中求进,进中求突破。不断改革创新 推进转型跨越 随着“凝心聚力谋跨越 一心一意抓转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转型跨越发展战略,把转型跨越发展的理念持久深入地运用于实践中,增强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用活用好“先行先试”这个最大的政策,大力倡导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当前尤其要注意做好以

8、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思想的大门打不开,发展的大门也打不开。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如果没有新的发展思想、发展理念,就不可能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发展速度,转型跨越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建设“能源之都 活力筠州”的使命就难以完成。为此,我们一定要继续解放思想,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探索创新,着力使全县干部群众不断从煤炭依赖和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守成求稳和留有余地的心态中解放出来,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是要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改革创新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山*落后说到底是改革的

9、落后,山*展不快说到底是创新不够。为此,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试验区建设中,我们必须高高地举起改革创新的旗帜,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在学习和实践的互动中提升素质、增强本领,不断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 三是要完善转型跨越发展的体制。*卓有成效地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在改革体制机制、解放生产力上下大功夫、下硬功夫。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坚决打破阻挠转型跨越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建立健全保障转型跨越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四是要壮大转型跨越发展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完成*转型跨越发展的宏伟大业,必须坚持群众观点

10、和群众路线,紧紧依靠*41万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中,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尊重群众创造,集中群众智慧,总结群众经验,拜人民群众为师,把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我们探索转型跨越发展规律、获取转型跨越发展智慧的不竭源泉,在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使我们转型跨越发展的决策、思路、途径、办法更科学、更正确。做好转型跨越发展的各项工作,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好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的作用。要拓宽眼界,五湖四海用人,以德为先用人

11、,通过政策措施,把省内的显性人才重用起来、潜力人才培养起来,把省外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整合海内外的各种优秀人才,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是要强化党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认真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着力解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实施,给*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气象。当前,我县正处于加快发展、全面跨越的关键阶段。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为再造一个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8月内交7723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