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的女诗人.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632563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梦的女诗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寻梦的女诗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寻梦的女诗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寻梦的女诗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寻梦的女诗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梦的女诗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梦的女诗人 欣赏晓蕾诗集 何宏斌 天津女诗人晓蕾诗集中的第一首诗描写梦境,可谓说梦、解梦、问梦、圆梦。随着书本一页页翻开浏览,梦的频率反复出现,波及人生、情爱、时空和自然界的物象同时也震荡着我的心灵,渐渐的感觉这异乎寻常的梦已经超出文本的原意,升华为一个灵动的词根。静谧的京郊秋夜, 我仿佛听到她的心灵低语:当今的政治家在寻梦,富商巨贾在寻梦,贫民百姓也在寻梦,作家和诗人更应该寻梦,总之,各阶层所有的人更应该寻梦,中国人早在二十年前,就进入了寻梦的时代,十三亿形形色色的梦,汇成一个大中国梦。 做梦的通常解释是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寻常百姓出于高级动物本能的生理反应和生存要求,往往梦见鸡、鸭

2、、鱼、肉、或最起码的衣食温饱;智者的梦堪称寓言,让我们从中领悟哲理,庄周梦蝶之典故,比喻生命变幻无常;而诗人的梦就是一首诗,用人类最精譬的语言写成,大含细微,宣扬教化,令人深思反省。晓蕾既是执著的寻梦者,又是又是用心灵语丝编织梦想的才女。她的诗集收录近百首诗作,分为“人生旅途大自然的旋律永恒的情爱夜空,火焰在燃烧”四辑;单从作品分门别类看,她对艺术的追求是博大的,永无止境的。再阅读她的升锦佳作,我们的心不仅为止感动,掬一捧真情拧出的晶莹,换来如释重负的轻松微笑,而且还欣赏到那些个性化的文字方阵所凸现出的美学价值,譬如放飞心灵之鸟“群山如青铜浮雕/回光如一束佛家之外的圣火/将心的宁静煮沸/没有语

3、言/能渗透此刻的感悟历经世间痛苦的诗意/竟能将忧伤唱成美丽。”又如眼睛:你的眼睛/是一座爱的火山/燃烧成屡屡柔情/却不知我干涸的心田里/最后一朵白玫瑰/也化成了灰烬/你的眼睛/眨一眨/我的记忆/顷刻间倒塌为一片废墟/一种快感/一种永恒/暗示一个无言的结局。”再如黑夜:“用它巨大的袍子/把大地笼罩起来我做了一个梦一只有着蓝绿色/闪亮羽衣的美丽的鸟儿/它头顶着凤冠惊疑地耸起”。这些句子是绝对纯正的是诗,不可思议的文字蕴涵着妙不可言的诗味。以下引梦诗为例,我不揣冒昧浅析之。“梦是什么?”晓蕾常常憨问自己。“梦”不会甘愿被摘掉翅膀/梦里多少次航海/我都搁浅,迷失在海滩上/梦不像夜幕那样飘渺虚无/它回旋

4、着金色的希望/梦,不像彩虹一样绚丽,做的越美/越留下苦涩的韵味.”在她的妙笔下,平淡无奇的梦居然生动起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的穿透力,情感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并折射出理性之光,所有的悬念和答案,通过锦心绣口而委婉含蓄地自问自解了。诗中的第一人称,狭义上是指女作者,广义上代表我们。她的体验,使我们感同身受。 人为万物之灵长,不仅幼儿有天真烂漫的梦,少男少女处在多梦的花季雨季,而青春之梦是罗曼蒂克的多资多彩,犹如天边的虹霓,令人遐想;梦,还会伴随人进入壮岁暮年,乃至一生。人的前半生是播种梦的季节,后半生是收获的季节,并且是享受累累硕果。人生如梦,亦真易幻,而不完全是海市蜃楼,或者天方夜谭,所

5、谓真,是指许多人以前梦寐以求的东西,后来意外得到了,诸如巨额财富、至高无上的权力、眩目耀眼荣誉光环等等;所谓幻,是指普通民众当一辈子家,作一辈子主人翁的社会地位化着一场梦,昔日的“老大哥”下岗失业,陷入生活窘境,反而向豪门新贵讨生计,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亿万富翁与穷光蛋之间存在天壤之别,难道人心不失衡吗?这种现象又怎能保证法律上的人人平等呢?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人们失去的一切只能在梦里寻回,所以梦就会多起来。晓蕾似乎有先见之明,为那些落寞绝望的心提供庇护的避难所,经她创造性开发的梦境,随时收留皈依者。当理想的目标还是美好的憧憬时,她的苦心孤诣已经很伟大。她是梦幻王国的无冕女皇,永远跟臣民同悲

6、同乐。再引用迷失来加深我们的印象:“寻觅了很久的宁静/长出了野棘/扎出掌心的血/染出一条鲜红的路/而今,总也找不到走过的足迹/逝灭/寻不回飘去的春梦/烟消/早已远离了最初的疯狂/早已痊愈了过往的心伤/不再是泪涟涟的风景/不再是凄惨的悲歌/遥远的故事/像远去的纸船/让寻觅你的人不再找不到家。”这首精美的小诗无愧力作,足以令人读出万千气象。受此感动,我们不仅蔼然回首,曾几何时,谁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迷失,小到少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化作水月镜花,大到阅尽世态炎凉、饱经岁月风霜之后的信仰危机,一言难尽。既然有迷失,就会去寻找,而寻找不妨说是寻梦。“那条鲜红的路”是雪染的风采,屈子求索时走过,晓蕾紧跟而来,她和

7、许多跋涉者在探索中成熟,变的刚毅自信。晓蕾出生在河北省廊坊自古燕照多慷慨悲歌之士,虽说古今人士不可相提并论,但这快古老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赐给燕照儿女化悲为壮的性格。晓蕾就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寻觅着它的诗梦。那小纸船满载着童话故事,驶入历史的长河,远航生活的海洋。昨天的故事已经了结,将来的故事还会发生,因此,必须继续寻找。但寻梦很累人,于是她向往那种宁静,作为疲惫心灵的螅园,也应该是完整的和谐的家庭氛围,更进一层说,这种宁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驿站呢?何尝不是人类的最后的归宿呢?宁静长出野棘是象征派的表现手法,洋为中用,横向移植,嫁接传统艺术,使现代诗歌生长出奇花异草,构成诗坛靓丽的风景。在

8、诗创作上,无论借鉴抽象派或印象派、还是朦胧派、意识流、都不能脱离现实、抛弃传统,否则,只能是孤芳自赏,即使有几个知音吹捧,终归让大众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迷失短短16行诗,不是简单的备忘录,而是,概括了人生的全部内涵。由此可见,作者的笔下工夫是何等的了得。晓蕾在创作上兼收并蓄诸家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诗风骨。她从来不自我标榜任何诗流派,但各流派的诗人都敬重她的诗作,仰慕她的诗格人品。当一些写诗的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大量制售讹诗语垃圾,并把文本语言折磨得气息奄奄,把回光返照视为生命的张力时,晓蕾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睿智给部分干尸般的衰亡的诗语言注入青春活力,让广大读者重新获得唯美的享受;这种现

9、代与国风的诗语言揉合,可称之为再生之语言,特点是雅俗共赏,近似无语言,人诗而成磁性语链,附着力极强,很难撤散替换。在另一首反思中,她仍然不停地寻找着。“梦幻里我在寻找。/那轮永不垂落的太阳/红色的”毋庸质疑,这是在寻找真理和温暖,因为真理就像太阳一样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又发出光热温暖人间,一语双关。“梦幻里,也许我永远无法找到因为找到意味着停滞、终结”这句诗富含哲理,可以说努力寻找比终于获得更重要。暂且丢开梦的沉重话题,聆听一曲大自然的优美乐章,让我们松弛一下紧绷的心弦吧。“只需要几滴露水/生活多清贫/你却被奇异的感觉袭扰/不愿意继续包裹在那阴暗的地穴里/心的渴望吸引着你/冲破地笼/艰难

10、地向着太阳爬去”()是高洁的象征,它索取的仅是清露,却为绿色的风景尽情地歌唱, 僵身不负光阴逝,化着秋天休止符(引自冰河诗句)。同一题材,古今佳作不少,唐诗在狱咏蝉就是传世名篇,晓蕾的诗可与之妣美。她悟出了死与变的道理,应用辩证法则,一分为二看事物,阐明蜕变有良性的,亦有恶性的因果关系,若是 蜕化出爱之夏的精灵向光明攀升,便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如果蜕化变质,就像贪官分子,那无疑等同蛆虫。仔细想想眼下无多所求的下岗 工人,不正是付出之后变成了寒蝉吗?蝉为意象,展示的意境是多元性的,关键要看读者朝哪方面联想。此外,晓蕾描绘大自然景物亦渗透着梦幻色调,时而,斑驳陆离,朦胧中给人某种启示;时而明晰清丽,

11、显山露水,草叶的绿韵赏心悦目。她对情爱的刨白别具一格,乃是阅历丰富之佐证。情爱一词意境更宽泛,并非爱情的翻版,也不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恩恩怨怨,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女诗人写爱情题材明显占据优势,再穿插梦的词根,便产生了特别的艺术效果。相遇是缘,缘尽则分,人生本来聚散无常,徒叹奈何。不过,晓蕾的诗带上我的祝福却提示:“也许有缘/我们在同一个月色/如水的夜里/相遇、相恋/也许,缘尽/我们在一个烟雨/蒙蒙的黄昏分手/匆匆的你走了/正如我匆匆地来”她的心的企盼又是什么呢?原来“那风雨中的窗外/栖落一只孤雁/那是断魂的图案/从此我的心酝酿出/一个惊奇的新绿/渗透我跳动的脉搏/瞧!那远方天空中的乌云/是我激

12、动不安的思绪/将在你的眉前飘落/闪烁在每一个梦际”读罢这几句诗,乍觉眼前一颗破碎的心在痛苦地呻吟着,我下意识伸出手,几乎触摸到了那桃形的情伤。这是谁的心呢?也许是你的我的他(她)的。哎!爱情总是甜蜜掺和苦涩,爱过,恨过,无所谓谁对谁错;天长地久是向往的圆满,曾经拥有是记忆的亮点,毕竟天有阴晴,月有盈亏,此事古难全,况且,人啊人!晓蕾诗集里的梦贯穿始终,被她发挥的淋漓尽致。梦是人的大脑在休眠状态下产生的幻觉,或者说由脑细胞释放出的一种潜意识。在女诗人眼里,黑夜就是大自然的一种梦幻,一切物象迷离混沌,生命的静与动都染上神秘色彩,天人合一而悟道,参透玄机而通灵。对诗人而言,这种创作氛围至关重要,并非

13、故弄玄虚,参悟可令人的思维空灵,当然会喷射出飘逸的诗句。所谓创作从有技巧到无技巧,诗则进入化境,大概不过如此吧!诗坛有“黑夜意识”之说,那是另一层面上的隐喻。晓蕾的诗直接或间接取材于梦,虚实叠映,构筑独特的情境,并且是零距离透视生活,大大超越了“黑夜意识”。在理论上,她否定自己隶属“诗歌玄学”范畴,而是一种“光明意识”唤起的诗觉醒,因为黑夜孕育着黎明,曙光初露希望,堪称诗艺术和意识的提纯,诗理念的创新,诗技巧的突破,诗人的建树,凭此 把晓蕾化归当今中国第一流女诗人的行列不算过分,诗坛应有她的重要位置。但从她的诗句看出,她并不在乎名利的东西。她蘸心血写诗,和泪磨诗,即所谓鼓与呼,若能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一丝安慰,她就很知足了。写到此,本该收笔,但感觉似乎意犹未尽。评诗,我是外行,实属滥竽充数。对于引用别人的理论,又觉得受约束,加上我疏懒惰性,很少用心读及古今诗话,也不想临时抱佛脚查阅资料,只好罢休。一首诗,一百人读有一百种感受,这叫一诗百味。我这篇读后感全当门外汉的诗评,并以此捉文敷衍塞责。最后摘引晓蕾的诗文做结束语。我不希望在人生纵横交错的命运悲痛压榨下,迸发出来的最后一线希望也会破灭,我要使我的诗成为一线火种,哪怕是最微弱的星光,黑夜里蓝幽幽的一丝闪亮,那也是温暖,也是一种力量。我走我自己认定的路。我的诗随着我人生脚印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